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哪些癌症篩查才有用?

哪些癌症篩查才有用?

如果你有重度吸煙史,也許可以考慮做個肺癌篩查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者按:

2013年,著名主持人李詠辭去央視職位決定回到母校中國傳媒大學教書時,與妻子哈文在學校報告廳與學子們座談。台上的他談笑風生,風趣幽默,與電視上並無二致。時年44歲的李詠希望自己能活到88歲,第一個22年在求學,第二個22年在央視工作,第三個22年回學校教書,第四個22年,他說,「就得我閨女法圖麥·李來管我了」。

然而,在昨日,哈文發布微博: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消息傳來,人們驚詫萬分,紛紛悼念。他太年輕了,才50歲啊!痛惜之餘,人們也在發問:癌症怎麼來的這樣早?可以再早一些發現嗎?癌症篩查有沒有用?本文將試圖捋清這些問題,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能力去愛你所愛。

撰文 | 蔣海宇 張晗

責編 | 程 莉

談癌色變的時代,健康意識的轉變尤為重要,重大慢病管理核心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些醫療機構宣稱高危害腫瘤早期篩查技術——PHRC,一千多元就可進行多種早期癌症篩查,給治療留下充分的時間……

可是,癌症篩查究竟效果如何?癌症篩查適合所有人嗎?癌症篩查百利而無一弊嗎?


什麼是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是為了在癌症癥狀尚未顯現時,就在人身體里找到惡性腫瘤。如果我們能在早期發現惡性腫瘤或者其它異常組織,就能更容易地抗擊癌症。相反,等到各種癥狀開始出現,腫瘤可能已經增大甚至開始轉移,也就更難治療。

因為癌症篩查通常是在沒有任何相關癥狀顯現時進行的,所以如果醫生讓你去做癌症篩查,也不代表醫生就認為你可能得了癌症。

目前癌症篩查的主要方式有:

身體檢查和病史:醫生會建議受篩查者做一個全身體檢,檢查身體的一般狀況,以發現腫塊或者其他異常。患者過去的健康習慣、歷史疾病和治療狀況,也會被醫生記錄下來。

化驗:醫生會測試患者的組織樣本、血液樣本、尿液樣本,或者其他組織樣本。

醫學成像:對患者體內的一些區域拍照,比如篩查乳腺癌的乳房X線照相術。

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尋找和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癌症篩查需要注意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篩查都有幫助,甚至大多數篩查都有風險。在做篩查之前,被篩查者應該詳細了解所使用篩查手段的風險,以及是否有證據顯示該手段能降低癌症致死率。

一些篩查手段會導致出血或其他身體傷害。比如,用腸鏡進行結直腸癌篩查可能會撕裂腸壁。

假陽性診斷是可能的。癌症篩查可能會在被篩查者沒有癌症時得出異常結果。假陽性診斷會帶來心理上的焦慮,以及後續的檢查和治療,而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假陰性診斷也是可能的。癌症篩查可能會在被篩查者患癌症時顯示一切正常。即使已經有癌症癥狀出現,患者也可能不會及時尋求治療。

癌症篩查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即使篩查正確診斷出了腫瘤,有些腫瘤的生長也許非常緩慢,在患者生命周期內不會產生危害,對此進行治療會造成過度醫療。

癌症篩查並非是用來診斷癌症的。當篩查結果出現異常,醫生會採用更多的檢查手段以診斷癌症。比如,通過乳房X線照片,我們能夠發現胸部的腫塊,但腫塊究竟是不是惡性腫瘤還需要更多的測試(比如通過組織活檢)來確定。

癌症篩查不一定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一些患者的腫瘤可能永遠不會產生癥狀,並且在一定時間後就停止生長。因此,癌症篩查會導致過度診斷,並帶來過度治療,比如不必要的切除手術。之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在《知識分子》上發文,認為一些癌症篩查並沒有降低死亡率。比如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對前列腺癌的篩查:每篩選1409人,將多檢出49例病患,其中卻有48例屬於過度診斷。

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前內腺癌意義不大(圖片來源:韓啟德,2016)

所以,在決定進行癌症篩查之前,一定要向醫生詳細諮詢,了解癌症篩查的利弊,慎重權衡。


什麼時候需要進行癌症篩查?

韓啟德認為,依據進展速度,惡性腫瘤可分為三種類型,如下圖:

按病理進程劃分的三類癌症(假設)(來源:韓啟德,2016)

第一類發展極快(A),一旦發現即使立刻治療往往也難以逆轉;

第二類進展比較緩慢(B),癥狀出現以前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窗口可以被檢出,而且病理上還屬於早期,通過治療可以減緩或者中斷其病程;

第三類屬於停滯(indolent)型,發展非常緩慢,直到人的生命終結時還不會出現癥狀或引起死亡(C和D),有些甚至自動消失,就像有些人曾經得過肺結核或肝炎,只是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每種惡性腫瘤都包含這三種類型,只是不同腫瘤包含某一種類型的概率不同,如食管癌、胰腺癌多數為第一種類型;結腸癌、子宮頸癌含第二種類型較多;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多數為第三種類型。近些年在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中也發現越來越多的第三種類型患者。

可以想見,癌症篩查對第一種類型的患者意義不大,對第二種類型患者意義較為顯著——某種惡性腫瘤中包含第二種類型腫瘤比例越大,可檢出的患者數目就較多,可能從治療中受益的人數也就較多;而對第三種類型患者則只是導致更多的過度治療而已。

因此,對於癌症篩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國立衛生研究所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有制定詳細的篩查建議,明確在什麼時候篩查是合理的,這裡我們引述一些常見的癌症類型,以供參考。

結直腸癌

高危人群:

絕大多數(90%)結直腸癌患發生在50歲及50歲以上人群身上。

篩查風險:

腸鏡檢查導致的腸道穿孔和出血;

腸道準備相關併發症、化學性腸炎;

息肉電凝切除術後綜合征(PPCS)等。

篩查建議:

推薦50歲到75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都定期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篩查方法有多種,具體請諮詢醫生。超過75歲的人請諮詢醫生是否有必要進行篩查。

如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你可能需要在50歲之前進行測試,或者比其他人更頻繁:

近親屬患過結直腸息肉或者結直腸癌症;

患有炎症性腸病,如克羅恩氏病或潰瘍性腸炎;

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Lynch綜合征)等遺傳綜合征。


口腔癌、喉癌、食道癌

沒有研究表明,篩查口腔、咽部或喉部癌症會降低死於這些癌症的風險。超過一半的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在被發現時已經擴散到淋巴結或其他區域。


乳腺癌

高危人群:

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者在BRCA1和BRCA2基因上有遺傳變異。

篩查風險:

由假陽性結果導致的不必要後續檢查和手術;

對本來不會引起癥狀的腫瘤進行不必要的治療,導致放療和手術的風險。

篩查建議:

50歲至74歲的女性,推薦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線檢測或乳房核磁共振成像;

對於40歲至49歲的女性,何時開始此類檢測和檢測頻率需要諮詢醫生確定。

乳房X線照相(圖左為正常乳房,圖右為長著腫瘤的乳房,圖片來源:wikipedia)


肺癌

高危人群:

有重度吸煙史,煙齡指數大於30(平均每天吸一包煙,持續一年,記為1個煙齡指數);

仍為煙民或者戒煙不足15年;

年齡在55歲至80歲之間。

篩查風險:

由假陽性結果導致的不必要後續檢查和手術;

對本來不會引起癥狀的腫瘤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反覆的低劑量CT檢查所產生的輻射可能導致原本健康的人患上癌症。

篩查建議:

僅推薦給長期吸煙的高危成年人群


宮頸癌

非高危,但增加風險的因素:

吸煙

有HIV或者其他降低免疫能力的身體狀況

長時間使用避孕藥(五年以上)

多次生產(3次或以上)

有多個性伴侶

篩查建議:

對於21歲至29歲的女性,推薦每3年進行一次宮頸塗片檢查。

對於30歲至65歲之間的女性,推薦每3年進行一次宮頸塗片檢查,或者每5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或者每5年進行一次二者的聯合檢測,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對於6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你在近幾年的檢查結果正常,或者在子宮切除術中將宮頸切除,你可能不需要檢查。詳情請諮詢醫生。

參考資料:

1.Cancer Screening,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screening

2.Lung Cancer,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cancer/lung/basic_info/screening.htm

3.Oral Cavity, Pharyngeal, and Laryngeal Cancer Screening (PDQ)–Patient Version,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oral-screening-pdq

4.Colorectal Cancer, CDC, https://www.cdc.gov/cancer/colorectal/basic_info/screening/

5.What Is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CDC, https://www.cdc.gov/cancer/breast/basic_info/screening.htm

6.Knowledge Is Power: Cervical Cancer, CDC, https://www.cdc.gov/cancer/cervical/basic_info/screening.htm

7.韓啟德:癌症篩檢和控制疾病危險因素能減少疾病嗎?

去知識分子網站看一看這些文章:

《阿拉木圖宣言》簽署40周年,他們在北大靜園開了一個保健史國際會議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4416.html

美國國家科學理事會發表了一份關於安全和科學的聲明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4415.html

心臟病用藥大更新:中英聯手出台抗心律失常藥物現代分類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4424.html

IBM宣布以340億美元收購Linux巨頭Red Hat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4417.html

饒毅:對比達爾文和孟德爾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4422.html

生還是不生——中國低生育率的鍋誰來背?

http://www.zhishifenzi.com/depth/depth/4397.html

霍普金斯大學正式響應NIH政策,嚴查滲透的外國部分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4423.html

(長按複製上方鏈接,瀏覽器打開)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明星」動物光鮮背後:被忽視的危險困境
線上聊得嗨,線下沒話講,這是咋回事?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