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攜妻帶兒的逃難民眾 許多人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隨著日軍侵略的鐵蹄,所到之處國土淪喪,生靈塗炭。
為了躲避日軍的燒殺搶掠,人們不分階級的紛紛攜帶妻兒被迫離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故土,輾轉逃往大後方和相對安全的區域,從而形成了史無前例的巨大難民潮。
關於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的難民人數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但可以肯定的一點,人數達到了千萬以上。難民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在世界近現代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在難民隊伍中不但有因戰爭而家徒四壁的下層民眾,還有許多富裕家庭和知識分子參與其中。這裡面還有著許多的不甘願在淪陷的國土為日偽服務的醫生,工程師,教師以及技術工人。
他們這一路最終的目的地並不明確,只知道逃往日軍還沒到達的地區,逃往大後方。
在難民逃亡的沿線,火車站、廣場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被如山的行李堆滿,人們擁擠在一處等待能爬上火車。
多的人則是沿著公路緩慢前行。大批的難民湧入日軍還沒到達的城鎮,也給當地的百姓造成了世界末日般的恐慌。
在逃亡的過程中,有些民眾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不斷逃亡,已經成為了頗有經驗的「專家」。
他通過報紙上的新聞和地圖便能猜估計日軍還有幾天便可抵達,於是開始選擇安全的逃亡路線。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湖南的難民逃往廣西,隨後又從廣西逃往貴州,還沒得到喘息,便又繼續逃往。
這些逃亡的難民一路艱辛逃到了一處相對安全的地方,不但要努力適應當地的環境,更需要忍受自己與當地民眾爭食而產生的族群衝突。
隨著抗戰的勝利,有條件的便得以重返故鄉,而更多的則在一路遷移中,永遠的居住在了西南或西北的大山深處,再也沒能回到魂牽夢繫的故土家園。
※九一八事變北大營寫盡屈辱 江橋抗戰馬占山振奮民心
※35萬美國人圍觀游輪被燒慘劇 商人竟還在海灘賣票賺錢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