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農民起義不是太平天國,是這場,1萬人打20萬卻沒輸過
說起農民起義,想必各位朋友都不會陌生。而若說起中國最後的農民起義,估計很多人會說是太平天國運動。但其實不是。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場最後的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規模並不巨大,但它的範圍卻波及了中原和關中地區。而它令人驚訝的一點是:在起義的前兩年,這支軍隊僅有數百人,卻打敗了中原地區的官軍。
這場起義就是白朗起義。
白朗出生於河南地區的富農家庭,天生開朗,交友甚多。按理說,起義這種事情應該也和他這種富二代沒什麼關係。但偏偏他生在清朝末年,此時清廷的腐朽已經深入骨髓,地方上橫行霸道。
而1908年時,一些嫉妒他家財的人將他陷害入獄。為了出獄,白朗賣盡家財才終獲保釋。但在他出獄後,家裡僅剩的幾匹馬很快又被官軍搶走。走投無路的他本想投奔姐姐,可無奈在三年後,官府又以通匪的罪名搶走了姐夫家全部財產。
這下,終於把原本樂觀的白朗逼急了。
1911年,白朗在家鄉找了同樣走投無路的20多個朋友,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場農民起義。在前兩年,白朗起義軍的規模並不大,最多時也僅僅是幾百個人而已。
但在這一期間,這幾百個人卻創下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軍事成就,那就是將河南地區的官軍殺得大敗,幾乎快把整個河南打下來。可由於白朗偏向於游擊,並沒有實質佔領,因此他基本沒有一個實質的落腳點。
河南官軍鎮壓失敗,也讓白朗起義軍的名聲開始傳遍中原各地。恰巧在1912年,河南地區的總督張鎮芳把中原地區搞得民怨四起,各地反抗不斷。於是白朗借著自己的名聲,將許多地方武裝聯合起來,從而形成了河南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漸漸地,白朗的力量也引起了許多大人物的注意。其中,就有反對袁世凱獨裁統治的討袁軍的統帥。於是,從1913年開始,白朗打起了「討袁司令大都督」的旗號,開始向袁世凱的勢力發起進攻。他們一路勢如破竹,從河南一路打到湖北,之後又從湖北殺回河南。兵鋒所向,袁軍皆近潰敗。
圖:袁世凱
而在這一年10月份的時候,甚至還發生了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當白朗的義軍和湖北、河南、陝西三省聯軍激戰時,陝西一位叫王生岐的團長竟然率部投靠了白朗。而白朗也由於王生岐部隊的加入而力量大增,不僅將三省聯軍殺得大敗,還因此將隊伍發展到了萬人左右。
綜其原因,原來是因為王生岐也不滿袁世凱的獨裁。他認為白朗這一討袁行動極富正義感,因此決定效命相助。
但也由於白朗的起義軍戰鬥力太強了,打敗討袁軍後的袁世凱覺得白朗的存在始終是對自己極大的威脅,於是他從各地調來數萬軍隊實施圍剿。但畢竟白朗出身於富農,讀過些書,於是採用避實擊虛的策略層層突擊,最終竟然成功突出重圍。
而這次圍剿,不僅沒有對白朗造成多大的打擊,反而讓更多破產的農民加入起義軍。一時間,白朗的部隊人數翻了一倍,發展到了2萬多人。
這下,袁世凱更急了,畢竟這場起義的規模在此時已經席捲了大半個華北。於是,袁世凱叫來了陸軍總長段祺瑞,還集結了更多的兵力,規模之大幾近十萬,還在中原地區層層布防。到此時,如果從起義開始算起,袁世凱調來對付白朗的軍隊,已經超過了20萬。而面對這麼大規模的圍剿,白朗也是用盡辦法,最後竟然又把袁軍給打敗了,還把總兵馬國仁擊斃在了沙場之上。
但這一次,白朗的軍隊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畢竟10萬人的對手也不是擺設。無奈,他只能讓軍隊分部突圍,以圖東山再起。但這一分,反倒是給了段祺瑞各個擊破的機會。
圖:段祺瑞
後來,白朗率領殘部進入川地。但我們知道,川軍向來強悍,因此白朗在這裡撞了一個大大的「頭包」。前有川軍,後有追兵,白朗走投無路了。在一般權衡之後,也許是他覺得就算死也要死在家鄉,因此選擇了殺回河南。但當他殺到河南魯山時,原本上萬人的起義軍已經剩下66人了。
而段祺瑞也深知白朗的部隊難對付,因此他調遣了20倍於白朗殘兵的軍隊,在魯山包圍了他。最終,在一番激戰過後,白朗中槍戰死,持續3年的起義宣告失敗。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場農民起義,也由此划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