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後破產」:逐漸蔓延的艱辛晚年實況 | 上書房

「老後破產」:逐漸蔓延的艱辛晚年實況 | 上書房

原標題:「老後破產」:逐漸蔓延的艱辛晚年實況 | 上書房


年輕時都與你我一樣認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後的儲蓄計劃,卻從沒想過老後生活是孤獨辛苦甚至失去求生慾望的。「老後破產」是一個十分現實且近在咫尺的問題,不只衝擊65歲以上的老人,更進一步蔓延至工作人口。


經濟衰退、收入減少、物價上漲的危機紛至沓來,年輕人就業困難,中年失業的上班族難以再次進入職場……

《老後破產》是日本NHK的一部電視紀錄片,播出後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特別節目錄製組將採訪過程記錄下來編撰成書,其中文版近日出版。以「金錢問題」為主軸,可以看到日本社會赤裸裸的「老後破產」問題。


從日本、俄羅斯到中國,「老齡化」問題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新問題。這本書展現了社會的一個剖面,為我們尋求解決之道提供了參考。



來自東京·港區單身老人的問卷調查

蔓延中的「 老後破產」實況


在獨居老人激增,無緣社會蔓延及孤獨死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東京都港區先後於2004 年與2011年分別開展了面向單身老人的問卷調查,目的是對單身老人的生活實態加以把握。


……


有的人收入雖低於生活保護水平,但擁有土地、生命保險等資產,可即便是他們,因要用儲蓄和存款填補生活費赤字,所以一旦積蓄花光,終有一天也會陷入「老後破產」。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單靠養老金收入無法生活的老人,只要有生病、受傷等「額外」支出,就會面臨最終陷入「老年破產」的風險。


多數孤身生活的老人只有自己那份養老金作為依靠。今天,這樣的狀況正在蔓延,養老金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水平,處於「老後破產」前夜的老人正急劇增長,這一現實令人無法坐視

80%的人沒有利用護理服務


問卷調查結果中,引人注目的還有另一個數字,就是利用護理服務的人口比重。所謂護理服務,是指請人幫忙打掃房間、洗衣服、入浴等的家政服務。若經濟並不寬裕,不少人就負擔不起護理費用。


就調查結果來看,對於「您在利用護理服務嗎?」的設問,81.6% 的人回答「沒有」。這一數字中也包括「很健康,還不需要」的人,因此,不能說不利用的人都是「因為沒錢」。但若參考前面提到的經濟狀況,因收入不足而無法接受護理服務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


就護理保險制度而言,即便繳納了保險費,要利用這一服務也需要花錢。若是65歲以上的老人,原則上「負擔一成」。負擔的金額,因需要護理的程度而有差異。護理共分5級,由比較而言需要護理服務較少的「護理1級」,到以卧床者居多的「護理5級」,費用會隨天數、時間的增加而不斷加重。若為「護理5級」,就需要家政人員每天都來了,其他還有紙尿布費、護理用床的租金等,再加上實際花的護理費用,有的人光花在護理方面的費用每月就在10萬日元以上了。


並且,即便沒接受護理服務,也需要按月繳納護理保險,但不少人連這項開支都有困難。護理保險費雖因年收入及政府所在地不同而稍有差異,但大約為每月4000—5000日元。也有老人無力繳納,一直在拖欠。若拖欠2年以上,為示以懲罰,護理服務費就不再是「負擔一成」,而是「負擔三成」了。對連保險費都無力繳納的老人來說,要付3倍的服務費絕非易事。因經濟並不寬裕而拖欠護理保險費,服務費用就會上漲,所以,最終結果就是無法使用護理保險了。

這樣的人該如何救助,政府也非常頭疼。護理保險費拖欠2年以上,需「負擔三成」的護理服務費也支付不起,因而無法使用護理保險的老人,結果會怎樣——因想採訪這樣的案例,有關人員就帶我們去了都內一個幽靜的住宅區。區內一角,有一所堆滿垃圾的房子,裡面住的是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患有痴呆症,日常生活無法自理。


老人家裡到處都是垃圾,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衣服也沒洗,連續幾天都穿著同樣的衣服。因為有自己的住宅,所以老人很難享受生活保護,政府也為此頭疼得不得了。像這種情況,要是找不到親人,相應支援該如何推進,其本人又難以做出決定,這就非常花時間了。


「現在還不要緊,花錢就浪費了。」因不捨得花錢,拒絕護理服務,勉強應付,等真正需要時卻已是「想申請護理服務卻無法申請了」,這樣的案例正在接連發生。


今天,對任何人來說,孤身一人的晚年生活都已無法迴避,享受不到必要的護理而陷入孤立狀態,或許就是將來自己要面臨的局面——養老金支付金額日益減少,「老後破產」問題避無可避,是與你我切身相關的問題。

一個人過年的老人們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另一個醒目的問題是,獨居老人的「社會聯繫」非常薄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請誰幫忙?」回答最多的是「孩子」,佔39.8%;其次是「朋友、熟人」,佔24.7%;繼之是「兄弟姐妹」,佔19.9%。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回答「沒有可請之幫忙的人」的超過11.7%,即一成以上的人遇到困難卻連個救助的人都沒有。


對於「新年三天與誰一起度過(多選)」的設問,回答「三天誰都沒見,一個人過」的佔33.4%,即每3人中就有1個連一起慶祝新年的人都沒有。今年有新聞說,便利店面向「獨身者」的年糕暢銷一時,這讓人切實感覺到,這一傾向是越來越嚴重了。


而更為嚴重的是,收入越少的人,「社會聯繫」的喪失就越顯著。經濟越不寬裕,就越難在紅白喜事等親族活動、地區性聚會等當中露面。因為,維持「社會聯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錢的。


據統計,「孤身一人」過年的獨居老人,僅港區就在2000人以上。在便利店裡,望著「獨身者」年糕的專櫃,不經意間,突然想像起了或許會把手伸過去的自己的晚年。無論是誰,對於不想去想的事,往往都會背過臉去——「一個人過年,這有什麼不好嗎?」想像著自己的晚年,這樣裝一下硬漢。可是,當身體患病,當衰弱到手腳不聽使喚時,還能這樣說嗎?孤孤單單,一個人過年,這就是我們自己將來所要面對的現實吧。


部分文字 莫蘭


編輯 王雪寧(實習)


資料提供 上海譯文出版社


攝影 劉藝琳


美編 林莽


責校 張翼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周刊 的精彩文章:

星座運勢早知道(10月8日-14日) 天秤座新月:人生若只如初見
星座運勢早知道(10月22日-10月28日)金牛滿月:莫向外求

TAG:北京青年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