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舍涪江
文/莫測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我的家鄉是個小鎮,上面有鄉區縣市。井底之蛙的我,一直有個夢想,想去看看那市像什麼模樣。
我心中的市就是遂寧市。
七十年代初,我探家在遂寧轉車時,有意在那兒多停留了一個多小時,目的就是想好好看看遂寧市。當時,遂寧剛漲了一場大水,洪水漫過涪江,弄得遍街都是污水、泥濘、垃圾,很不雅觀。因為涪江比遂寧城區高,再加上堤壩低矮不牢,一遇洪水,城市十之八九遭殃。
眾所周知,有水就有城,世界上所有大城市,無一不是臨水而建,因水而興。但水都是為人所用,造福人類,而非殃及無辜。「這水不治,遂寧堪憂呀!」小民當時無不感嘆。
其實,關於水患,從古到今,都擺進了當政者的議事日程,都倡導疏洪引水,利國利民。歷史上的大禹、李冰父子,就是治水的典範。那麼,大禹、孝冰父子何時去到涪江呢?這應該是遂寧人民的一個大大的心愿。
早在遠古時期,四川境內有大小不等上百個國家,後來通過殘酷的戰爭,大魚吃小魚,強者欺弱者,多數國家先後被吞併滅亡,僅剩下了以成都為中心的蜀國,以重慶為中心的巴國和在窄縫中生存的郪國。漢高祖六國,秦並巴蜀,郪國卻屹立不倒,並且繼續存活了一百多年。郪國何以存活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賴以生存的母親河――郪江(涪江上游)。所以,在遂寧、蓬溪、三台沿線的人民心目之中,郪江就是大動脈,就是生命線,就是流淌於他們身體中的血液。於是,治理和保護母親河,就成了歷屆政府的頭等大事,成了沿江人民的應盡之責。
一代又一代的遂寧人,不遺餘力地「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強流域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提升環境監管能力」,終於使涪江日新月異,舊貌變了新顏。前不久回老家時,我發現流經射洪縣、大英縣、蓬溪縣、船山區的涪江支流,都截住了污源,清理了淤泥,拓寬了河床,加固了河堤。兩岸植被厚實,綠蔭如蓋。不僅防止了洪水災害,還保證了下游的水質安全。如今的涪江水,平靜如鏡,乖巧聽話,早已成為兩岸蒼生的心之源、愛之泉。有兩條江在重慶朝天門交匯,一條長江,一條嘉陵江。交匯之處涇渭分明,長江的水昏濁橘黃,嘉陵江的水清澈明亮。嘉陵江的水為什麼清澈明亮呢?涪江、渠江在合川與嘉陵江匯合,涪、渠兩江為嘉陵江的上游。所以,嘉陵江能夠有好水質,與它上遊人民的治理保護是分不開的。
幾年前,我有好幾位同學都先後去遂寧購房安居了,我當初有些困惑。可是,當我沿著涪江兩岸走了一圈,看到那碧波蕩漾、魚翔淺底的涪江之後,就釋然了。
如果說遂寧城是位風姿綽約的美少女的話,穿城而過的涪江,就是墜於她香脖的綠寶石。江河湖,在大地上比比皆是,而遂寧的涪江似乎更具特色。遂寧人民是優秀而偉大的雕刻家,他們在這顆綠寶石上描繪出了更加絢麗多姿的圖畫。
遂寧把涪江一分為二。一邊做航道,一邊專門為市民提供飲用水。它不但保證了河道的暢通,而且保證了飲水的安全。這不僅是一大創舉,還是這幅畫卷中的點睛之筆。
清晨,漫步江畔的五彩繽紛路,一定能看到五彩繽紛的景象:穿比基尼的泳者,像浪里蛟,披波斬浪,勇往直前;著長衫短袖的老翁,劍來棍往,舞起一江朝霞;俊男靚女們互相追逐,健步如飛,踏響著時代節拍;大嬸大媽們吸著經過江風過濾的空氣,聞雞起舞,步步生風,把新生活跳得有滋有味。他們春風拂面,喜氣洋洋,共同繪成了一幅幅飄逸流動的畫卷。兩岸的白玉蘭、紫葉李、美人蕉、三角梅,春夏秋冬,各露風華,爭奇鬥豔。裝點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涪江,從此有了色彩,有了靈氣,有了生機。漫步其間,猶如走進了畫廊,醉入了大自然。都說增江是全國最具特色的河流,我看水天一色的涪江完全可以與之媲美。
《西洲曲》中說:「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言明荷生於塘。《洪湖水浪打浪》唱的是:「遍地野鴨和菱藕」。而荷植於江中,恐怕就只有遂寧的涪江了。每到夏天,涪江兩岸荷葉亭亭玉立,荷花滿江紅遍,它們既有荷塘的雅趣,又有洪湖的壯觀,開得遂寧栩栩生輝,開得涪江流光溢彩,開得兩岸人民心花怒放。
濕地公園,關鍵在「濕」。觀音湖、太湖和螺湖等濕地公園倚江而建,就保證了它的水份與濕度。一年四季,裡面薄水田田,芳草依依,白鶴悠悠,彩蝶蹁蹁。蘆葦盪,有野鴨談情說愛;綠蔭間,有鳥兒嬉戲歡歌;淺池邊,有龍蝦爭強好勝;棧道上,有情侶互吐衷腸。人與自然,在這裡渾然一體;和諧社會,在這裡充分體現。
如果說看了遂寧的西南第一禪林廣德寺、陳子昂讀書台、寶梵仙畫和中國第五大發明卓筒井,就會產生歷史的滄桑、厚重感的話,那麼你縱覽了遼闊紓緩、恬靜溫柔的涪江之後,一定會心胸豁然、神清氣爽、不舍離去的。
(圖片來自於網路)
【作者簡介】莫測,重慶作家協會、散文學會、公安作家協會會員,重慶紀實文學理事。曾從事過文化教學、新聞宣傳、報刊編輯等工作。偏愛文字,先後賞識過小說、散文等多體裁寫作,數年筆耕不輟,偶有小文見諸報端刊尾。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