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們誰若想得到真正的定,要先把愛心放下

你們誰若想得到真正的定,要先把愛心放下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51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阿難白佛:阿難就對佛說了。這就要坦白講了,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最初我一看見佛有三十二種相好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三十二相」,頭上有無見頂相,腳下有平滿相;若想要全知道,《佛學大辭典》里說得很詳細,大家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編按】在佛學大辭典上有: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

(一)足安平相、(二)足千輻輪相、(三)手指纖長相、(四)手足柔軟相、(五)手足縵網相、(六)足跟滿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腨如鹿王相、(九)手過膝相、(十)馬陰藏相、(十一)身縱廣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常光一丈相、(十六)皮膚細滑相、(十七)七處平滿相、(十八)兩腋隆滿相、(十九)身如獅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十一)肩圓滿相、(二十二)四十齒相、(二十三)齒白齊密相、(二十四)四牙白凈相、(二十五)面圓滿相、(二十六)常得上味相、(二十七)廣長舌相、(二十八)梵音深遠相、(二十九)目紺青色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間白毫相、(三十二)頂成肉髻相。

「勝妙殊絕」,這三十二種的相好太好了,我從來就沒有看見這樣相好的,這世間沒有再能比佛您的相好莊嚴了!勝妙,「勝」就殊勝,「妙」就妙好;「絕」,就是任何人也不能比了。

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您這個「形體」,就是身體,這是佛的報身。佛的報身「映徹」;映,就是透明的,好像在外邊就能看到裡邊,光明皎潔,「猶如琉璃」,就好像琉璃體那麼樣好,那麼樣美滿。這是阿難答覆佛,說見到佛的相好是這樣子。

因為我見著佛的身體,好像青色琉璃那麼樣美滿妙好,所以我就常自思惟:很多時候,我心裡常常就想。這個「想」,就是個「識心」;他見到佛的相好莊嚴,這也是個心識,都是生滅心。他就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佛這種三十二相,我相信不是由情慾和愛念所生出來的。何以故:為什麼我這樣想呢?

欲氣粗濁:「欲氣」,就言其男女這種淫慾的氣氛;這種的情形粗濁啊!這是很不潔凈的。「粗」,就是很粗的;「濁」,就是不幹凈。總而言之,這種情形就是很不潔凈的。怎麼說不潔凈呢?腥臊交遘:男女這種的問題,有一股腥味、臊味。男女交媾的時候,以為是好;其實,這個氣味非常之腥臊,非常之臭的。膿血雜亂:這裡邊又有膿、又有血,雜亂而不潔凈;不潔凈,就是污濁。要是以這種愛欲,這父精母血所造成的身體,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不能發生這樣殊勝妙好,而清凈光明的形相,身上總有一種紫金光,好像山聚到一起。「紫金光聚」,這紫金光非常之大,常常聚到佛的身上。

是以渴仰,從佛剃落:「是」,是因為;「以」,是所以。因為這個,什麼呢?就上面所說「相好」和「非父母交媾所生」這種情形,我看見紫金光聚這種好處,因此,我就好像要喝水那麼渴,仰慕佛這種相好。這種仰慕,也是一種愛心,這叫「舍愛從愛」,捨去了一個愛,又拿起一個愛。愛什麼呢?愛佛的相好。因為這個,所以我渴仰佛,就跟著佛剃髮出家了!我就因為這個出家的。「剃」,就是把鬚髮都剃落了。

其實阿難尊者也就因為這個地方錯了!為什麼錯了呢?他不是真正想要修道才出家的;所以他出家之後,只注重多聞,也就是因為這一點錯了。他就歡喜佛這個相好,也就把他愛家庭這種的愛心,拿來愛佛這個相好。這雖然不屬於那種情慾,但是還有一種愛心。我方才說,你要把夫婦這個愛,變成愛佛法;你不是單單愛,就可以了生死了。

你要怎麼樣呢?要真正實行去,就念玆在玆地、念念不忘地總要行持佛法,一時一刻也不要忘了。你朝於斯,夕於斯,早晨也是參禪打坐,研究《楞嚴經》;晚間也是參禪打坐,研究《楞嚴經》,聽講《楞嚴經》,不要打其他的妄想,也不要盡說一些用不著的話。你說一些用不著的話,對你研究經典和坐禪,都不會有幫助的。我們修行,在這幾十天要拚命用功,要犧牲一切來研究佛學。我們把佛學研究明白了,那個時候,我們才是真正有了智慧,是真正聰明了!

所以阿難尊者就是因為單知道愛佛,而不知道去修定。他仗著什麼呢?他以為:佛是我的哥哥,我不要修行,到時候佛就給我定力了。這在後邊就講了,他以為如來能惠他三昧,能給他定力;殊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這身心誰也不能替代誰,所以他這是錯誤的。阿難尊者很聰明的,比你我現在的人大約都聰明,但是他聰明反被聰明誤。為什麼?就注重多聞,不注重定力;不去實行,單學口頭禪。你看!說,他什麼都會說的,佛所說的法他都記得,怎麼樣說,一字都不錯的;但是可就沒有定力,所以就受摩登伽女的先梵天咒束縛了。

阿難尊者雖然把家庭之愛放下了,對佛又生出一種愛心,這還是和愛家庭那種愛心是一樣的。他只看見佛相好莊嚴出家了,而看不見佛的這種智慧、這種覺悟、這種道德;他不學佛的道德和覺悟的這種智慧,只想學佛的相好。為什麼他想學佛的相好呢?阿難尊者大約在過去生中盡著相,所以專門在皮毛上用功夫,一看見佛,他不管佛的智慧──他雖然說是記得佛所講的經,但是他不太注意的,就這麼看佛這個相好;認為一天能看見佛,這就滿足他這種慾望,滿足他這種心了。這種心,和愛家庭那個愛是一樣的,沒有分別,所以他沒有定力。

為什麼沒有定力?就因為愛欲心太重了。你們誰若想得到真正的定,要先把愛心放下。愛心放下,那麼你憎人,說是:「我不愛一切,我討厭一切,見到誰我都討厭,你離我遠遠的,我要一個人,我要自己修行。」這又錯了!你討厭人,也不能得定的。你要不憎人,也不愛人,對誰都是好像和我一樣,大家平等平等的。既然平等,人、我是一個了,你又愛誰啊?又憎誰啊?對誰會生出一個愛心?對於哪一個又會生出一個討厭的心呢?沒有。

說:「這樣我辦不到!」有人用英文對我講,說:「Hard work(很難做到)!」hard work,你要work(做),才能得到真的東西嘛!hard work你就不work了,那你就得不到的。你若想得嗎?想得就要照著我所說的去做,不要聽著你自己的思想去做。也無憎、又無愛,這就是「平常心是道」,這個心就是合乎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就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佛才出現於世
佛住的「祇桓精舍」為什麼又叫「祇樹給孤獨園」?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