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三合三不合」:修道擇友二三事

「三合三不合」:修道擇友二三事

雖然潛心悟道修持,在諸多凡塵俗事的耽誤下,夜深人靜時,也常常覺得自己總有諸多不足。

作為凡塵中的小道,我日益覺得慚愧。道人亦是人,在未曾進入佳境時,仍附著著許多人之為人的修道障礙。

背負著肉體凡胎之軀殼,仰望他日登仙之路,對於每一個修道者來說,既充滿著希望,同時也扛著艱辛。

修行於紅塵中(資料圖)

曾聽一位道友說:「當下,如果是初入門的道友或愛好者,非常容易陷入兩難。很多俗家人自認為才華橫溢,以為自己在紅塵中修真便能有分,把修道想得過於簡單,甚至輕慢歷代修道的祖師與長輩。因為他們都以為「道」不過就是自然界的規律而已。

另一方面,很多的三寶弟子雖身著祖師道裝,卻深受紅塵所牽引,雖明白道理,卻遠不能堅守大道的真意立足於世間,難免於流俗,於是心中滿是修道者的自我譴責與痛苦。」

古往今來,道俗有別。俗家人認為自己可以閉門造車,自行修道,其實是很大的誤區;同時,道門人如果覺得自己必須要全心同俗,也容易形成誤區。

故此,我不敢輕言修道之行應當如何,僅僅希望自己能通過反求諸己,鏡照自身;也與諸君共享,以便於更多人指正小道的不足,促使自己逐步煥發本來的光照景象。修道是需要歷練的。

這個歷練不是所謂紅塵中硬邦邦的歷練,而必須要做到立心、立志、立慧、立行、立身;概括起來,就是「身家性命」一體化。

我們的性命功夫需要與日俱增,而身家之本又需要相應地保養元和。

出家道士也有「身家」(資料圖)

可能有人會問,火居道士才有「身家」之說,出家道士怎麼可能有「身家」之說?有的,火居道士的家,是人倫之家,出家道士的家,是出家之家。

其實,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牽絆與影響。所以,無論是誰,如果離開「身家性命」,單純地自我感覺良好、自認不凡,遲遲沒做到真正的皈依道、經、師;如果這樣,若非天生的道才,修得大道當然難上加難。

一夜得道,這類事情當然存在,可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做到,甚至簡直是空想。修道的原理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在非常多的條件下努力,才可能一步步走得更好。

首先,必須立下道心,讓自己與歷代祖師傳承下的信仰在心性上保持一致,並願意以此為榜樣,追隨其中。其次,緊隨道門經典的指引,不斷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再者,還要尋得明師指明方向,並以此在修道路上不斷鞭策自己。

讀到《丘祖懺悔文》時,我開始凝神靜氣,認識到平日中看似普通的二十四小時,實際上包含了諸多罪業、陷阱、迷失、無知在其中。

邱祖像(資料圖)

「經功浩力不思議,迴向十方諸聖眾。願見真心求懺悔,河沙罪障悉消除。懺悔我等,自從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風地水以成形,戀香味色聲而觸法。

貪嗔嫉姤,惡口妄言,殺盜邪淫,恣情縱慾,逆辱父母,悖負君師,不敬天地神祗。呵風罵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

「遂致報對升沉。輪迴輾轉,受諸苦惱,無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認六塵之幻,沉溺愛河,今而既獲人身。

叨親正教,豈非千生慶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蕩,必竟迷失本來,一墜冥途,化為異類。

「是故,思沉淪苦,發清凈心,皈奉聖真,特求懺悔。丐憐愚昧,原赦罪愆,解釋報冤,蠲消魔障。所覬命逢昌運,名注丹台,際遇真師。

親聞至道,精修妙行,增長善芽,盡節玄門,怡神真境,他日運應滅度。自性不致昏迷,徑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還證上乘之道。」

學道修真繁複不易(資料圖)

這三段經文所提到幾個重點有:首先,人生在世,總伴隨著各種無盡的惡;其次,成就人身與轉念是極為困難的;最後,立心皈依通達上乘更如上青天般不易。

細細品味感悟經文深意,能體會到學道修真的確是不容易的。

學修真道的最高境界概況起來很簡單,叫「得道」。但是,過程其實繁複不易,我們人要嚴格精準地把握呼吸最自然的時間間隔,尚且為難事,更何況是全面的求道呢?

故而道、經、師三寶作為修道人最重要的三個皈依前提,是護持我們不斷向前的重要支撐。可是,在這三位一體的實際踐行中,還有一樣旁生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道伴」的相隨。

「願結交仙友,棲集清虛」,修道的結果是為了讓人回歸清虛之地。

無論是皈依「道」門信仰、皈依「經」法指引、皈依「師」尊度化,都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仙友作為陪伴,因為道伴既不似師父的嚴苛,又有超越一般凡俗的道緣來互相進道。

明心,有慧,有志(資料圖)

但是,修道之友,並不是隨便亂找的,既然立志想要修學大道,就不能像世俗之情與應酬一般,任何魚龍混雜之人都無所忌諱,胡亂挑選。畢竟,我們還沒有達到祖師的境界與水平,修道之事不能自以為是。

《重陽立教十五論》中關於「合道伴」就有明確的闡述留給後代道人參照。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擇人,而後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後擇人。不可相戀,相戀則系其心;不可不戀,不戀則情相離。戀欲不戀,得其中道可矣。

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志氣、干打關,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叢林合憑心志。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擇高明者,不上法也。」

小道常反覆研習其中的「三合與三不合」,這段文字明確地說明了真正的修道人與非修道人的區分。

重陽祖師並沒有提到擇取道伴應以「知識豐富」這類條件作為關鍵,而強調要有「慧」。滿腹經綸好不好呢?當然好,但是如果沒有「慧」為根基,依然算不得理想的求仙之伴。

進道從其根本來看是一種踐行。那麼,現在要找到合適的道伴容易不?是不容易的,因為有太多的人將博聞強識的個人才學,當成了修道的全部,好像行文說話。

如果沒有一大堆高深莫測的道門經典點綴,都不像是個好道之人了,但他們真的入門了嗎?天知道。

回首修道往事(資料圖)

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志氣、干打關,此三不合也。」這段三不合所提到的諸多特點,恰恰就是過分強調個人才學、自以為是等各類習性的體現。當然,在三不合中並沒有特意提到哪類人。

小道在此想以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為例作為說明。曾幾何時,小道也誤認為一字不落地記憶諸多經典,認為致力於追求個人才學是有助於修道的;

後來發現,假如不能有效地將其內化成修道的動力,反而會造成極大的反作用力,於事無補。

如果沒有明悟這點,即使被他人稱讚在道門的文化知識水平很高。可是,實實在在地捂著良心憑著信仰叩問一下:「我修到了祖師爺經典中的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有。

神州大地,大江南北,往往有很多修道者走過看過中國的諸多地方,只是將祖師經典當成存儲資料,置入自己,再隨環境取出來;

那不是學修真道,甚至只是自我的麻醉,很容易讓人忘記這是一種自欺的炫耀,是要不得的。

忘記才學本身,立身於生慧,內化於生活,這才更加合理。忽然間,回頭髮現許多低調的人其實修得很好,只是當初自己被蒙蔽了。

撥開烏雲之後,點點滴滴的真道,才會在平凡中被發現,漸漸重現。

因道友相伴,撥開修道路上的陰翳(資料圖)

正是有了諸位合適的好道伴陪伴至今,我才能保持恬淡愉悅地前進,不致淪落而難以回頭。道伴慈悲,感恩仙友共進道業!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真武大帝」的神職是什麼?
太上金籙羅天大醮壇場介紹之延生壇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