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中國在基因編輯領域正趕超美國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中國在基因編輯領域正趕超美國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David Baltimore(大衛-巴爾的摩)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David Baltimore(大衛-巴爾的摩)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7日消息,10月27日上午,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大會以「科學促進美好生活( Science,for Better Life )」 為主題,圍繞醫學與健康、農業與食品安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與經濟、衛生政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400餘位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在此次大會上,1975年諾獎得主大衛-巴爾的摩做了主題致辭,大衛-巴爾的摩教授回顧了人類對生命科學長達50年的探索歷程,1960年代調查分子技術,改變了人類對生物系統的理解;2000年之前,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已經能把DNA進行一個描述和重組。這些獲得的成就使得人類避免了很多疾病,也將生命科學帶到了一個很前沿的發展時機。


  主題致辭之後,大衛-巴爾的摩接受了新浪科技的採訪,在採訪時表示癌症目前還是中國第一大致死疾病,他本人特別關注癌症治療。中國過去幾年在生命科學研究方面飛速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衛-巴爾的摩稱,對癌症免疫療法持樂觀態度,希望可以把這種治療延伸到更多的病人身上。目前,中國基因編輯的水平已經開始趕超美國,還有研發一些胚胎疾病的藥物,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李文佳)


  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早上好。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我們回顧和前瞻,我們可以回顧我們看到了我們做出很多的成就。1960年代的時候,我開始調查分子技術,如何可以改變我們對生物系統的理解,甚至在十年前1950年代我們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我們當時是非常的驚訝,我們感到很困惑,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基因的技術,確實基因的這些機制是促進生物體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地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具體的原理是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把這些基因與生命的化學機制相聯繫。然後克雷克告訴我們這個結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它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告訴我們化學機會與遺傳物質進行關聯,但是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它是距離於信息技術更近,並不是我們一般所熟悉的那種所謂的化學鏈的那種機制。後來生命科學變成了AGCT,不是一般的化學語言。這確實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它告訴我們生物系統是我們過去所永遠不知道的一些機理,事實上這是一系列的代碼。然後又有一段時間,我們了解了怎麼去對DNA進行一些改變和調整,在2000年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基因組的測序,我們也獲得了所有的一些工具,把DNA進行一個描述和重組。


  我們開啟了這樣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一直持續至今,也就是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分子層面的DNA的了解。我們最好是這麼去思考它,比如說把它放在癌症的背景下。因為在1950年代,甚至在1970年代,我們並不知道癌症是一個基因的問題還是一個環境造成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基因的主要的作用,我們也看到了它確實對於我們一些疾病的形成產生了一些作用,所以生命科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非常奇妙的探索的過程,並且一直持續至今。我們如果說往前看的話,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新的清單,有很多新的一些機遇。剛才陳竺先生也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包括基因測序等等技術,還包括蛋白質結構,幹細胞測序技術,我們在這裡看到另外一種趨勢,我們開始從研究模型的系統轉向開始研究整個生物技術的各個方面的一些結構,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更多的考察組織結構,而這些組織結構都是我們內部記錄如此之近,而合成技術也成為了未來生物技術的核心,他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它的潛力是無限的,合成技術是沒有什麼不能做的。對我們來說,它也提出了一項挑戰。一開始我們確實找到了生物系統中這些非常奇妙的事情,我們可以利用它去治療很難治癒的疾病,給了我們很多的一些工具,比如說像癌症的疾病,特別是神經系統疾病,它也是針對未來最大的挑戰,我們需要去更多的了解頭腦、大腦,並且把這種理解轉換到我們對於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的一些方案之中。這是一個非常或的時機,能夠在這樣的一個時機舉辦這次會議,讓我們在這裡齊聚不同的一些使得生命科學成為現在做出這麼大成就的一個各科學的元素,讓我們進一步討論,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坐滴滴專車竟意外喝尿!問題來了,人喝了尿會怎樣?
美媒:科學家稱火星地下數億年前或已有生命存在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