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如何拿下河西走廊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734 -拿下河西走廊
作者:趙百靈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酸奶泡
河西走廊
是漢朝和匈奴人西線地緣競爭的關鍵戰場。面對匈奴猛烈的攻勢,漢朝其實很少能有機會反擊
。但這一切在張騫從西域返回
後有了改觀,他帶回來的寶貴情報促使漢武帝敢於向西域用兵,並且的確取得了一些成果。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是漢匈戰爭的關鍵戰場
這兩個地方既是匈奴最好的牧場
也是南下威脅長安的基地
漢武帝在這一次用兵中還
第一次啟用
了天縱英才的
霍去病
,由他擔任先鋒尋找克制匈奴右翼的路線。對於熟悉了農耕作戰形態的漢軍來說,取得這樣的戰果是非常
令人驚喜
的。
他們是
怎麼做到
的呢?
冠軍西進
斷匈右臂
在漢武帝的規劃中,一旦漢帝國搞清楚了通過河西走廊的道路,就可以啟動所謂的「
斷匈奴右臂
」行動了。
然而對於繼承了戰國到秦末漢初戰法的
漢朝人
來說,要很好地對付匈奴這樣的游牧民族,還沒有那麼容易。優先考慮步兵陣線和輜重糧草的漢朝軍隊,在機動性上就遠不如匈奴人
。別說和對方的騎兵對決,連找到對方的後方大本營
都並不簡單。
出了陰山連個村都沒有
你讓我去哪找匈奴...
好在擔任先鋒的霍去病並
不拘泥於傳統的軍事思想
,而是熱衷於用其他漢地將領都很陌生的輕騎兵
,通過騷擾的方式攪亂匈奴人的陣腳。這實際上是匈奴人所熟悉的戰術,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
漢朝人也會使用相同的方法攻擊他們。
為什麼你的姿勢很像告辭告辭
大軍在蘭州集結以後,霍去病獲得了
一萬名
裝備精良、機動力強的輕騎兵作為先鋒
。度過黃河以後,他們沿著庄浪河向北進發,到達了烏鞘嶺
。這是漢地和匈奴勢力範圍的西部分界線,但也並不是那麼難翻越。只要沿著庄浪河繼續北行,他們就能進入匈奴右翼的東側
。
要打通河西走廊
跨過烏鞘嶺只是第一關
當時在匈奴人的右翼,有兩個重要的部落:
休屠王和渾邪王統治的地區。
休屠王的領地靠東,首當其衝受到了霍去病的攻擊。
當然休屠王的本部需要
佔據更好的水草條件
,大致上位於今天的石羊河流域,而在這個核心地帶的外圍,休屠王也布置了一些小型的部落
,作為大本營的拱衛和哨兵
。然而以匈奴人的組織能力來看,休屠王對這些下屬部落的管理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他們本身就是這個大部落的不穩定因素
。
休屠王和渾邪王
你一半我一半
果不其然,在霍去病
快速消滅了烏鞘嶺西北
的一些小型部落之後,其他負責拱衛的部落也攝於漢軍的神威而不敢前進。而霍去病在向這些外圍部落散播恐懼和安撫兩重情緒之後,直奔休屠王的本陣
而去。由於是游牧民族,休屠王大本營的具體位置很難確定
,但以石羊河的走向來看,可能是在武威附近。事實上,漢朝在武威設的郡,正是在休屠王歸附之後在其故地設置的。
石羊河滋養下的武威綠洲
在下游的民勤綠洲東北還曾有一座「休屠澤」
為了能夠更快地接近對手,霍去病命令自己的軍隊
捨棄了輜重糧草
,隨地補給,並且帶著投降的匈奴士兵共同前進。而一路上原本擔任休屠王護衛的「五小國」,則被霍去病壓得不敢出面
。這樣的打法,在漢朝的將軍們看來是貪功冒進,但如果讓匈奴王廷的將領們看,則是再正常不過
的部落戰爭法則。
毫無準備
的休屠王,被霍去病完全打了個措手不及,把祭天的金人都弄丟了,只能向西逃亡
,向渾邪王尋求幫助。而霍去病也繼續追擊,在從蒙古高原向南吹來的風沙中持續攻擊休屠王的殘部,並且最終在一個叫皋蘭山
的地方擊潰了匈奴軍隊,得勝而還
。
如此深入敵境也許不是他的本意,但用
一萬人
能打出如此的戰果已經相當令人滿意了,再冒進下去,連霍去病這樣的年輕人也做不出來。
張國臂掖
以通西域
甘肅中部黑河河畔,有一座名為「
張掖
」的城市。如果不是當地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都會覺得有點奇怪,一座城市用「掖」這樣的動詞做名字
很少見。如果考慮到在漢朝的時候這個字還是「腋下」的「腋」的通假字
,對這座城市的不解就更深了。
祁連山下的張掖綠洲
當然這座城市名字的由來,和令人聯想起不佳氣味的「腋下」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寄託了
充滿大漢雄風
的意味。
西北風味兒的張掖馬蹄寺
在上一次把休屠王向西驅逐千里的過程中,原本對河西走廊了解不深的霍去病
從當地匈奴人口
中獲知了越來越多的西域知識。和休屠王並列的渾邪王
統治著黑河下游以東的大片土地,是另一個勁敵
。而從地盤大小和水土資源來看,兩個王正是以黑河上游為分界線
,平分河西走廊的。
也就是說,今天的
張掖正是河西走廊的中點
。如果給養和軍力足夠,霍去病就有信心能夠徹底擊穿休屠王的領地,把渾邪王也趕走。
以黑河上游為大致分界線
平分了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
終於得到了
這個機會。並且這一次他已經不是只能率領一萬人的小將官,而是得以成為主攻指揮官,在另一位名將公孫敖的配合下
進攻河西走廊了。而且這位公孫敖還因為種種原因迷路了,霍去病軍成為了唯一成功進入匈奴人腹地
的漢軍。
有了上一次攻略河西的經驗,霍去病對神秘的河西地形更加清楚,也選擇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
的打法。第一次河西之戰,霍去病採用了從蘭州過黃河,沿著庄浪河從西邊越過烏鞘嶺的方法。這一次,他選擇從東邊繞過烏鞘嶺
,讓休屠王更加措手不及。他的行軍路線,是在今天的白銀市靖遠縣渡過黃河
,隨之到達景泰縣
,從烏鞘嶺以北直插石羊河谷地
。
兩條路線
這一下,休屠王更加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甚至
還沒有來得及反應
,就被霍去病以最小的損失消滅了主力。不僅軍隊被梟首三萬餘,貴族和高級文武官員也被俘虜上百位,基本喪失了對河西走廊東部
的控制。
這件事
震動了匈奴單于
,甚至讓他對兩個不爭氣的王生出了殺心。而感知到威脅的休屠王和渾邪王也不會坐以待斃
,在摸清楚了霍去病本人善於威懾加安撫的管理風格後,率部以禮來降
,期待仍不失封侯之位。
封侯?可以可以
雖然中間還是發生了匈奴人降心動搖的小插曲,但
在霍去病的安排下
,河西走廊上的這兩支部落大部還是順利歸降了漢朝。
對於已經苦心經營西域多年,一直想著折斷匈奴右臂的漢武帝來說,霍去病在軍事和政治上的
成熟
表現,無疑為他解決了一個心頭大患
。以剛剛收復的休屠王和渾邪王
兩部(實際上也就差別不多是整個河西走廊的範圍)為基礎,漢朝得以打通通往西域的道
路
,並在西側把匈奴人壓回漠北苦寒之地。
這一朝揚眉吐氣,漢朝的皇帝可是
等了很久
。在這個巨大新增領地的中央,他需要設置一個名叫「張掖」的郡,來銘記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的豐功偉績。
齊齊整整,一個都不能少
沙石飛揚
極端考驗
今天張掖仍然是一座
相當受歡迎
的城市。人們來到張掖,弔古追憶漢代人的功業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裡有一些當年霍去病可能並沒有關注到的東西——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
,是張掖最出名的旅遊招牌。
如畫般的丹霞景色
祁連山北麓的
張掖丹霞地貌
,如同潑墨一般色彩繽紛;平山湖大峽谷縱橫交錯的溝壑
,也是張掖的重要旅遊資源,能夠讓觀者產生對生命和萬物的思考;而張掖本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也決定了這裡擁有遼闊的沙漠和戈壁
。
這裡也有全國唯一的
全沙石賽道
,沿途穿越了張掖附近的沙漠、河谷、丹霞等地貌。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後,這裡曾經是駱駝和商隊
的腳踩過的路線。在沙石路上奔走,駱駝能夠勝任,汽車又能否成功
呢?
蜿蜒縱橫的沙石道
全新Jeep大指揮官
就願意在這個沙石環境中證明自己。
在此前的測試中,Jeep大指揮官已經順利通過了
丙察察、青藏高原和吐魯番
的考驗,證明了自己在極差的路況、高海拔缺氧地區和極端高溫下的實力。在900小時環中國測試第四段
,Jeep大指揮官將會走上張掖的全沙石賽道
,考驗自己。
再次踏上新征途
在沙石環境下行駛,考驗的是車輛的
懸掛、四驅系統以及輪胎
。尖銳粗糲的沙石對汽車的傷害很大
,稍不注意就會出現爆胎、汽車失控、捲起的石塊對底盤機械部件造成損傷等危險情況。
除此之外,對底盤進行合適的柔韌調教
,才能維持汽車的正常避震和行駛。
在張掖最美拉力賽道上疾馳之後,我們對這輛汽車的表現
感到非常驚喜
。它的懸掛調教非常適中,在不斷起伏的沙石賽道上,懸掛很少到達極限
,讓路面刮蹭車底。但大指揮官也沒有出現
那種高重心車輛起伏搖晃的通病,乘坐體驗很好
。
體驗一個字:穩
兩個字:很穩
經過詢問我們才知道,這得益於大指揮官出眾的
FSD四輪獨立自適應減震系統
。這款避震黑科技只需0.1秒
,就能及時響應路況的變化,隨時調整
車身和乘客的位置,使其始終保持不變的高度。人坐在這樣的車裡,當然就感覺倍加舒適
,在起伏不定的拉力賽道上也能安坐。
能夠讓人在
這樣起伏的路面上感到舒適
,就足可想見Jeep大指揮官在城市鋪裝路面
上的表現是如何了。
無論路面起伏或平穩
大指揮官表現如一
而在上市之前的
研發階段
,Jeep大指揮官就已經在400輛車、400萬公里測試中,在沙石路上
經受了初步考驗,也在長達24萬公里的1.5到3倍強度的模擬負荷測試
中表現優異。也正是因為這400萬公里測試,Jeep大指揮官才能在60款中型SUV中口碑位列第一
。整個過程的目的,就是要把大指揮官整輛車逼上性能的極限,幫助工程師發現問題
。
成功走過這麼多路
才有底氣稱第一
張掖
雄奇的景色和恢弘的歷史
依然歷歷在目,想要穿起這些自然和人文的景觀,需要把座駕推上極限,在砂石路上馳騁。張掖最美拉力賽道的顛簸考驗
大指揮官都能通過,回到城市中表現只會更加出色。大指揮官
,像當年穿越絲綢之路的駝隊和馬隊一樣,憑藉著對品質始終如一的堅持
,征服了張掖的險途
。
這段行程結束後,
全新Jeep大指揮官
將抵達900小時環中國測試的最後一站:寒冷的極北大地
。在那裡,它將展示自己強大的制熱和冷啟動
能力。
極寒之地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