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二人同是抗金名將 都跟秦檜有緣 一有張良之謀 一陷害了岳飛

此二人同是抗金名將 都跟秦檜有緣 一有張良之謀 一陷害了岳飛

(說歷史的女人——第459期)在南宋初年,有兩位名字相似而且生卒年月也容易混淆的人,一個叫張俊,一個叫張浚,此二人同是抗金名將,都跟秦檜有緣,一有張良之謀,一陷害了岳飛。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誰的戰績更輝煌?另外都為抗金,又為什麼要謀害岳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這幾個問題。

咱們不偏不向,就按生卒年月的次序介紹吧。只能先說張俊。張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今甘肅省天水)人。首先張俊是位抗金名將無疑,而且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並稱南宋「中興四將」。他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戰爭中也是戰功赫赫的。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功宋,合圍榆次,因宋軍主帥殉難,張俊在危難之時率部數百人力戰突圍,斬殺追兵五百餘人,聲名大震。同年,張俊又抗擊金兵於東明縣城,以功升至武功大夫。12月,康王趙構任兵馬大元帥,進兵大名時,張俊率三千兵馬到大名,趙構任其為元帥府後軍統制。此後張俊開始被趙構重用。

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亡。張俊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斷然擁立趙構,從此張俊以御營前軍統制而成為趙構集團的親信。接著張俊馳騁江淮,平定淮寧,鎮江、杭州、蘭溪、秀州等地的武裝割據勢力,為南宋朝廷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同年秋,張俊根據自己對形勢和力量的分析,向朝廷提出了南渡方略,可以說張俊在南宋的建立上是立了不小功勞的。

1129年底,張俊在著名的明州之戰中,率部殊死抗擊金軍,斃敵數千人。導致金人銳氣被大挫,被迫北撤,又被宋軍圍堵於黃天盪。由韓世忠指揮的著名的黃天盪大戰中,張俊也立下了不小功勞。1130年,張俊在明州之戰中三敗金兵,被後世稱為南宋「十三處戰功之首」,此戰後宋軍士氣大振。

開始,在南宋對於金國的策略中,張俊一直是主戰派。1135年,金國扶植的傀儡偽齊政權劉麟率兵入侵南宋,張俊與楊沂中在泗州合力拒敵。十二月,張俊所部改稱行營中護軍。當時張俊與韓世忠所部為南宋兩支最重要的軍隊,被宋高宗比喻為左右手。

1136年10月,偽齊又發兵三十萬大舉侵宋,張俊所部楊沂中軍與偽齊主力劉猊軍激戰於藕塘,先敗偽齊軍;緊接著張俊所部張宗顏又至,兩軍合兵一處,再敗偽齊軍;之後張俊又率主力到達,再次痛擊偽齊軍,此戰就是有名的「藕塘之戰」,也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此後數年,張俊與韓世忠分守江防,使金人不敢窺江而渡,為南宋爭得了休養生息的寶貴時間。

1138年,宋金議和,但1139年,金軍毀約南犯,當時張俊兼任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他率軍渡淮北上,一度攻佔亳州,但宰相秦檜令諸將退兵以便乞和,張俊首先退回淮南。1140年,金兵又犯,張俊同岳飛、劉錡、韓世忠合兵大敗金兵。1141年春,金國為迫使南宋屈服,又出十萬大軍南犯,張俊部楊沂中、王德等在柘槔大敗金軍,柘槔之戰也被列「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

如果張俊這樣繼續下去,那麼他的人生也會很輝煌,成為岳飛一樣的民族英雄。可惜,在柘槔之戰後,張俊的人生之路開始走入歧途。且按下不表。且說另一位人物張浚。

張浚(1097-1164),字德遠,世稱紫岩先生。漢州(今屬四川)人。他不僅是位抗金名將,而且還是一位名相和著名學者,是位文武全才之人。張浚生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也是唐朝開元年間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之後。雖四歲時已成孤兒,但他飽讀詩書,且為人正直,被人認為有大器。他於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進士第,靖康(1126年-1127年)初年,任太常寺主簿。

宋高宗趙構在揚州時,張浚曾向朝廷進言說:「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受到趙構賞識,並稱讚他敢於直言進諫,被升任禮部侍郎等職。後張浚在討伐叛軍中起到關鍵作用。如1129年,宋高宗在臨安被將領苗傅、劉正彥所廢,張浚組織韓世忠、張俊和劉光世等破苗傅、劉正彥,使高宗恢復帝位。

1130年,張浚向朝廷提出經營川陝的建議,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達到了他人生的輝煌。1130年是南宋的最關鍵的一年,可以說趙宋王朝的生死存亡在這一年已經做了定論。1129年和1130年,金軍分數路(包括金兀朮等)大舉進攻南宋,大有一舉吞併九州之勢。1130年,趙宋王朝奮起一搏,從而又延續了100多年。這年有幾次赫赫有名的大戰,如韓世忠主導的黃天盪大戰,岳飛主導的清水亭之戰和牛頭山之戰,以及韓世忠等名將主導的收復建康成之戰等。當然還有張浚在川陝組織主導的這場大戰。

當時張浚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時,金軍已至,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取鄜延,但宋將都按兵不動,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後,雷厲風行,立馬罷斥奸贓,以搜攬豪傑為先務,整頓軍紀,把諸將團結起來抗敵。

當時金兵主力在東南,即宋高宗趙構政權所在的江淮地區,但在西南地區,張浚的軍事行動大大牽制了金軍的力量。張浚曾聯合五路大軍與金軍完顏宗弼(金兀朮)、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大戰於富平。此戰中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衝擊敵陣,斬獲頗豐。但環慶趙哲畏敵先逃,又導致宋軍大敗,張浚只好退居興州,並斬殺趙哲。張浚又重用名將吳玠,富平之戰後,吳玠聚殘兵扼險於鳳翔的和尚原、大散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沒立、烏魯、摺合等進攻和尚原,吳玠據險要之地抗擊敵人,大敗金兵。完顏宗弼親自出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張浚在關陝三年,訓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運使,提拔吳玠為大將。劉子羽善理財,而吳玠善戰,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雖然富平一戰,造成關陝丟失,但全蜀安全,且大大地牽制了金軍對江淮地區的威脅。張浚也使金國名將完顏宗翰大為嘆服:「自吾入中國,未嘗有敢攖吾鋒者,獨張樞密與我抗也。」

張浚在川陝組織的這一系列大戰中共集結了18萬大軍,儘管有勝有負,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它使金兵元氣大傷,最終使金國吞併南宋的策略化為泡影,導致了宋金南北對峙的局面的形成。後世對張浚的評價非常高,因為張浚自始至終沒有依靠南宋朝廷的支援,完全靠自己招募軍隊的,所以他被認為是最近900年來唯一依靠自身力量領導民眾抵禦外族侵略取得重大戰略勝利的軍事統帥。

再反觀前面那個張俊。本來他也是位抗金名將,但後來卻走入歧途。這跟另外一個人有重大關係,此人就是秦檜。張俊因為討好秦檜而走入歧途。1141年四月,宋高宗以賞柘槔之功為名,升張俊與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張俊知道高宗、秦檜想收兵權,於是首請納宣撫司兵權,高宗、秦檜乘勢罷三宣撫司,收了韓世忠、岳飛兵權。張俊敏銳地意識到秦檜在朝廷眼裡的地位,所以就想方設法奉承秦檜,他竭力協助秦檜推行對金國的妥協政策,成為秦檜的忠誠追隨者。1142年,秦檜陷害岳飛,張俊又主動幫秦檜製造偽證,成為殺害岳飛的幫凶。

岳飛有個部將叫王貴,曾因過失受到岳飛的懲處,一直對岳飛有怨恨。秦檜就收買王貴,讓其誣告岳飛謀反,詭稱岳飛之子岳雲寫信給張憲,讓張憲向朝廷假報金兵入侵,以幫助岳飛奪回兵權。但這些罪狀沒有任何根據。張憲拒不接受。秦檜便對張憲嚴刑拷打,妄想迫使張憲根據他們編造的謊言誣陷岳飛,作為殺害岳飛父子的證據。但張憲備受酷刑,仍不屈服。秦檜沒有人證。這時張俊走出來,乾脆自己動手,編造供詞給秦檜,最終秦檜將張憲和岳飛、岳雲全部判死罪。後來,張俊和秦檜都被塑成銅像,跪在岳飛像之前。

另外,張俊除了陷害忠良外,還十分貪財,他靠貪占的巨大財富而聞名於世。他大肆兼并土地,佔有巨額田產,成為古往今來罕見的大地主,號稱「占田遍天下,而家積巨萬」。

張俊家共有良田一百多萬畝(還不包括他家佔有的大批園苑、宅第),也就是六億六千六百七十多萬平方米,即相當於現在的新加坡一個國家大小。每年收租米六十萬石以上,相當於南宋最富庶的紹興府全年財政收入的兩倍以上。他家裡的銀子堆積如山,為了防止被偷,張俊命人將那些銀子鑄成一千兩的大銀球,名叫「沒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們,全都拿它們沒辦法。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10月,張俊大排宴席,宴請宋高宗,留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達數百種菜肴。張俊因此宴而聞名,或者臭名昭著。

再看張浚。巧合的是,張浚也跟秦檜有不解之緣。也許這是他一生辦的最大錯事,就是他認為秦檜有大才,並向朝廷推薦秦檜,從而給大宋帶來了一位大奸臣。不過張浚頂多是舉薦之錯,秦檜得勢之後,很快便顯出奸佞之相,張浚很快就跟他劃清了界限,很卑鄙其為人。張浚因功曾被委任宰相職務,他在南宋和金國對立的戰略上,一直是主戰派,所以他也因此多次得罪趙構和秦檜等人。比如1139年正月,張浚因多次上書反對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被罷相,且被排擠出朝廷;1146年七月,張浚上奏備戰抗金,又惹秦檜大怒,被罷去檢校少傅、節度使、國公官爵等。1155年十月,秦檜死後,張浚才被重新起用。但後來又上奏請高宗備戰抗金,引起新任宰相、秦檜黨羽湯思退的不滿,再次被貶。張浚的一生幾起幾落,可謂仕途坎坷。

所以此張浚雖然引薦了秦檜,辦了一件錯事,但他本人絕對是忠臣,是因為堅決主戰而得罪秦檜,屢遭貶官;彼張俊是因為討好秦檜,而助紂為虐,陷害岳飛的。這個要搞清楚了。張浚善於舉薦人才在當時是知名的,他雖錯推秦檜,但他又舉薦了不少大才之人,比如汪應辰、王十朋、劉珙、楊萬里等名臣;吳玠、吳璘於、劉錡等名將,他還多次大讚岳飛和韓世忠等。張浚一生主張抗金,矢志不移,雖屢遭打擊削職,仍不忘為國效力。在宋高宗趙構退位,宋孝宗繼位後,他再次被起用,復官樞密使。隆興元年(1163年),封為魏國公,都督江淮軍馬,曾渡淮北伐,收復宿州等地。但不久,主和派勢力再次抬頭,在秦檜黨羽湯思退打壓下,張浚始終不能揮發才幹,於1164年再次被罷相。同年去世。

同張俊可以馳騁疆場親自殺敵不一樣的是,張浚酷似他的先祖張良,主要是做為軍事統帥而存在,可以說他確實具有張良的對軍隊的運籌能力,有著非常強大的決策能力,非常有遠見,可謂有張良之謀。當時金兵南下時,有時故意選在嚴冬季節,趁宋城的護城河結冰時攻城。張俊就解除了老百姓不準在護城河捕魚的禁令,鼓勵老百姓在冬天捕魚。於是護城河就很難再結冰,這一措施直接粉碎了金兵借冰攻城的企圖。可以說,張俊對南宋的立足和發展立下不世之功。

同時,與張俊恰恰相反,張浚還是一位非常節儉的清官。張浚得罪了秦檜後,被貶到零陵,隨身只帶了幾箱子舊物。秦檜指示親信藉機找事,誣告說箱子裡面有張浚和蜀地舊部往來策劃謀反的書信,認為抄家繳來至少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不利於張浚的證據,根據經驗,即便沒有謀反的信件,也可以查到一些私貨,比如貪污來的金銀珠寶之類,以便加大張浚的罪狀。宋高宗就派人去把張浚的箱子抄來,但在朝堂上打開時,卻只看到一些書籍,雖然也有書信,但裡面都是憂國憂民、忠君愛君的話。此外就是一些破舊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極為感動,說:「沒想到張浚曾為一朝宰相,竟然一貧如此!羞殺某些人也!」於是派使者追趕張浚送他三百兩金。

張浚去世後被評價很高。宋理宗時,以張浚、趙鼎為宰相典範,並將張浚列為宋朝昭勛閣二十四人之一,畫功臣神像於昭勛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便有張浚;清順治時,張浚等四十一位歷代功臣從祀帝王廟。

綜上所述,張浚和張俊二人同為抗金名將,但其為人卻大相徑庭。做為張良之後的張浚有其先祖的軍事智慧和遠見,有張良之謀,有名相風範,而且為人正直,為官清廉;而張俊雖為國家抵禦金兵有功,不可否認,但卻貪財自私,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陷害忠良,為後世唾罵。

這篇文章的用意在於讓大家分清張浚和張俊這兩個人,不要把他們混淆了,以至於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張浚父子曾在長沙建有一著名書院,叫城南書院,由張浚親自題寫匾額,此書院在湖南與嶽麓書院齊名,曾國藩曾在此研修學問。但到近代有人將張浚題寫的城南書院匾額誤認為是張俊所寫,一把火給燒了,破壞了一件珍貴文物。至此,張浚和張俊的事迹介紹完畢,不知各位看官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請留言說明,多謝!(文/冰島啖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王倫 晁蓋 宋江梁山三巨頭各有3大心腹,為何沒1個為他們報仇?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