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米直徑窖穴考古,意外發現三千年前中國最早圖書館

兩米直徑窖穴考古,意外發現三千年前中國最早圖書館

原標題:兩米直徑窖穴考古,意外發現三千年前中國最早圖書館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一個不起眼的兩米直徑窖穴,意外發現了三千多年前中國最早圖書館。


1899年,甲骨文發現震驚世界。1928年10月,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組,負責殷墟的考古工作。前後共15次考古,殷墟發現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


1936年春季,考古組第13次進行殷墟考古。這次發掘從3月18日開始,一直沒有什麼發現,考古隊計劃在6月13日這天停工,等到天氣涼爽後再開工。6月12日下午,考古隊在小屯村北清理最後一個編號為「YH127」的窖穴,誰也不曾想到一鏟竟挖出了驚天巨現。


這個窖穴直徑近兩米,挖下去半米以後,幾片完整的大片龜甲一片挨一片地呈現出來。在這個窖穴內,共出土17096片甲骨,這些甲骨多數是整版的,刻滿字跡,有朱書的,也有墨書的。


「YH127」號甲骨窖穴是殷墟歷次科學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個。一萬多版甲骨刻有文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檔案庫」、「殷人保存典冊的府庫」。


這次甲骨出土震驚了世界,當年這批甲骨就全部運往了南京,解放前這批甲骨又輾轉運到了台灣。


建國後,殷墟考古又多次發現甲骨窖穴。1973年發現小屯南地甲骨窖穴,1991年發現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2002年在小屯村南路西段發現商代甲骨窖穴。


截止目前,殷墟共出土約16萬片甲骨,單字4300多個,已釋讀1600多個。3000多年以來,中國文字從甲骨文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徵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


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記錄材料使用經過加工和刮磨的龜甲和獸骨,由專門負責的卜官保管。


甲骨在使用之前,首先要把血肉除凈,鋸削磨平,接著在龜甲的內面或獸骨的反面用刀具鑽鑿凹缺,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者將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所問問題都刻在甲骨上,然後用火柱燒甲骨的凹缺。這些凹缺受熱開裂,出現的裂紋就稱為「兆」。


占卜者對這些裂紋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結果,並把占卜是否靈驗也刻到甲骨上,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成為一種官方檔案保存下來。


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記錄。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關於天氣,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早生貴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甲骨文的內容可以涵蓋商朝人的生活情形,是一部商朝的百科全書。


2006年7月13日,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中國安陽殷墟申遺。整個審議只用了6分鐘,會場沒有一位專家提出異議,殷墟順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這個皇帝多活十年,宋朝千年華夏最大的恥辱本可以避免
洛陽出土東漢百戲俑燈,漢代有哪些精彩夜生活?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