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落實「整本書閱讀」 評價機制要跟上

落實「整本書閱讀」 評價機制要跟上

■「整本書閱讀」系列⑩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是高中語文新課程學習任務群之一,其教學建議要求「高中階段選擇2至3部著作精讀,其他著作可布置泛讀。如《邊城》《茶館》《巴黎聖母院》《莎士比亞戲劇》等,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閱讀書目,可師生共同推薦、討論決定,也可學生個性化選擇。鼓勵學生在精讀書目的基礎上更廣泛地閱讀」。看完這些教學建議後,部分教師對此多有疑問,學校能允許學生讀這些書嗎?學生有時間讀這些書嗎?我們能落實這些教學建議嗎?我認為,要想落實其教學建議,需要做到「六個跟上」。

理念要跟上

確保瞄準素養教書育人

高中整本書閱讀的必讀和選讀書目,過去大多是被學校稱為「嫌(閑)書」的「禁書」,一旦發現學生偷看,那麼沒收書、寫檢討、請家長、回家反省一項不能少。深化課程改革的浪潮已湧進校園,學校領導和非語文教師不妨了解一點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不要再用傳統思維去想像新課程語文教學,不要再用應試思維去管理當今的學生和教學。

學校領導應積極主動創設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和氛圍,讓「嫌(閑書)」光明正大地登上大雅之堂。學好語文有助於學好其他學科,非語文教師要看到語文學科的滲透性,這不僅關係到學生語文素養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更關係到教育從單純教知識向全面育人的轉變。

安排要跟上

確保有時間能讀整本書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貫穿必修、選修Ⅰ和選修Ⅱ三個階段。在必修課中安排1學分,18課時,在選修Ⅰ、選修Ⅱ中不安排學分。」這樣的安排有很大的教學伸縮性和教學管理漏洞,可能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用必修的高一階段教學目標代替高中三個階段的「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目標;二是選修Ⅰ、選修Ⅱ淪為「選休」不安排課時。為防止兩種現象的出現,學校在教學安排上要做到「三個保證」:

一要保證必修課18課時的落實,確保教師把18課時都用在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上;二要保證高二、高三選修Ⅰ、選修Ⅱ「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的課時數,不因為要應對各種考試而荒廢「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三是在高中三年中都要規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時間,保證其閱讀的「合法性」,以確保整個高中階段教學目標的達成。

新媒介要跟上

確保能隨時隨地閱讀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中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種類較多,學生喜愛的書也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學校和老師都沒有聽說過。這樣單靠學校圖書館恐怕遠遠不能滿足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需求,學校應重視閱讀新媒介的建設。

一積極建設大流量高速光纖網、WiFi無線網,搭建校園網路視讀聽讀平台;二購置經典名著、流行文學名篇電子書;三設置整本書閱讀與研討APP、好書推薦APP;四建設其影視作品資源庫,設置《讀者》《微型小說》等雜誌的鏈接。引導學生髮現、建構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媒介閱讀方式,教師通過有效管控,可實現「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和「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兩個學習任務群的有機融合與互促互進。

活動要跟上

確保研討多樣有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活動,直接關係到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積極性和質量。研討活動一定要跟上學生閱讀的步伐,教師可設計五類活動:

一是同讀一本書紙介交流,將材料張貼在班級或學校宣傳欄上供大家閱讀,也可以是持續辯論式的生生、師生交流。二是舉辦「我所喜愛的一本書」推介交流,可以是專欄性,也可以是校園廣播電視性的,還可以是大會式的,讓學生共享更多的書目,收穫更多人的讀書體會。三是讀書競賽,比如開展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賽、讀書辯論賽。四是讀書會,比如開展讀書故事會,可以是書中的故事會,也可以是自己讀書的故事會;開展讀書報告會,以檢驗學生寫作、口語表達的能力;開展讀書朗讀會,讓學生選擇經典著作或經典片段進行朗讀。五是視讀聽讀主題中心評議活動,以書中重要觀點和價值取向作為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跟帖發表己見。

評價要跟上

確保閱讀和研討有機制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評價建議指出,「通過閱讀,把握書中重要觀點和價值取向;探索、建構、深化閱讀整本書的經驗,總結、完善讀書方法,並與其他同學交流;發展思辨能力和想像聯想能力,掌握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撰寫、發表讀書報告,在交流研討中提高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評價建議只指出了學生應該達到什麼樣的能力,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評價方式。我認為可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建立不同類型書目閱讀與研討的日常評價細則,評價項目可包括書中重要觀點和價值取向、閱讀方法、感想體會、讀書報告等,然後制定評價細目標準,對學生讀書的數量、質量進行量化;二是將日常閱讀成績按比例記入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三是在考試中對學生所閱讀書目的內容進行考查,進一步強化閱讀量以及深層次閱讀的理解、分析、評價、質疑等能力;四是把讀書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使其成為大學專業錄取參考的「加分」項。建立這樣一系列的評價機制,可以進一步強化和促進學生的日常閱讀,調動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積極性。

教師閱讀要跟上

確保能引領參與研討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建議指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學習、提出專題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與交流。教師應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平等地參與交流、討論,不能以講解代替或約束學生的閱讀與思考。」教學建議對教師任務的定位,要求教師必須是讀書的先行者。

教師一要深度閱讀教材所規定的精讀書目,對其內容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二要通讀教材所規定的泛讀書目,對其內容有大致理解;三是廣讀當前流行的學生喜愛的書目,以便隨時隨地有效參與學生喜愛的自選書目的研討交流。這樣,教師才能「對整本書中人物形象、思想內涵、藝術手法等有理解、分析」,「對整本書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評價、質疑」,才能「提出專題目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與交流,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平等地參與交流、討論」。

做到以上「六個跟上」,「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才能真正得到落實,達成讓學生「建構讀整本書的經驗,體驗讀書樂趣,養成讀書習慣,發展思維品質,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為一生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礎,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全面提升」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天津市薊州區教育教學研究室)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29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如何收集雲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