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是好事!
文|網路編輯|禪音
太極音樂站樁
純音樂
00:00/22:58
初學站樁的人往往因為某些動作未達要領,會感到身體局部有酸脹感。那種感覺就類似許久不運動的人剛剛跑完步後小腿肚的酸脹。出現酸脹的部位大多是肩膀、手臂(此種舉例不包括拳病導致的膝蓋痛)。隨著練習的深入,酸脹感會慢慢消失。
站樁,出現這種情況是好事
練習站樁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自然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煉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
初學者的脈絡細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也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站樁40分鐘或一個小時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嚴重缺乏睡眠除外),那時身體正處於興奮狀態,呼吸順暢勻稱,緩緩流汗,舒適感是很明顯的,不會出現睏倦感。隨身體的興奮狀態逐漸退去,睏倦感也會慢慢上升,這也正是站樁對於自身的調節與保護。
同時,練習高位樁法的時候,為了保持姿勢,就會用肌肉力去對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時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會用肌肉的酸痛來提醒你身體的這些部位是緊的,感覺到哪個地方肌肉酸痛了,就說明那裡僵了,需要放鬆這部分肌肉。
所以,現在有些同學問到的站樁中出現如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問題,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是方法錯。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階段性的,累過去了就不累了,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為累是長功夫的標準,更不要去追求疲勞。伸筋拔骨,拉長四肢,腰腿基本功是練習站樁的功課,萬不可強化激烈進行,更需長久堅持,感覺疼痛的大小,掌握好分寸。
練習基本功中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距離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
此外,在站樁中身體出現稍微的顫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擔心。長輩說「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細汗,出完細汗出香汗」。到了只細細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進門。剛開始大汗淋漓的關是一定要過的。抖是調整內里的上乘法門,妙處說不盡,大家自己在練里體會。
隨著習練時間的延續,我們的身體經過基本功的千錘百鍊,就會逐漸由「鐵」(軟)變成「鋼」(堅),就會使我們的筋骨和臟腑發生質的改變。到那時,在練功的過程中,非但沒有了酸、麻、脹的疲倦之感,而出現真氣旺盛,腦神清爽,內氣鼓盪而順暢的美妙境界。
站樁要把握好「度」
站樁講究無過不及,無過就是不能超過,超過一定的度,會損傷身體。不及,指動作姿勢沒做到位,練的效果差。大部分都會做過,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損傷身體。
每個練功的人,如果姿勢不正確,意念調配不合理,造成身體某個部位的損傷是必然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造成的傷害和自身感受不太一樣。那受了損傷一般人還是感覺不出來的。功深不明理 必定傷身體。沒有明理,就不能一味的苦練。
在小成階段,站樁的過程是從不累到累,又從累到不累,如此反覆的前進。起初練習不累是松沉不好或拳勢不到位,過了一段時間練習累了是松沉比前一段時間好或姿勢比前一段時間到位,但動作不協調或內外放鬆和虛實轉換之功尚未跟上也會累的。修鍊站樁的功夫是分層次的,以上現象亦屬正常。
練習站樁過後的疲累還涉及到「養」的問題,前輩說:「守得住功,還要會養。」修行諺云:練功不懂養,百練功不長。既要明理會練,又要得法懂養。不會練即不會養,不懂養即會傷,會練會養才能成功。
什麼是養?什麼是傷?有位修行前輩指出:放鬆練為養,緊張練會傷;用意練為養,用力練會傷;中和大方練為養,心存打人念會傷;斂神聚氣練為養,片面發勁跑氣會傷;練功似休息為養,疲勞身心練會傷;練功似行氣為養,努氣練會傷;自然善柔化松放者為養,頂力相抗不善運化者會傷。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