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腦卒中日:健腦防卒中,「5+5」套餐請記住
2018年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7》顯示,腦血管病在我國是造成減壽年數的第一位病因。根據預測,2030年我國腦血管病事件發生率將比2010年升高約50%,預計增加120萬例次,而我國居民腦卒中發病率為345.1/10萬,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腦卒中如今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以中老年人最為常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康復科主任周國平教授表示,腦卒中預防需做「5要5不要」,康復要過5關。
健腦防卒中,「5+5」長期套餐請記住
周國平教授介紹,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其中最為常見的為腦梗死、腦出血,統稱為腦卒中。所有引起以上疾病的因素均為腦卒中的高危因素,需從日常生活中警惕注意,如預防得當,80%的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
周國平教授表示,預防腦卒中需要做到5點控制。包括:控制血壓、戒煙限酒、調控血糖、控制情緒、限鹽少油。其中,血壓血糖需定期監測,如有波動異常,應及時與專科醫生聯繫並加以控制。
周國平強調,健腦對預防卒中也有積極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均衡飲食與增加大腦活動達到效果。包括以下5點:
1、進食蛋、魚類。這些食物能提供omega-3脂肪酸、多種氨基酸、卵磷脂之類的神經遞質製造所需的原料。杜絕攝入反式脂肪酸(常存在於植物性奶油、馬鈴薯片、沙拉醬、餅乾以及薯條等食物中) 。
2、補充健腦食物。具有健腦益智功效的食物主要有杏仁、核桃、葵花子、粳米、蕎麥等。其中,杏仁補腦的功效甚佳,因為杏仁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其次核桃中的磷脂,對腦神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多聽音樂。人的語言、計算、分析等功能,由大腦的左半球負擔,而音樂由右半球主管。建議平多聽音樂,可以促進「開發」右側半腦的功能。
4、適當運動。通過肢體運動,大腦也學會了控制肌肉的新技巧,增強了判斷距離的能力和保持肢體平衡的技巧,應選擇多種運動方式來鍛煉大腦。
5、學習新技能。學習一門新技能會使大腦更多區域參與活動,頭腦中的舊記憶也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卒中康復,5道大關都得過
據周國平教授介紹,偏癱、吞咽障礙、語言障礙、認知障礙、血管性痴獃等是最常見的腦卒中後遺症,對患者而言,後期的康復訓練對恢復智力和肢體功能至關重要。
第一關:防跌倒。
中風康復病人防跌倒至關重要。康復科常會對患者跌倒風險進行評估,一旦確定為高風險,醫生就會提醒患者增強防範意識,家屬隨時保護,轉換體位時要請護士幫忙,呼叫器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上輪椅前要將輪子鎖定,下床行走要用助行器、穿防滑鞋等。
中風患者能保持坐位平衡時,就可以適當做一些功能訓練。比如,通過訓練肌力,改善運動功能障礙;進行平衡訓練,改善平衡功能。這些都能夠預防跌倒發生。譬如,現在醫院有一種平衡訓練器可鍛煉平衡能力。患者踩在一個盤子上,電腦顯示屏有一個游標,如果病人身子往左偏,游標就會左移,往右偏則游標右移。病人可以努力讓游標保持在屏幕中央,進而保持平衡,鍛煉下肢肌肉力量。
需要提醒的是,防跌倒訓練一定要在正規醫院康復科進行。我們常能看到,很多腦卒中偏癱患者在行走時偏癱側上肢向胸部勾緊,同側下肢在地上「劃圈」,這都是未進行正規康復治療造成的。
第二關:學語言。
周國平說,很多中風患者存在語言功能障礙,一般有兩種,一是失語症,表現為語言感知、理解接受,形成表達等一方面或幾方面障礙;二是構音障礙,說話含糊不清,有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癥狀。患者理解別人的話、讀報紙、看電視、寫字等能力均完好。
中風患者語言訓練就像教小學生一樣,家人可以鼓勵他們讀報紙,把字念出來。平時多和患者交流,不怕啰嗦,就怕不說話。一般來說,失語症患者的家屬可以買一些識字卡片,早期以實物或圖片來刺激患者,讓他指出家屬所說的物品,以患者接觸較多的日常生活用品為宜,再讓他複述這個詞,訓練言語表達。後期可以增加訓練難度,發出一些口頭指令,讓患者執行,比如把右手舉起來,把紙翻過去,把筆放到紙的另一側等。構音障礙患者的訓練重點是口、面、舌的運動,包括張口閉口、舌頭上下左右運動、伸舌、捲舌、舌頭順時針逆時針的轉動、鼓腮吹氣等,盡量恢複發音器官的肌肉運動能力。
第三關:強血管。
中風會對心腦血管造成一系列打擊,患者很容易出現各類心肺功能障礙。比如心臟有缺血性改變、心律失常,甚至會發生心肌梗死等。周國平說,心肺功能鍛煉是中風康復重要環節。建議血管康復越早開展越好。現代康復理念認為,卒中發生的那一刻,就應該是康復介入之時。患者還不能下床時,可以在護士的幫助下多採用半躺位,從30度、45度、90 度,慢慢轉移到電動站立床,直到可以站起來。中風後致殘患者由於長期卧床或靜坐,發生深靜脈血栓的幾率很高,這不僅會大大增加中風再發風險,還可能引起心肺功能衰竭。
患者應儘可能早下床,能夠站立,不要總是躺在床上。若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可在康復治療師幫助下活動肢體關節,慢慢重新「學走路」,如何抬腿、落腳,都要學習。步態走穩、走對後,患者最好每天主動步行一定距離(如 50 步/天),以 預 防 深 靜 脈 血栓。但不主張患者進行大幅度運動,比如跑步,也不鼓勵進行無氧運動。
第四關:保認知。
周國平說,臨床上約 30%~40%的中風患者有認知障礙。醫生會先評估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計算力、遠期及近期記憶力等認知能力,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
總的來說,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康復過程需要有耐心,像教小學生一樣,從最簡單的算術題開始恢復計算力;從最基礎的看圖識字開始增強認知能力,如拿出老虎的畫片,讓患者認識、記憶。定向力的練習和視覺記憶的測定,可作地圖作業、彩色積木塊排列、物品分類、數字的排列、問題處理等。最好根據病人情況,制定一套提高、訓練日常生活能力的個體化方法。一般來說,認知康復每天至少進行 6 小時,每周至少 6 天,連續進行6 個月。若病人感覺疲勞,就不要過於堅持,可適當降低強度。
第五關:調情緒。
情緒上的康復也不容忽視。據統計,40%~70%的卒中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鬱等問題。若完全由家人照顧,自己從來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患者會產生無用感,心態消極,人也變得懶惰、不愛說話、抑鬱等。家人需要經常鼓勵患者,給予包容和愛,解決其心理上的問題。
最後,周國平強調,中風後的康復治療,也要注意解決吞咽、大小便等功能障礙。醫生要儘快幫助病人恢復這些基礎功能。家屬也可以幫著患者調整呼吸,盡量採用腹式呼吸;進行吞咽訓練,調整吞咽方式,比如低頭吞咽,可保護氣管通道,避免食物或液體太快流入咽喉等。
※在中醫看來,養胃不外乎5步走,每個人都能做到
※有腎病的人,三個癥狀越早發現越好,拖了就到尿毒症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