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這2個小動作可以幫你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相比起對臉的呵護,我們對腳的關注實在是少得可憐。
所謂「養生先養腳」「腳健人身壯」,重視腳部的保健,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腳部的這些變化,預示衰老
美國《預防》雜誌盤點了雙腳衰老的7種變化,並且給出緩解對策。
皮膚變干
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的供應量減少,這讓腳趾容易乾燥和開裂。
腳背變平
隨著時間的流逝,腳底的韌帶會得到伸展,讓足弓更彎,腳更平。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失去平衡,踝關節扭傷反覆發生。
腳趾變彎
常年穿高跟鞋會增加患槌狀趾的風險,即小腳趾的永久性彎曲。由於彎曲的腳趾總是蹭到鞋,還會長出難看的雞眼和老繭。
傷口變多
與年齡老化相關的糖尿病、靜脈疾病,會放緩流向雙腳的血流量,這會讓傷口和穿新鞋引起的水皰癒合速度減慢。
再加上神經損傷,患者甚至注意不到不斷惡化的感染,從而造成無法癒合的潰瘍。
脂肪變薄
腳底充滿了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和脂肪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生成量會減少,脂肪墊變薄,緩衝作用減弱。
如果沒有這層緩衝墊,雙腳在早上的感覺還會很好,但到了晚上就易酸痛,因為你基本是用「骨頭」來走路。
關節疼痛
雙腳有30多個關節,它們的功能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
關節炎最常侵襲大腳趾或足部中間的關節,除了疼痛,早晨還會導致僵硬感。
靈活度下降
如果上了年紀的人在運動時,感覺雙腳不是那麼柔軟靈活了,那麼很可能是年齡的增長,肌腱中的水含量下降,導致關節緊繃僵硬。
這不僅會妨礙彎腰伏地,還會增大肌腱撕裂和斷裂的風險。
腳是人體的健康樞紐
人體有6條主要經絡在雙足分布並相互交會,有40多個穴位與機體溝通。
身體的五官、四肢、軀幹和五臟六腑都在腳上表現出相應的敏感點。
有人把雙腳放在4℃的冷水中進行實驗,結果幾分鐘後就有鼻塞、鼻涕、噴嚏出現,鼻黏膜溫度明顯下降,感冒很快就發生了。
這說明,腳部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內毛細血管的收縮,導致纖毛擺動減慢和抵抗力減弱。
練腳保健康
古語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足部的運動,主要體現在「行」上。行者,動也,包括行走一類的活動和有意識的保健運動。
抬足
抬高雙腳是對足部鍛煉的有效方法,只要每天堅持高架雙腳2~3次,每次5~10分鐘,就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鬆弛,心肺的氧氣供應和血液迴流得到加強,對大腦和心臟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還具有抗衰老作用。
踮腳
雙腳併攏著地,輕輕踮起腳跟,然後再輕鬆放下,反覆進行。每天堅持2~3次,每次5~10分鐘。
長期進行這項運動,能解除站久、坐久後的機體疲勞、下肢酸脹和因下肢的血液迴流不暢而引起的靜脈曲張,並對皮膚色素沉著及經久不癒合的潰瘍有治療作用。
有研究認為,踮腳運動產生的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收縮壓擠出的血量,與心臟每搏排出量大體相當。
小御整理不易,點贊轉發就是打賞!
溫馨提示
《小御說養身》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
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
我們崇尚分享。
上至90歲、下到90後
都喜歡看的健康號
不奢望你的萬千寵愛
只想要你的一個
※這三個部位一胖,身體早晚要垮掉!這些減肥妙招你現在知道還不晚!
※這樣晨練=找病+短命!大爺大媽們要注意了
TAG:小御說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