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常能收到大家的留言,孩子不愛動腦筋,一遇到事情就說,「我不會」。關於這問題,陸陸續續在不少文章里都提過,今天就想一篇文章系統講講怎麼提高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


什麼是解決問題能力?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自帶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新生兒剛剛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眼睛還沒睜開就能通過自己自帶的「解決問題能力」找到媽媽的乳房吸奶。

解決問題能力分簡單解決問題能力和定向解決問題能力。孩子自帶的這個就是簡單解決問題能力,這是天性和本能驅使。而我們經常評價的「不肯動腦筋」,就是定向解決問題能力,這是需要後天鍛煉培養的。

我們評價的「動腦筋」只是結果,這裡面包含了一系列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技能。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發展,特別是從小開始。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理解發展里程碑,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孩子小的時候會自發地鍛煉解決問題能力,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長因為不了解認知發展規律,總是第一時間去「拯救」孩子(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此就剝奪了不少鍛煉的機會,今天就把2歲前的「里程碑」簡單羅列一下,幫助大家更好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1、拿第二個東西(5~9個月)

寶寶這個時間段會出現自己手裡握著一個東西,還想去拿另外一個東西,而且會堅定不移地去夠那個東西,夠到後自己還會不斷嘗試如何拿起第二個東西。

這時就出現了「解決問題能力」,有的寶寶會嘗試一起抓起兩個,有的寶寶會嘗試把手裡的那個先扔掉然後再拿起第二個。因此這個階段引入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各種玩具就很關鍵。

2、克服障礙(8~12個月)

大部分孩子這個階段開始會爬甚至開始走路了,他們會克服任何困難去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時設置一些「小路障」,不僅僅有利於孩子的運動發展,還能幫助孩子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因此這個階段有意識地給孩子出「難題」很關鍵,路障可以買隧道,也能利用家裡的枕頭等(參考文章《天氣轉涼,在家搭個隧道和寶寶一起玩玩吧》)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3、容器翻過來(12~18個月)

1歲前的孩子你給他個容器,裡面放點東西,他們基本上都是伸手去掏出來。但過了1歲後,慢慢地他們會發現可以把容器翻過來,把東西倒出來。

這是非常重要的解決問題能力里程碑。這讓孩子意識到,原來有更加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個階段,提供各種各樣容器是關鍵,比如形狀配對盒,或者家裡現成的任何容器。

4、利用工具解決問題(17~24個月)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明白,要解決一個問題不僅僅只是靠自己,還能藉助外物,比如拿一個小木棍去夠掉在桌子下面的玩具。

從這個階段開始,需要多引入一些利用工具的玩具,比如帶有工具的橡皮泥、比如工具台玩具等。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自此,孩子的基本解決問題能力都有了。接下來,他們會運用這些人生最初階段積累的能力開始生活。這個階段是個很大的轉折點,決定了孩子是遇事主動動腦筋還是總是叫「不會」。

啟發式語言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教育和生活不該割裂的,「我自己動腦筋可以解決問題」這樣的思維模式一定是在生活中養成的。因此在日常,減少直接幫孩子做,多使用啟發式語言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最簡單的就是那句老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只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過於關注早教啟蒙,反而把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忘記了。

比如,當孩子的車掉進沙發時,不要急著去幫著孩子拿出來,而是可以先問,「我們可以有什麼方法把它拿出來呢?」。如果孩子一開始的確無法想到,繼續利用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我們的手夠不到呢,還有什麼東西比我們的手長啊?」

再比如,多放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但要記得從孩子認知水平出發,給予簡單有邏輯的指令。比如,我教小D穿襪子就是這麼說的,

  • 首先,把兩個大拇指放進襪子里
  • 然後,用力拉開
  • 再然後,把腳抬起來,伸進襪子里
  • 最後,用力往上拉

之後,每一次小D穿襪子時,我都會用嘴提醒,而不是替她做。總之,要多用嘴,把我們的思考過程說出來,把完成某個目標的步驟拆解後講出來。最終完成的還是孩子自己,這樣孩子才能真正鍛煉解決問題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產生沮喪情緒,做不好就容易大哭大叫,整個人垮掉。這個啟發式語言的方法並沒有不管孩子,也沒有只是空洞地鼓勵,而是提高孩子「自己做到」的成功機率,幫助他們累積生活經驗技能。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提供支持環境鼓勵思維靈活性

做到上面兩條後,不少孩子都能越來越多地自己解決問題。這時,千萬不要滿足於此,而是需要創造環境讓孩子鍛煉思維靈活性。所謂思維靈活性,就是面對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不同解決方案。

這方面鍛煉越多的孩子,今後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都會越好,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樣的孩子也會更願意自己解決問題,因為他從小就經歷了很多「方法一定比問題多」的正面體驗。

這裡提到的支持環境有兩點,一個還是啟發式提問。當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完成某件事後,我們第一時間肯定鼓勵後,嘗試追加一句,「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完成呢?如果我把這個積木拿走,會發生什麼呢?」。然後像第二點提到的,帶著孩子繼續解決問題,讓孩子親身體驗,真的不止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第二個就是注重玩具的選擇,當孩子某些玩具玩的很溜了以後,我們需要有意識引入一些「跳一跳夠得著」的下一階段玩具。比如拼圖的片數增加,比如磁力片從規則幾何圖形到不規則圖形的搭建,比如各種通關桌游等等。

這一點也是任何學習的核心,所謂學習成長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但要保證不進入「恐慌圈」,而是在「發展圈」里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最後,也是想提醒大家一點,就是全面看待孩子,而不要盯著一個點。我經常會發現不少父母們會對孩子某件事較勁,「孩子搭積木總是求助」,等同於「我的孩子不會動腦筋」。

解決問題能力是個綜合軟實力,搭積木上的求助的確展現了孩子需要發展這個能力,但是能力的鍛煉不是只有在搭積木上才能完成的。如果一味關注和執念,反而會讓親子關係緊張。

孩子的發展就好比是個精密儀器,一味撬動某個輪軸不一定有用,說不定還會對儀器損傷,不妨試試看,在輪軸上面下面添一點油,反而效果出其不意的好。

遇事就說不會,系統講講如何從0歲開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亂抻亂扭不睡覺,一邊吃奶一邊哭,新生兒如此鬧人為哪般?
講座整理|「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