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聯勤花開,映紅士兵的臉

聯勤花開,映紅士兵的臉

原標題:聯勤花開,映紅士兵的臉


2017年5月18日,我還在無錫聯勤保障中心工作,受命和第102醫院幹事王海軍一道,去彩雲之南昆明出差。


千里迢迢,只為見一個人。他叫潘吉,南部戰區某旅通信營營部衛生員,一個因訓練致傷差點危及生命的年輕戰士。此去就是想深入了解他救治背後的故事,看看他的近況,進而撰寫緊急救援潘吉的「強軍故事會」演講稿和情景劇劇本。

飛機晚點2小時,於當晚20時降落在昆明長水機場。晚餐後,我洗澡上床,已近23時,卻怎麼也睡不著,索性起身,翻看筆記本中與潘吉相關的零零碎碎的信息……


2016年12月初,中心組織所屬團以上單位聯合大交班,南京總醫院彙報了他們跨區緊急收治潘吉的初步情況,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中心領導當場指示,這是中心組建以來首次跨戰區救治,要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全力救治潘吉的生命。


同處的新聞幹事高潔聽聞後,交完班就一溜煙直奔南京。從他的口中,我第一時間陸續聽到有關潘吉轉診、救治的故事。


2016年12月2日,南京總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趙允召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看到了躺在昆明總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潘吉,病情相當嚴重,當場說「儘快轉到我們這裡,不能再拖了」。此時,潘吉腸道部分組織壞死,形成多處腸瘺,最大瘺口比成人指甲蓋還大,膽紅素達到常人12倍之多,人已陷入昏迷。南京總醫院普通外科是全國治療腸瘺最好的專科,中國工程院黎介壽院士一生的心血浸潤其中,在亞洲乃至全球都很有影響力。

兩家總醫院分屬兩大戰區,昆明、南京相距兩千多公里,橫跨大半個中國……我改革前在原南京軍區聯勤部機關工作,深知這樣的轉診談何容易。高潔電話里跟我說:「老潘,你肯定擔心轉診難度大、時間長,影響潘吉救治吧,可是,就這麼神奇,會診第二天,12月3日晚飯前就奇蹟般完成了轉診手續……」


神奇的事兒,還在後面。高潔又倒豆子般向我講述了潘吉轉運的空中之旅。為了一個戰士的生命,在無錫、桂林兩個聯勤保障中心的運輸投送部門共同努力下,一場軍地聯手的跨戰區投送快節奏、高效率上演。


12月4日7時,昆明總醫院救護車呼嘯著駛入長水機場。潘吉躺在擔架上,過綠色通道,進尾部機艙,擔架最終穩穩地被固定在機艙最後兩排經改裝的座椅上。


8時30分,東方航空公司MU5791航班刺破長空,正點起飛。


11時15分,抵達南京祿口機場,尾艙艙門緩緩開啟,潘吉的擔架沿客梯抬下,直接進入機場救護車。在機場指定區域,機場救護車與南京總醫院救護車迅速進行傷員轉接。

12時30分,救護車駛進南京總醫院,潘吉被緊急送進普通外科重症監護室。高潔告訴我,潘吉當時腹腔開放、腸管暴露,「如同一尊乾瘦的蠟像,但就在此刻,生命曙光已經重新灑向他」。


90多歲的黎介壽院士立即指揮醫護人員清洗腹腔、更換引流管、保護開放創面……經過4個多小時搶救,潘吉的血壓恢復、心率正常、體溫回落。隨後,黎院士又帶著多個學科的專家,重新梳理、優化治療方案。


等待的日子最熬人。「醒了醒了,潘吉醒了。」12月24日,高潔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這個好消息。他說潘吉真是個棒小伙兒,睜開眼後,緩緩地舉起右手,給大家敬了個禮,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盈眶。


最激動的還是潘吉的父母潘輝夫婦,一下子撲倒在兒子病床上,淚流滿面。


時間再撥回2017年5月19日上午,在昆明總醫院軍人病房,我終於和潘吉一家三口見面。

潘吉大傷初愈,臉型瘦削,但精神狀態很好,整齊地穿著病號服坐在床沿上,很利索地向我敬了個軍禮。聽說我是從無錫來的,父親潘輝一個勁兒地說:「老本家,您回去後一定要替我帶個話,謝謝你們部隊的首長和醫護人員。」


潘吉是2016年10月18日在訓練場上受傷的。


當日10時40分,營部組織400米渡海登陸障礙訓練,安排潘吉作示範教學。潘吉雖然是衛生員,但軍事素質一點不比戰鬥班排差。不料,千里馬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過雲梯時,潘吉右手握空沒撐到杠,右腹部重重地砸在雲梯上,當場昏了過去。旅領導立即派車把他送到昆明總醫院。


回想起當天的場景,昆明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卿德科仍然歷歷在目。打開腹腔,潘吉的右半肝就像被捏碎一般,無力地癱作一團,更為兇險的是,潘吉的肝臟與下腔靜脈大血管的連接部位破損嚴重,血不停地往外噴流。切除碎肝,修補血管,加壓輸血……卿德科和老主任羅丁奮力搶救,8小時過去,血還是止不住。最終,他們只能往出血口大量填塞紗布,寄希望於潘吉年輕強大的生命力自我修復。

術後第三天,奇蹟出現:血止住了,潘吉蘇醒了。隨後40多天里,潘吉又進行了兩次手術,生命體征恢復平穩,病情逐步趨於穩定。


「我當時覺得可能已經逃過鬼門關了,醫生也鬆了一口氣,可我的腸子又出現腸瘺這個大麻煩。」潘吉心有餘悸地告訴我。


「當時能有什麼好辦法救潘吉?」我問坐在對面的昆明總醫院醫務部主任李鐵軍。李鐵軍從事過外科工作,第一時間想到了南京總醫院,「就只剩下轉診這一條活路了,我們這邊救不了他」。


李鐵軍回憶說,當天17時06分,武漢聯勤保障基地衛勤局領導接到桂林保障中心衛勤處領導請求轉診的電話後,馬上撥通無錫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領導的電話,下達轉診任務……南京總醫院醫務部的領導告訴李鐵軍,他們那邊做完收治潘吉的電話記錄,牆上的時鐘顯示時間為17時58分。


52分鐘,潘吉的轉診手續全部辦完!而在過去,像這樣的轉診,各個層級的審批手續非常繁瑣,沒有三四天根本下不來。


這背後,是新建立的聯勤保障體制釋放出的巨大改革紅利。潘吉受傷時,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剛滿月,1個基地、5個中心的主官剛在北京從習主席手中接過鮮艷的軍旗。


「改革後,我們這兩所醫院都隸屬於聯勤保障部隊,打破了過去的壁壘,轉診就變成了『通報』『接收』兩個詞這麼簡單。」李鐵軍這位老衛勤感慨地說,聯勤保障體制改革不僅是整合力量攥指成拳,指揮也更加順暢,保障也更加高效,真正受益的是部隊戰鬥力,是基層廣大官兵。


一張再普通不過的共和國戰士的轉診單,聯起了一條積聚全軍最優質醫療資源的救治鏈,從持續昏迷到轉危為安,從卧倒病榻到行動自如,潘吉挺了過來,新的聯勤保障體制也經受住了實戰的檢驗。潘吉由衷地告訴我,自己受重傷很不幸,但幸運的是碰上這次軍隊改革,沒有改革,就沒有他的新生。


在昆明3天時間裡,我和王海軍白天採訪、晚上創作,順利完成任務返回無錫。後來,跨戰區轉診救治重傷員的事迹參加了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的「強軍故事會」,並在中央電視台錄播,情景劇也走上軍委後勤保障部文藝匯演的大舞台。


自昆明與潘吉分別後,我陸續從主任醫師卿德科那裡得知,潘吉又轉診到解放軍總醫院,經過五六次治療,目前膽道已疏通、膽瘺已痊癒。卿德科說:「再休養個半年,我還要再給潘吉做一次腹部皮膚修復手術……」


潘吉好小伙兒,你的身後站著一群好戰友,大家都祝你健康、平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當人名「遇見」兵器
距離退伍僅剩100小時,他們仍堅守抗洪一線!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