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世界-猶他盜龍
猶他盜龍屬
,又名猶他龍,意為「猶他州的盜賊」,生存年代是早白堊紀的晚巴列姆階,約1億2600萬年前。
目前只有為一種,奧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orum)。
奧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與人的比例
根據已知最大型的標本,猶他盜龍的身長可達約6.5到7米,重量約為500到700公斤。
楊百翰大學的某些標本,身長可能達約11米。但這些化石還沒有經過詳細研究,經過詳細研究後可能會產生不同數值。
猶他盜龍的的
骨架復原效果圖
猶他盜龍的
骨架模型
猶他盜龍的正模標本包含:頭顱骨碎片、脛骨、趾爪、以及數節尾椎。
根據這些化石,可知猶他盜龍的體型約是恐爪龍的兩倍。如同其他的馳龍科恐龍,猶他盜龍的第二腳趾擁有大型、彎曲的趾爪;其中一個趾爪長達22厘米,生前可能有24厘米。
在2001年,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發表一份獸腳類恐龍的壓力性骨折研究。他們研究在2個猶他盜龍的腳掌骨骼,沒有發現壓力性骨折的跡象。
猶他盜龍生活在草原、半乾旱區和開闊的林地。它們會群體捕獵,攻擊大型的食草性恐龍。猶他盜龍的奔跑速度並不快,它們一般會通過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
群體捕獵的想像圖
偷襲捕獵的想像圖
猶他盜龍被認為與體型較小的馳龍、以及生存於蒙古的巨大阿基里斯龍有接近親緣關係。
目前還沒有發現猶他盜龍有羽毛的直接、間接證據,但根據種系發生學,顯示馳龍科可能都具有羽毛。如果某演化支的原始物種具有某些特徵,其後代可能也具有相同特徵。
小盜龍是已知最古老的馳龍類恐龍之一,在演化關係上比猶他盜龍還原始。由於原始的小盜龍具有羽毛,後期、更衍化的馳龍類可能也具有羽毛。研究人員認為,馳龍科不太可能分批、多次演化出羽毛。
沒有羽毛的猶他盜龍 想像圖
另一種可能是,後期、更衍化的馳龍類在演化過程中,逐漸失去羽毛。在找到其他證據以前,目前還無法確定猶他盜龍具有羽毛、或缺乏羽毛。
猶他盜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發現,發現於猶他州東部格蘭德縣的摩押市,但當時並沒有吸引太多注意。
之後在1991年,當地發現一個大型腳步趾爪。詹姆士·柯克蘭(James Kirkland)、羅伯特·加斯頓(Robert Gaston)、以及唐諾·伯格(Donald Gaston)前往猶他州格蘭德縣進行挖掘活動,發現許多新化石。放射性定年法顯示,該地層的地質年代約1億2400萬年前。
模式標本(編號CEU 184v.86)目前存放在東猶他學院的史前生物博物館,而最大型的猶他盜龍化石存放在楊百翰大學。
在1993年,詹姆士·柯克蘭等人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奧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i),也是猶他盜龍的已知唯一種。屬名意為「猶他的盜賊」,種名是紀念美國耶魯大學的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
在2000年,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將原本的種名「ostrommaysi」,修改成「ostrommaysorum」。
最初在命名時,詹姆士·柯克蘭等人曾考慮將種名取為「spielbergi」,以執導《侏羅紀公園》電影的史蒂芬·史匹柏為名,企圖獲得財務上的贊助,但兩方在財務支援多方沒有達成共識,因此改取其他種名。
詹姆士·柯克蘭等人也曾考慮以恐龍模型製造師Raymond Persinger為種名,Persinger曾協助製造馳龍類的腳部與趾爪模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QQ群:211689174
※不是同根生,長像何太急
※國產犬之殤之萊州紅犬,明明是好狗卻逐漸無人問津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