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癌症該如何預防?
10月29日,李詠妻子哈文發布微博
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因為太突然,很多網友留言
表示不敢相信……
網友評論
馬星:詠哥一路走好。
爆照社:還記得小時侯和家人看他的非常六加一,是一段回憶。
電影鏡頭:啊???不會吧,真的嗎??李詠老師?不敢相信。
小壹哥:詠哥走好。
smiale欣: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東南亞肉坨長腿白白女孩:啊????我爺爺一直看非常六加一啊!不敢相信。
心比天高丶Y:不是吧,小時候特別喜歡他主持的節目。
BellaC-:天啊,太突然了吧!
大概是個好姑娘:您一定是在開玩笑,別鬧了,別開玩笑了,這一點都不好笑。
願逝者安息走好
我們常會聽聞熟悉的公眾人物
甚至親戚朋友
會因患癌症突然地與世長辭
半月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因癌症併發症去世,享年56歲;
9月,搖滾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享年54歲;
女歌手姚貝娜在2015年因乳腺癌複發在深圳逝世,享年33歲;
一代傳奇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喬布斯在2011年因患胰腺癌辭世,享年56歲。
......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
癌症能治癒嗎?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癌症
又名為惡性腫瘤,指的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能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癌化,有些細胞增生不會侵犯身體其他部分,稱為良性腫瘤。
癌症常見的徵象與癥狀包括新發生的腫塊、異常的出血、慢性咳嗽、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以及腸胃蠕動的改變等等,但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癥狀,因此發現這些癥狀並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
在人類身上,目前已知的癌症超過一百種。
從發病部位來看,癌症其實是由數十種疾病組成的大家族,人從頭頂到足趾,從內臟到皮膚,身體的各個部位均可能被癌症光顧,科學家在調查了人群中各種癌症的發病率之後發現,以平均壽命來估算,每個人一生中患癌的可能性在1/3以上!癌症其實是常見病,它的影響之大,受害者之多,治癒之難,足以使它排在人類疾病榜的前列。
雖然癌症很常見,但癌症的發生卻是在暗中進行的,眾所周知,人體由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都在為機體的正常運轉而勤勤懇懇地工作。
但是,如果正常細胞中出現了某些「叛徒」,人體就會有麻煩,而癌細胞恰恰就是正常細胞中的「叛徒」。
在癌症發生伊始,少數幾個「叛徒」並不能被檢查出來,這時候身體也不會感到任何不舒服,直到這些「叛徒」的數目發展到幾億個而形成癌組織,才勉強可以被肉眼發現,這些癌組織稱為病灶。
因此,早期發現內臟器官中的癌症病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這些癌症一旦出現癥狀,則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叛軍」已成氣候,治療起來會很困難,胃癌、胰腺癌等都是如此,相對而言,接近體表部位的癌症,如乳腺癌、皮膚癌等,由於其容易被發現,治療效果就要好一些。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
癌症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據世衛組織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880萬人死於癌症,佔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每年1400多萬新發癌症病例,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2100多萬。
而其中,年輕人患癌也越來越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 年的時候,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 10 萬人有大約 40 個腫瘤發病,2013 年的數字變成了 70 個。數據漲了 80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癌?和生活方式脫不了干係。
1、熬夜是家常便飯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原型,因惡性淋巴瘤去世的插畫師熊頓,曾說:經常熬夜畫畫,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感覺總有做不完的活。
2、飲食和身體活動
許多年輕人常因工作等原因,飢一頓、飽一頓,從而影響正常的腸胃功能。另外上班時一直坐在電腦前,下班後一直躺在沙發上,很少活動。這些不好的習慣就導致了腸胃蠕動慢,身體代謝易出問題。定期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體重加上健康飲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3、仗著年輕,不把病當回事
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小病沒事,不去醫院。有時會錯過疾病最開始的信號,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等到發現,已是晚期,後悔莫及。
防癌體檢有必要做嗎?
防癌體檢一般建議一年做一次,但是諸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體檢者(肝癌高危人群),一般就不是一年一次篩查了,要改為六個月或八個月做一次肝癌檢查。
防癌體檢會更關注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即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
一旦血液中腫瘤標誌物數值升高,確實表示健康出現一定的問題。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們屬於特異性較強的癌症,腫瘤標誌物會反映癌症存在。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能確定是患了癌,需要再次做針對性的檢查,檢查癌症最準確有效的只有病理檢查。
如果腫瘤標誌物的數值持續升高,就要懷疑是癌變在發展,要立即結合進一步檢查尋找原因,必要時通過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假如是癌症患者手術後發現標誌物持續增高,就要考慮複發的可能性。然而有時,即使腫瘤標誌物不高,也不意味著排除了患腫瘤的可能性。
健康體檢是一個由大到小篩查疾病的過程,發現問題後將範圍一步步縮小,明確疾病。對於體檢大家要理性看待,檢查時注意醫生提示,積極配合。主動告知醫生你的身體狀況、健康狀態、家族史、病史等情況,增加針對性體檢,並且根據體檢報告諮詢醫生是否需行進一步診治。
癌症可以治癒嗎?
癌症是醫學最想攻克的難題。人類什麼時候能夠攻克癌症?是目前最為關心的話題。
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癌症在中國仍然是第一殺手,而且癌症數量還在增加,目前癌症率增長非常快,可能是因為一些環境的原因,比如說污染、空氣、水。還有一些傳染病,比如說乙肝,乙肝也會引起肝癌。肝癌、消化道癌、食道癌等在中國發病率率比西方多。肺癌是在中國和美國都是排名第一的,因為中國有很大的吸煙的人群。
David Baltimore是1975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他表示,事實上很少有癌症的治療方法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很多是延長壽命,但是並不能夠真正的治好癌症疾病。而癌症免疫療法是有可能真正的治好癌症的。大概有20%的病人是可以治好的。這是一個全新的癌症治療的前景,非常令人激動,也是非常有效的。
美國耶魯大學UTC癌症研究講席教授、耶魯腫瘤中心免疫學主任陳列平表示,腫瘤免疫療法在今後10年會取得很大的進展,預計能對60%—70%的癌症病人有效。
2018年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與日本的本庶佑(TasukuHonjo) 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沈中陽在今天的「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第一,醫學界對癌症的研究和治療,目前在臨床上取得進步,有些癌症是能治癒的,比如肺小葉癌等,這和幾年前相比,大不一樣,患者能得到長期存活。二,但同樣是癌症,種類不一樣,它的治療成效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就比較難攻克。三,目前有相當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癌症問題。
科學家們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分秒奮爭。期待科學家們早日取得突破。
哪些人群容易患癌?如何預防?
※年輕ba輕就骨質疏鬆了?華西專家告訴你,這次真的和咖啡、可樂和茶有關係!
※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微軟聯合創始人得的這個病到底有多兇險?
TAG:成都高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