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編者

作者樊英,蒙古族,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理事、秘書長,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經濟系,曾任教於大學、中學13年,歷任美國惠黎基金會(The Phelex Foundation)項目經理、高級經理、中國首席代表等,2008年8月至今任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秘書長。20年的基金會工作經歷中,曾主管惠黎和桂馨在中國的機構設置、項目開發、社區培訓、信息系統建立等工作。期間策劃並組織建立了基金會在中國農村有合作夥伴參與、公眾支持、志願者參與服務的600多個可持續性助學項目;參與實施了貧困地區鄉村教育的社會幫助體系、資金募集機制和決策過程等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培訓;組織實施了中美城鄉青年學生間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協調中國內地大學生及各類志願者在中國山區的支教活動。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網址:http://www.greenandshine.org/

作者授權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文/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樊英

2010年3月的一個下午,在太湖大學堂第一次見到南懷瑾老師。那天我們帶了一部記錄內地鄉村學校老師和學生工作生活的紀錄片請老師觀看。那天的話題也一直是圍繞著農村小孩子讀書和傳統文化在鄉村的重建展開。

那個時候的我,對中國鄉村教育充滿了困惑。

1984年大學畢業後在西部一所大學做了八年教師,之後到廣東教書。一個偶然的機緣接觸到鄉村老師和學生。之後進入一家教育公益機構,開始在鄉村做助學工作。從1997年開始的十多年時間,一大半時間是在全國各地的鄉村學校做助學項目。這期間特別深切地感受到城市化進程帶來的中國鄉村的凋敝。在鄉村文明的流失中,教育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根基。

我走訪過近千所鄉村學校,見到無數個教師,看到聽到的是這樣一個悖論:那些堅守中的鄉村教師,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如同家長和孩子們一樣,只有一個,就是離開農村!你會不自覺地問「離農棄農」難道就是農村教育的目標嗎?如此下去,農村還需要學校和教育嗎?鄉村教育真正的功能、價值究竟是什麼呢?

那天傍晚,南老師講起兒時讀書的感受。他說文化重建必須從兒童抓起,通過讀書,特別是閱讀經典與前人溝通,從前人的智慧中吸取思想養料,使文化傳統得到延續。那之後有幸走近老師,得以學習、領會老師的思想。

南老師重視教育,尤其重視中國古老文明中優秀的思想、價值觀的傳承。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自己本身的價值,這種價值完全可以和世界其他的文明互補,成為人類精神共有的財富。老師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自我修正、成長的基因和力量,在今天的社會仍彌足珍貴。

南老師講傳統文化,但南老師並不封閉。對於現代科學技術始終投以極大的熱情給予關注,進行研究,並鼓勵大家學習。他自己一直努力做著認知科學、生命科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研究與傳播工作。

在老師的帶動下,2011年,宏忍老師等南老師的學生捐贈了800多冊圖書給桂馨鄉村小學,又捐款在河南嵩縣的下蠻峪小學建成「桂馨書屋」。

2012年8月,收到馬宏達老師的信息告知南老師要為我們捐款。9月上旬,幾筆捐款先後到賬。期間,我們一直商量這筆善款的用途,大家一致同意用這筆善款設立一個針對鄉村一線教師的專項基金,用以倡導和鼓勵回歸本質的教育。就在我們為專項基金制定實施細則時,老師仙逝。他老人家的厚愛也成為我們的殊榮、激勵和鞭策。老師的所作所為幫助我更好地領會了教育的本質。

到今天,時間過去了八年,憑藉微薄的力量和不斷增長的信心,我們在中國鄉村平實地為「做人做事」的教育尋找可行、可及、可努力的道路。事實證明,這條路有希望,有未來。在這條路上,如果說老師是點燈人,我們便是傳燈人。

這些年,我們在中國鄉村努力踐行著南老師的教育思想,實施了一系列公益項目,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針對改善貧困地區鄉村學校缺乏優秀圖書、閱讀困難的現狀而設立了「桂馨書屋」公益項目。2008年,老師為桂馨基金會和桂馨書屋題字。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桂馨書屋」選擇優秀圖書捐贈鄉村小學,同時為學校培訓圖書管理員,派遣大學生志願者在項目學校帶領師生開展閱讀和拓展活動。亦開展針對教師、閱讀領讀人的各種培訓,支持學校改善閱讀環境,建設書香校園。

我們相信,閱讀可以改變世界。桂馨書屋關注師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能力的培育;提倡理解、應用、互動的教育;鼓勵跨學科的、更加自然、直接的對知識的思維和理解;提倡鄉村師生自主管理「桂馨書屋」。

2011年春季之後「桂馨書屋」項目增加了南老師指導編寫的《兒童中國文化導讀》等傳統文化書籍的捐贈;在部分山區小學爭取到低年級學生經典誦讀課程的固定時間;還嘗試在「悅讀周」及「拓展課堂」上增加活動環節。

2013年後,與專業閱讀機構合作,在項目區域內針對老師做閱讀「點燈人」的培訓。去年四月由鄉村老師自發組織的第一個「桂馨書屋閱讀聯盟」在河南嵩縣成立,到年底周邊幾縣的近百名鄉村老師加入了閱讀聯盟。桂馨與鳳凰母語合作的大型「閱讀領航員培訓計劃」落地執行。書香校園學校建設也開啟了桂馨書屋3.0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閱讀帶給老師和孩子們的改變。

到2018年10月,我們已經在15個省的40個縣建立了258個桂馨書屋。捐贈圖書55萬冊。培訓教師4700人次,培訓課時1273小時。此外還做了125期線上交流活動。書屋直接受益鄉村師生203,777人。服務書屋的志願者4524人,貢獻服務時間971,392小時。

其次,我們設立了桂馨科學教育支持項目。項目專註中國西部地區農村小學科學教育支持,致力於推動農村青少年良好科學素養、獨立人格、探究精神的培育和形成。

到2018年10月,這項工作為中西部5省區35個縣培訓了5318多位鄉村老師,培訓課時達7694個。捐建了9個科學實驗室,捐贈了657套科學實驗工具箱,組織了20場青少年科學探究夏令營,25期東部教師西部行和9期西部老師東部住校交流活動,41期網路研修活動。受益師生超過90萬人。

這個項目凝聚了1089名科學教育專家、名師等專業志願者,他們累計貢獻了11.6萬個小時(摺合14,558個工作日)的志願服務。專業支持力量滲透在這個項目的各個方面。幾年來,出版、再版科學教育資料若干。

科學課項目實施成果已經開始呈現,2016年,教師自發性學習組織「桂馨科學教師工作室」在青海湟中縣誕生。於此同時,在四川綿竹、什邡、汶川等地的桂馨科學課教師也都組成了自己的學習團隊,各地教研中心組已經建成,並開始自主開展教學研究與地域經驗交流活動。

桂馨科學教育項目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南老師所說的實事求是、身教言傳和潛移默化的力量。而充滿生命力和創造性的給予和分享,生命的互相激發和共同成長其實正是教育的本質所在。

再者,我們動員社會力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鄉村教師支持項目。

中國鄉村有6500萬留守兒童, 他們普遍缺失父母的關愛。330萬鄉村教師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特別是那些邊遠的山區寄宿制學校,年幼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為師者教他勇敢,他便強悍體魄和錘鍊內心;教他學識,他便明瞭周圍世界,探究未知;教他道義,他便自知人人平等,他人不可侵犯;教他慈愛,他便知生命之寶貴,並為他人奉獻。那裡的老師既是傳道授業的師者,也是關愛體貼的父母,更是行為引導的兄姊,還是兒童社會化過程的深入參與者。教師的品質決定了教育的品質。

2010年桂馨實施了關注鄉村教師,弘揚師德精神的大型項目「師魂」。2011年在貴州、青海、甘肅、四川等地貧困山區實施了「代課老師薪資補貼」「鄉村教師子女獎學金」、「鄉村教師視野之旅」等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師的實際困難,提升了鄉村老師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2016年開始,桂馨對鄉村老師和校長開展心理支持項目,在5省11縣舉辦了15場鄉積極心理學培訓,培訓教師和校長2,722人次,培訓課時264課時。截止2018年10月底,桂馨鄉村教師支持項目直接受益人數為23,095人。

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獎」公益項目。

2012年9月,我們收到南老師捐贈善款36萬。2013年3月4日,在恆南書院與南國熙先生和馬宏達先生見面,確定了由桂馨基金會與南懷瑾文教基金會合作設立「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獎」。

「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獎」以南老師捐贈善款為起始基金,面向社會愛心人士籌集善款,到2018年10月基金已達到510萬元。該基金利息用於支持獲獎老師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此外,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為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獎」捐贈獎金金額共計97萬元人民幣。

「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獎」倡導教育回歸健全人格的培養、鼓勵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結合鄉土的教育創新實踐。該獎項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15人,設入圍獎。

南師獎從推薦、審核資料、初選、實地調查拜訪、網路公示、專家評審到頒獎典禮,再到後續支持,有嚴格的制度和嚴謹的工作流程。

2013年實施了首屆南師獎評選,2015年第二屆評選,2017年第三屆評選。三屆南師獎共有437位鄉村教師參評,其中45位優秀鄉村教師獲得殊榮。17位優秀老師獲入圍獎。這些老師來自25個省137個縣,由54家地方教育部門和53家非政府機構推薦。

三屆南師獎活動中,無論是申報人數,還是參與機構都在逐年增加。鄉村學校中年輕有為的中青年教師獲獎人數逐步增加。三屆南師獎評選過程表明「南師獎」正在成為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純民間教師獎。

大陸著名公益人、南師獎專家評委梁曉燕女士在第二屆南師獎頒獎禮論壇上感言:「『南懷瑾鄉村教師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師救助獎,它是一個教育理念倡導獎,是教育方向的引領獎。」這也是教育公益領域業內的共識。

這些年在眾多的鄉村教師獎評選中,獎金多寡凸顯不了好教育的特點,評選人數多少也看不到對教育未來的影響力。我們在反思,什麼樣的鄉村教師獎能對鄉村教育帶來深刻影響?我們如何獨立並堅定地做有良好影響的鄉村教師獎?南師獎也是在這種反思中不斷成長的。正如梁曉燕老師在教育公益年會上所說「在這個時代眾多的鄉村教師獎中,南師獎保持了初心和本色,是一個清醒且清晰的教師獎。」

著名媒體人、南師獎專家評委胡舒立女士在南師獎頒獎禮上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從這些老師身上看到了教師的本分就是教書育人。教孩子們了解未知,教孩子們學會擔當和為人處世。這是教師的信念,也是教師的責任和驕傲」。

南師獎是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獎。她選擇的老師是那些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懷,對現今教育方式做了大膽改變,啟發孩子發掘人性善良和快樂,喜歡家鄉喜歡當下的老師。

南師獎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針對獲獎老師的教育實踐、教育創新做持續的支持。南師獎基金下設「公益種子計劃」,鼓勵和推動獲獎老師持續有效地實踐有價值的教育。桂馨認為,評選出優秀的鄉村老師還不足以對鄉村教育的未來帶來影響和改變,必須舉社會之力支持優秀的老師,影響更多人去實踐教育創新,才能看得到鄉村教育的未來和希望。「公益種子計劃」鼓勵獲獎老師自主設計資金使用方案。目前為止支持了三屆南師獎18位獲獎教師。

另外,2015年桂馨與上海恆南書院合作,設立了桂馨「師道/論語別裁」項目。項目由恆南書院資助而設立,旨在推動基層教師和大學生群體通過閱讀《論語別裁》受到啟發,學以致用,改善做人做事的修養,明了中華文化精髓之美,找回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歸屬感。截止2018年10月,累計有4769餘名鄉村老師、大學生志願者及社會各界人士接受了《論語別裁》的捐贈,並參與閱讀學習活動;以閱讀《論語別裁》為基礎成立了讀書會45個,印製6本教師自編讀物;組織「師道/論語別裁」項目的鄉村老師訪學活動3次;該項目直接受益人數共計5496人,間接受益人數超過10000人。

基金會還邀請《論語別裁》閱讀推廣的優秀教師,大學生社團代表,台灣和大陸的教育實踐者參加「師道·論語別裁」項目交流研討會。倡導、鼓勵大家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鄉土教育的實踐。

南老師曾說「我們雖失望,但不能絕望」。對於中國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的諸多問題,唯有不絕望,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凡事我但盡心,成功不必在我」的情懷和篤定,積極努力,才有可能創造條件去推動問題的解決和改變。願努力的桂馨用耕耘慰藉老師不朽的師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怎樣的人才夠得上稱為得道的聖人?
楞嚴經 第五卷 第七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