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低調」的朝代,連史書上都查不著,但皇帝名卻如雷貫耳

中國最「低調」的朝代,連史書上都查不著,但皇帝名卻如雷貫耳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約莫200個朝代,他們有的英明,有的昏庸,有的開疆拓土,有的喪權辱國,有的直到今天還讓人朝拜,有的則讓人罵了幾千年。

公元937年,雲南白族為主體的大理國,擊敗了南詔統一了雲南。當時的大理國主要包括今天的雲貴地區和四川西南地區,以及越南、緬甸和寮國的部分地區,疆域在當時來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當時大理國建國時,宋朝還沒有建國。而且大理國地處雲南邊陲,也從未興兵北上,所以連史書都懶的寫它。 但說起大理國的皇帝呢,你一定聽過,他就是金庸先生筆下《天龍八部》里的段氏父子「段正淳、段譽和段智興」。

段正淳根據族譜記載,是大理國的第15代皇帝,本來皇帝當的好好的,卻突然出了家,至今都沒留下原因。據當地老人講,是因為 權臣在朝中勢力太大,段正淳心灰意冷之下,傳位給了兒子。

段譽上台後呢,勵精圖治,先後開始了一系列改革,也算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吧。跟電視劇里不同的是,段譽在位近40年期間,兢兢業業,不僅毫無緋聞,還把大理國治理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而且段譽眼光長遠,他深知與大宋搞好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向大宋稱臣、納貢。

可是段譽還是沒有一舉解決從他父親在位時就在的權臣問題,結果段譽也煩了也退隱了,皇位傳給了段智興,也就是《天龍八部》里的一燈大師,這下可好,段智興是佛教徒,上任後朝綱政令一概沒管,就先管著修寺廟。短短几年內,修了60多座寺廟,大理的國力都讓他修光了,最終走上了內戰被滅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心地 的精彩文章:

這個將軍在天津有三千餘套房子,每天要花10個小時收房租
孔子隨口說了兩句「髒話」,沒想竟流傳千古,成為老師的口頭禪

TAG:娛樂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