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殲滅中國四百年強敵的偉大英雄,最後卻被歷史遺忘!
了解漢匈戰爭的人們都知道,在這場跨越數百年的戰爭中,漢王朝湧現出了很多英雄戰將,從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到後來的程不識、耿恭等等,他們戰功卓著,卻都沒有完成攻滅匈奴的偉業。
而最終擊破匈奴,解除北方邊患的,就是這部《封燕然山銘》摩崖石刻的設立者——東漢大將竇憲。
按理說這樣的豐功偉績,竇憲在歷史上的地位足以超越衛青、霍去病,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將,但是為何他默默無聞、不經常被提起呢?這就要從他的人生經歷說起。
竇憲字伯度,東漢扶風(近陝西咸陽)人,漢章帝時期的著名外戚,妹妹是漢章帝的章德皇后。漢章帝建初二年,身為皇帝大舅子的竇憲被封為郎將,又很快封為虎賁中郎將,享受可以入內宮奏事的權力。
漢和帝繼位時年少不能親政,竇太后臨朝稱制,又對竇憲官升一級,讓他主管內宮機密,並對外發布詔令,一時間竇憲權傾朝野。但是好景不長,竇憲因為派人刺殺太后的寵臣劉暢失敗,計謀敗露被太后問責。正巧當時已經依附漢朝的南匈奴單于請命出兵擊退北匈奴,竇憲為逃死罪,請命出兵戴罪立功,獲得了太后和漢和帝的准許。
於是,竇憲從一個戴罪之臣,搖身一變成為了出征匈奴的車騎將軍,帶領副將執金吾耿秉,共領騎兵8000,在南匈奴、烏桓、羌胡等三萬餘少數民族軍隊的配合下,向北匈奴挺進,開始了自己名震天下的的將軍生涯。
北伐大勝 燕然勒功
永元元年,竇憲率三路開始北伐。他與耿秉各率精騎4000,連同南匈奴左谷蠡王的1萬騎兵,共1.8萬騎兵,由朔方郡的雞鹿塞北進;南匈奴單于屯屠何,率匈奴數萬騎兵出滿夷谷;度遼將軍鄧鴻及烏桓、胡強騎兵8000人,會同南匈奴左賢王的1萬騎兵出稠陽塞,這三路大軍共同的目的地是涿邪山。
聯軍日夜兼程,在稽落山地區遭遇北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竇憲立即下令騎兵迅速突擊,很快就擊潰了敵軍,北匈奴單于率殘兵逃跑。竇憲嚴令騎兵快馬加鞭迅速追擊,在私渠比鞮海追上了北匈奴單于的殘兵,一陣衝殺過後,斬敵一萬三千多人,北匈奴單于率領數百騎兵趁亂逃跑。此戰繳獲牛羊數十萬頭,遭遇重創的北匈奴81個部落投降,前後俘虜近20萬人。
第一次出征就獲得大勝的竇憲可謂是意氣風發,在班師回朝的過程中,他率領眾將士登上燕然山(今杭愛山),並命中護軍班固刻石做銘,留下了《封燕然山銘》,歌頌漢軍的豐功偉績。
班固回朝後,將石刻的內容記錄在了《漢書》當中,這就是「燕然勒功」這個典故的由來。班師途中,竇憲派遣使者帶上金帛前往北匈奴單于暫住的西海招降,北匈奴單于自知力量微薄,表示願意臣服漢朝,並請使者將他的弟弟一同帶回,以視臣服之意。
二次北伐 再獲大勝
大漢朝廷對北匈奴單于只派他弟弟入朝而非親自前來感到非常的不滿,認為北匈奴並沒有臣服的誠意,決定再次北伐,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竇憲的身上。
永元二年,做好準備的竇憲統轄河西各地兵馬,以鄧疊為副將,從涼州出兵北匈奴,北匈奴單于聽說漢軍又來討伐,急忙上書說自己會親自入朝。
但此時,和北匈奴一直有矛盾的南匈奴不想就此罷休,上書漢朝廷稱可以趁此時機完全解決北匈奴問題,雖然這個借刀殺人的招數被漢朝看破,但是其中能趁機消滅北匈奴的建議也不是沒有道理,考慮再三後,漢朝答應了南匈奴的請求,密令竇憲大軍不要停留,直擊北匈奴。
得令的竇憲連夜包圍北匈奴大營,北匈奴單于大驚失色,倉皇應戰,最後戰敗負傷,只帶十幾名親兵逃跑。
攻破帝國 統一北方
永元三年,竇憲因戰功卓著被封為大將軍。此時的北匈奴已經羸弱不堪,竇憲上書進行第三次北伐,目標就是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不久朝廷准奏,竇憲派遣狄燮、司馬尚任帶大軍遠征策西域,在金微山將北匈奴王庭包圍,經過激烈的激戰,大敗北匈奴,斬殺5000多人,俘獲了北匈奴單于的母親,單于獨身逃走,不知所終。
這次超過5000里的行軍,是漢朝歷史上最遠的一次行軍。戰後,北匈奴單于的弟弟向漢朝遣使稱臣,漢朝後來將他立為單于,將北匈奴和南匈奴同等對待。
至此,漢朝完成了對匈奴的征服,實現了對匈奴分而治之的戰略目的,也結束了延續上百年的漢匈戰爭。漢朝的北部邊患終於被解除,中國北方終於被東漢統一。這一壯舉無疑推動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
回溯竇憲擊破匈奴的整個過程,漢軍能屢屢擊敗以強大騎兵著稱的匈奴,漢朝強盛的國力是首要原因。
東漢自光武帝繼位到漢明帝時期竇憲開始北伐前,經歷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兩個連續的高速發展時期,人民休養生息,國力漸漸恢復和增強。
西漢末年衰微破敗的景象被徹底扭轉,東漢重新變成了國力強盛的大國,為對匈奴的戰爭做好了充分的人力和物力的準備,也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其次,這幾次征討北匈奴的部隊中,除了漢朝的部隊以外,還有南匈奴、烏桓、羌胡的部隊。首先軍隊的規模上就要比北匈奴多很多。漢軍嚴明的軍紀,過硬的軍事素質和先進戰法,連同其他族裔軍隊彪悍的作風結合起來,北匈奴的戰鬥力再強也無法抵擋,這種方法,成為後世各朝代抵抗少數民族騎兵的重要方法。
另外,曾經強盛的匈奴帝國四分五裂,日薄西山。分裂為南北匈奴後,南匈奴內遷依附漢朝,學習了很多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力和文化知識,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這對北匈奴各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北匈奴的逃亡事件頻繁發生,實力進一步削弱。此外,北匈奴內部各部族之間互相傾軋,加之自然災害嚴重,內部不能形成團結對抗漢軍的能力,故而在漢軍的大軍圍剿下,一觸即潰。
當然,此次得勝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竇憲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同時又知道如何揚長避短。在三次北伐中,面對行動迅速、飄忽不定,但因實力不足、又懼怕決戰的匈奴騎兵,竇憲指揮漢軍採取急速突進,找准匈奴主力窮追不捨的方法,既很快的贏得了勝利,又避免了陷入長途跋涉引起的戰鬥力下降的問題。
然而,皇權至上為中心的專制王朝,一個戰功如此卓著的將領還是逃不過「功高蓋主」的質疑。永元四年,親政的漢和帝和大臣合謀,發兵清除了竇太后一黨,竇憲也做為外戚被賜死。
不僅如此,他還被史書扣上了「開闢東漢外戚專權局面」的帽子,甚至被後世的文人墨客當做東漢滅亡的始作俑者大加鞭撻,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他摧枯拉朽擊敗匈奴,統一北方,結束漢匈百年戰爭的功績。
當然也有人記得這位功勛戰將的豐功偉績,《後漢書》中就詳細記載了竇憲擊破匈奴的具體情況,《後漢書》作者范曄更是認為他的功績超越了西漢的衛青、霍去病二人,對世人對他的涼薄態度憤憤不平。
古語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王朝的統治者們,往往對功勛卓著的戰將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心存忌憚的多,而能知人善任的少。
很多冤死的功臣們,也多是不會揣測帝王心思,一心為國家昌盛努力,卻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