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把蘇軾拍成說rap的吃貨,B站新出的紀錄片被罵了!

把蘇軾拍成說rap的吃貨,B站新出的紀錄片被罵了!

豆子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歷史那些事》

《歷史那些事》是一部「實驗性」的歷史文化紀錄片,用傳統紀錄片配合創意中插的形式發掘歷代史料中有趣的故事。

節目用正經中帶些戲謔的文案,以主人公的身上特質為切入點,講述他的一生或當時一段時期的歷史。

讓嚴肅的歷史更容易被大眾所理解,讓節目更易被年輕人接受。

--- 在下東坡 一個吃貨 ---

第一集蘇東坡就開啟了自己為吃而奔波的樂天一生。

其實要用現在的話說,蘇軾可是出生在書香門第世家的,「唐宋八大家」光他家就佔了三。

但節目組早就給自己立下了要「新潮」「另類」的flag。

從蘇東坡的《老饕賦》入手,「我們將走進這個老饕歡喜悲傷而不尋常的一生」。

用「老饕」這兩個字就概括了蘇軾不同尋常的一生。

先別急著質疑節目組是認真的嗎。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覺得蘇軾是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不可無一,難能有二」。

若那時候有「吃貨」這個詞,先生一定會在最後加上一句「是自笑平生為口忙的吃貨」!

蘇軾經歷了政壇上的起起落落落落,十幾年的貶謫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題。

他是這麼概括自己生平的「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雖然他胸中又很多苦悶和不甘,但是蘇軾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並解鎖了自己的新天賦,那就是:

沒錯,被貶到黃州東坡居士便開始了他」為吃創作」的一生!

甚至他的吃都被寫進了詩文留下了菜譜!

料理生鮮的《煮魚法》,調製菜羹的《東坡羹頌》。最有名的就是記載了東坡肉做法的《豬肉頌》,將宋朝被人嫌棄的豬肉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講真,這才是真吃貨!不僅自己吃還能饞哭更多人~

不過現代的東坡肉與蘇軾所做的料理方法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到底有多大的變化呢?

節目組通過中插的歷史小劇場「吃霸王餐的蘇軾」解釋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豆子覺得還是改良後的東坡肉看起來更好吃~

剛被赦免回京,又因得罪保守派被流放到了到了廣東惠州。

在廣東喜歡甜食的蘇軾就算犯了痔瘡也是日啖荔枝三百不夠。

此時的他處於人生的最低谷,但「吃」讓他能與窮、病、俱三座大山頑強抵抗,支撐自己堅強的活下去。

他將市場上賤賣的羊蠍子,注入了燒烤的靈魂。

來到惠州的三年後,一紙詔書又把他貶到了海南儋州,但海南在當時的生存條件很惡劣。

但是蘇軾對吃的探索還在繼續,他發現了海南真正的美食——生蚝,驚嘆「食之甚美,未始有也」,甚至還在信中告訴兒子,千萬要保守海南生蚝的秘密。

這也許不是我們熟悉的蘇東坡,卻是大家都願意親近的蘇東坡。

豆子很傾佩他那種隨遇而安,行至人生低谷不怨天尤人而總能自得其樂的人格魅力。

這也是《歷史那些事》創作者的初心,讓歷史中的人物活起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為了更能被年輕觀眾接受,片中能看到脫口秀、日和短劇、電影短片甚至是原創MV。

結尾曹石唱的Rap《在下東坡,一個吃貨》就廣受好評。

歌詞也大量運用了蘇軾的詞——「被趕出朝堂,我就去廚房,每個人都一樣平生只為口忙」,「已年近六旬千里迢迢沒有掉頭,只因在嶺南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夠」,「雪沫浮午盞,蒿筍試春盤,人間如有至味正是清歡」……

會發現動漫梗、大秦梗、UC梗甚至B站文化。

最常見的B站梗——

現代東坡肉與當時的區別,模仿了《孤獨的美食家》。

在製作羊蠍子過程中模仿《日食記》。

更多的還需要大家去發現,彈幕上「哈哈哈哈哈」和「????」之間的切換也表現出了觀眾對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結合的認可。

但大家不必擔心,這絕不是生搬硬套地附會,戲謔或誇張,都是編劇為了更好地同大家分享或殘酷或溫存的歷史那些事。

節目以八個獨立的歷史故事展現,涉及歷史人物、歷史典故、冷兵器等諸多方面。

每集時長在20分鐘到半小時左右,非常符合現代年輕人碎片化的觀劇時間。

該片的導演是金鐵木,執導過紀錄片《復活的軍團》、《圓明園》、《大明宮》。

獲得過金鷹獎、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等多項紀錄片獎項。

除此之外,節目也有《人生一串》製作組的參與。

有他們的加持,後面七集應該會更好!

--- 歷史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

觀眾習慣了各種娛樂綜藝的搞笑,嚴肅正經的歷史題材提起來都覺得無聊。

歷史節目想做好很難,但還是不乏《國家寶藏》、《咱們穿越吧》這樣優秀的作品。

尤其是《國家寶藏》,名副其實的綜藝黑馬,B站的年輕人用滿屏彈幕向這檔「清流綜藝」致敬,豆瓣網友更是慷慨打上了9.0的高分。

《國家寶藏》一開始的定位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與《歷史那些事》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對節目形式的探索。

《國家寶藏》的探索在於,它與以往的鑒寶節目幾乎完全不同,不僅有寶物,還有明星,有故事。

它一開始就不想圈地自萌,走悶聲做節目的老路子,它想抓住年輕人的心。

雖有號召力強勁的明星加持,但在整檔節目里,節目組並沒有讓節目過度娛樂化,淪為明星的話題場。

而是讓明星專註文物本身,發揮演員的本職作用,以有趣的故事表演、生動的場景還原國寶傳說,利用明星的積極影響帶動大眾科普國寶。

文物科普的專業性和文化節目的娛樂性兩者兼顧。

原本略顯枯燥的節目,卻因大氣磅礴的製作、明星演員們極其有趣的「場景重現」和背後的匠人故事俘獲一大批具備高審美標準的年輕人。

此次《歷史那些事》節目組的初心,也是想做一部年輕人覺得有誠意、有樂趣紀錄片。

只不過這次的嘗試,似乎有些不太令人滿意。

不少觀眾評價這部紀錄片形式大於內容,節目里玩得梗也都生硬無趣。

豆子還會繼續觀望兩期。

畢竟有人說——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逗社 的精彩文章:

現在的年輕演員都這麼給勁嗎?這位00後小姑娘下一代影后預定!
求你們買通稿帶節奏強凹好演員人設之前,先看看自己的舞台回放!

TAG:劇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