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腦基本都預裝了系統,你真以為這些不花錢?太天真!
還沒成為電腦編輯的時候除了電腦硬體,對電腦最早的認知就是預裝系統中的這兩個圖標。這背後所指代的就是微軟這家公司,只要提到系統就一定繞不開微軟,這家電腦軟體的巨頭在你不經意間就從你的錢包里掏走了錢!
就好像只要你買手機就要間接給驍龍交專利費一樣,微軟在電腦軟體領域用的手法也是如出一轍。技術的先進和產品的壟斷地位給了微軟在PC軟體市場上的不敗之地,前段時間微軟收購了GitHub平台這塊開源者最後的一塊「凈土」,一貫不喜歡分享技術的微軟居然去花大價錢去收購有著多年技術公開傳統的GitHub。這件事情在程序員和軟體開發圈裡鬧得沸沸揚揚。
微軟能舒舒服服躺著收我們的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indows系統在商業化之後變的保密,微軟不願公開分享並不完全屬於自己的成果。為什麼說微軟的成果並不完全屬於自己?
這其實和七幾年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有關。雖然咱們後來都知道蓋茨是首富,但你們可能不知道當時的蓋茨其實還是相當的「摳」,不喜歡軟體共享制度,認為軟體也是需要收費。這和現在社會「付出就要有回報」的理念很相似,所以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毛病,但在當時程序愛好者的圈裡可並非如此,他們喜歡分享交流並通過論壇或者郵件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程序。
這些開源者也為後來很多的程序提供了很多最初的想法,微軟的成立恰恰就是這些開源者想法的商業化。當時雖然編程、代碼這些還只是小眾,但當時蓋茨已經有了「得軟體者的天下」這樣的想法,他看到了軟體將會是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中最大的紅海。在眾多開源者的思想上建立了Windows系統,可以說微軟是從開源者的一步一步走到非開源者。
也正是這片「紅海」成了微軟幾乎壟斷PC操作系統的殺手鐧,各大電腦廠商幾乎每推出一台電腦都會預裝Windows系統,這筆費用是廠商替消費者預付給微軟的,一旦激活將在沒有轉圜的餘地。微軟在我們不經意間強制了我們選擇系統的權利。
這當中的問題在1992年被一個人從誰都不會看的「用戶同意協議」中找出破綻。
協議中有一項是關於:用戶只要不激活系統就能獲得全額退款,這個人在當時還真的拿到了全額退款。很多人習慣性的在「用戶同意協議」一欄點擊同意,認為自己被微軟的霸王條款欺騙要求退錢,同年的2月15日一路遊行到了微軟在洛杉磯的總部。
但是其實並沒有奏效,微軟對此一直置若罔聞,最後這些人只能不了了之。表面上看這次的遊行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但所呈現出的影響力也開始讓一些電腦廠商推出非預裝Windows的個人電腦。
Windows系統發展歷程
我們站在今天看,現在的絕大部分廠商都還是預裝了Windows正版操作系統,在我們買電腦時也就間接的向微軟交了一部分系統軟體的錢。不過微軟經過後來的發展,操作系統佔比已經到了99%的份額,剩下的1%只能被Linux、MacOSX這些操作系統分取,微軟的壟斷地位已經坐實。
就連GitHub也被微軟收購,給微軟交錢看似已成定局,其實開源者們已經做好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來回擊微軟霸道收費的手段。
對於這種一邊倒的現象也並非所有人所願,一些開源者對於微軟還是抱有不忿的態度,認為系統應該是分享,也就是致使破解、盜版層出不窮。
對於這件事情微軟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開源者因為資源共享,對於系統軟體的掌控遠比封閉式的微軟要嫻熟的多,微軟認識到了開放式的開發有多重要,所以不惜重金收購GitHub加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不過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微軟在軟體系統上已經奠定了幾乎不可能被動搖的地位,開源者的加入或許能給微軟帶來更多的創新力,下放到消費者的時候或許能有更多有趣有意思的體驗。
但是也正印證我們常說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開源者的創新能力也並非一個平台所能容納有新的系統推出也就會有新的破解湧現。在未來或許由於第三方軟體的下放,我們對於破解這件事情會變得更簡單,對於系統的付費也並非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