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醫學心悟》生地黃湯治療血證驗案三則

《醫學心悟》生地黃湯治療血證驗案三則

《醫學心悟》生地黃湯治療血證驗案三則

《醫學心悟》生地黃湯治療血證驗案三則

生地黃湯出自《醫學心悟》卷三,為臨床上血證的常用方劑,是滋陰涼血、寧絡止血的效方。其組成(原方劑量)為:生地三錢,牛膝、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丹參、元參、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鬱金、廣三七、荷葉各七分。

生地黃湯主治吐血,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方中以生地為君。生地,甘、苦,寒,歸心、肝、腎經,甘寒質潤,苦寒清熱,入營分、血分,為清營、涼血、止血之要葯。方中牛膝散血,兼引血下行;丹皮、元參、黑山梔、丹參,涼血止血;麥冬、白芍,滋陰斂津;鬱金、廣三七,行瘀止血。

臨床治療吐血、鼻衄、齒衄等血證,每以此方加減出入用藥,每獲良效。茲舉案例三則:

案例一

佐人蔘黃芪,吐血收功

沈某,男,50歲。素有胃病,夏日勞做過極,至傍晚6點時分,頓發吐血,見鮮血自口中外溢,病人面色蒼白。囑家屬從柴灶鍋底鏟半兩煙屑(百草霜),涼開水沖服,藥用生地黃湯加味。

處方:生地15g,牛膝9g,丹皮9g,黑山梔9g,丹參12g,元參12g,麥冬12g,白芍12g,鬱金5g,廣三七5g,人蔘10g,黃芪12g。3劑。水煎,日3服。服藥後,是夜吐血停止。原方續服藥2劑,病癒。繼用人蔘歸脾丸以善其後。

按:吐血是指血不歸經,血自口吐出或嘔出為主的病證。吐血屬胃的病變,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之經,若外邪犯胃或胃本虛弱,均可使胃絡損傷。亦可因他臟影響,傷及胃絡而致吐血。本例因勞倦過度,損傷脾胃,脾氣虛則不能統血,血液外溢,上逆吐血。治宜標本兼顧,以生地黃湯滋陰涼血寧絡,加人蔘、黃芪補氣攝血。故收佳效。

案例二

加膽草黃連,鼻衄奏效

謝某,男,10歲,2018年,8月1日初診。原患有鼻血史,一日前,曾大量流鼻血。出血較多,色深紅,移時難止,伴有煩躁不安,頭痛,眩暈,口苦咽干,胸脅脹滿,面紅目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辨析:肝主藏血,為剛臟,其性勁急;肝火上逆,擾及鼻竅,迫血外溢,出血量多且不時而發;火熱上擾清竅,則頭痛,眩暈,耳鳴,口苦,咽干;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故胸悶脹滿,煩躁易怒。舌、脈均為肝盛之象。

診斷:鼻衄(肝火上炎,絡脈被擾)。 處方:龍膽草6g,川黃連6g,知母10g,黃柏8g,生地12g,女貞子10g,麥冬10g,白芍10g,丹皮8g,三七粉5g,荷葉5g,旱蓮草8g。5劑。

8月6日二診:服藥後僅有一次出血,量極少,很快止血,盡5劑葯後,未再出血。頭痛,煩躁均除。

按:鼻衄是指血不歸經引起以鼻中出血為主要癥狀的病證。其成因為熱邪傷肺,胃熱傷絡,肝火上炎,氣虛無攝等。本患者辨為肝火上炎,火傷鼻絡,方以生地黃湯原方滋陰涼血止血,加龍膽草瀉肝火,黃連清心經之熱,方葯中的,投藥則效。

案例三

偕知母黃柏,齒衄能愈

儲某,48歲,2018年5月24日就診。自去年下半年,拔牙鑲牙以後,遂發現牙齦滲血,初未在意,及至今年時有出血,口齒稍加吸漱,便能吐出少許血液,色淡,隨漱隨有,伴內熱煩躁,齦浮齒搖,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診斷:齒衄(陰虛火旺型)。

處方:生地15g,牛膝9g,丹皮9g,黑山梔9g,丹參12g,元參12g,麥冬12g,白芍12g,鬱金5g,廣三七5g,荷葉5g,知母9g,黃柏9g。7劑。水煎,日2服。

複診,上方加減繼服5劑,痊癒。

按:血從牙齒縫中溢出,名曰齒衄。多與胃腎有關,其主要病機分為實火與虛火兩端。本例病人多由陰虛火旺所致。其發病緩慢,血紫暗而量少,齒齦隱痛,牙齒鬆動,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在清熱涼血的同時,要兼顧腎陰。故用生地黃湯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

《醫學心悟》生地黃湯治療血證驗案三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絡病理論與五官疾病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