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它們都在哪個行業發財?
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收藏思路,與您共同分享收藏樂趣
玩友們大都聽過「龍生九子」,卻未必知道「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這不,龍的九個兒子經過數千年的不斷發展,逐漸變成了各個行業的保護神。今天小一就帶大家盤點一下~
囚牛:天生藝術家
囚牛是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傳說,龍頭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萬物的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所以琴頭上便刻有它的形象。
清末 騰衝洞經音樂提胡
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刻有龍頭的形象,被稱為「龍頭胡琴」。這位富有音樂天賦的龍子,不僅出現在漢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刻有囚牛揚頭張口的形象。
睚眥:戰神傳說
睚眥是老二。傳說生得豺首龍身,平生性格剛烈,好鬥喜殺,是龍子中的戰神。
睚眥好殺戮,所以古人常常把它刻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更添加了攝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的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嘲風:殿角排頭兵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峻又好眺望,故宮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嘲風便是「仙人」後面的第一位。
故宮 戧脊走獸
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震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蒲牢:大嗓門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北京大鐘寺 「蒲牢」
傳說蒲牢原來居住在海邊,雖然生而為龍子,但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妄以此趕走鯨。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
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狻猊:鎮宅之寶
狻猊(suān ní),又名金猊、靈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雖然相貌兇悍,但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所以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古狻猊墨 明代
南北朝時期,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藝術在漢地已經傳播得非常普遍,這種造型後來經由我國民間藝人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風格。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亦有百獸率從之意。
贔屓:負重前行
贔屓(bì xì),也叫霸下,形似龜,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
傳說霸下在上古時代,常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北京 東嶽廟碑林贔屓
洪水治服了,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惹禍,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狴犴:正義門神
狴犴(bì àn),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是其遺像。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形象的威風凜凜,因此除了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匍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對作姦犯科之人極有震懾力。
故宮銅缸上隨處可見的狴犴
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查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古時牢獄的大門上,都刻有狴犴頭像,因此監獄也被民間俗稱為「虎頭牢」。
負屓:我為書狂
負屓,身似龍,頭似獅,排行老八,平生好文,是龍子中另一位好風雅的——專愛書法。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
負屓十分愛好碑文,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贔屓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鴟吻:消防隊長
鴟(chī)吻,又名鴟尾。傳說中它生得龍首魚身,它的形態最早出現在漢武帝修建的「柏梁殿」上。
當時,有大臣建議說:大海中有一種魚,尾部像鴟——也就是貓頭鷹,它能噴浪降雨,不妨將其形象塑於殿上,以保佑大殿免生火災,武帝於是應允。
鴟吻 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藏
等到大殿建成之時,群臣爭相詢問殿脊之上為何物,漢武帝不知如何作答,便以它長得像鴟的尾巴給起名「鴟尾」,後來漸漸演化成了諧音的「鴟吻」。
雖然「龍」與「九子」只是中國古代的傳說,但它體現著古人對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這一圖騰和它衍生出的超自然神話形象,真正成為了中國人內心敬仰的傳統文化。
溫馨提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華古玩藝術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中華古玩藝術網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品、歷史人文、茶道、香道、盆景
插花藝術、旅行攝影、心靈雞湯、養生美食
服務與合作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禮儀之器:玉器文化之發展
※北京王府井是誰家井,王府又是哪座王府?
TAG:中華古玩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