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楚國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楚國在周文、武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史稱「大啟群蠻」。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楚懷王時期滅越國,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前209年,楚地起義軍將領項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楚懷王」,重新建立楚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派人殺死楚懷王熊心。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兵敗自殺,劉邦建立漢朝。

熱點關注

解讀成語「篳路藍縷」 講述火神之後如何創立強大的楚國

史載,在此後五十年間,熊繹和他的繼任者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篳是荊、竹、樹枝之類;路,同「輅」,就是大車。藍縷,即「襤褸」,破爛的衣服。啟,就是開,意思是說就地取材製成車子,穿著破衣服,去開發荒山野林。這也從側面解釋了「道家」出自楚國的原因。

國名

關於楚國國名的來源,此前有多種說法。但是新發現的「清華簡」中的《楚居》(由楚國史官所寫)給出了另一種解釋。據《楚居》中一段對楚先君鬻熊的記載:鬻熊的妻子妣厲,生子熊麗時難產,剖腹產後妣厲死去,熊麗存活。妣厲死後,巫師用荊條(原文中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為了紀念她,後人就稱自己的國家為「楚」。

關於為何要如此隆重地以國名來紀念一位難產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羅運環表示,按照楚國君世系,妣厲的丈夫以及她用生命換來的這個兒子先後做過楚人的領袖,成為楚國的開國先君,開創楚國八百年基業。

歷史

早期先民

楚族是多元的,在黃河、長江流域遠古先民的長期交往、爭戰與融合中,終於在荊楚地區形成有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來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長的民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與奄人徐人等同屬東國。……熊盈當即鬻熊,盈鬻一聲之轉。熊盈族為周人所壓迫,始南下至江,為江所阻,復西上至鄂。早在20世紀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就認為「楚本蠻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蠻荊,……淮徐荊舒每連言,必系同族,且為殷之同盟。後來在《殷周青銅器銘文考釋》、《金文叢考》等書中,又明確認定楚人即「熊盈族」。胡厚宣在《楚民族源於東方考》一文中進一步提出「楚之始祖為祝融」。此外,許多學者認為楚人屬於苗蠻族。周谷城在其《中國通史》指出,楚人之自稱「蠻夷」。

楚人出自黃帝(或以黃帝為先祖的部落集團),這在中國古代重要文獻中都有明確的記載。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楚族出自黃帝或顓頊之後,是指族源而言,楚族之直系祖先則應是季連。楚先民對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現在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電、風雨等的崇拜。戰國楚帛書提到的雹戲,就是對雷電化生萬物的偉大自然力量的崇拜,「帝俊生日月」,就是對日、月的崇拜,火正之為祝融,就是對火,從而對火神、對太陽的崇拜。當先民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對各種自然現象,加以概括和歸納,於是萌發出天地的觀念。戰國楚帛書說的「奠三天,辨四極」,說明祝融時代,楚之先祖也有天地觀念了,並予以祭祀。楚之先民祭天祀地,長盛不衰,故《漢書·地理志》稱「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楚人之如此「重淫祀」,楚地之如此多神話,恰是楚之先祖創造和發展了豐富多彩的原始文化的結果。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荊楚長歌——九連墩楚墓出土文物展」

楚先民以鳳為圖騰。在楚先民的眼裡,鳳是一種神鳥。《春秋演孔圖》:「鳳,火之精也,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群鳥征之。」此鳳,是火之精,實際是火正的神靈。屈原《遠遊》:「祝融戒而蹕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白虎通·五行》:「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鸞鳥、鸞,亦即鳳,可見楚先民視祝融與鳳為一體,是圖騰崇拜的反映。童書業說:「楚之先祖為祝融,近人多以為即兜,亦即丹朱,本為日神,即『日中之鳥』,『兜』與『丹朱』亦鳥名,則楚人似本亦鳥為圖騰之族。」由於楚人把鳳視為祝融的化身,故鳳的本領神通廣大,賦予人以極大的精神力量。楚地出土的文物,鳳的圖象亦特別多,如江陵雨台山出土的虎座鳥架鼓、虎座立鳳、江陵馬山出土的鳳龍虎紋綉、安徽壽縣出土的鳳龍青銅塑像等。

初建南方

主詞條:包茅之貢

鬻熊是羋姓季連部落酋長,在商衰周興時,審時度勢,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參加了滅商的鬥爭,受到周王室的重視,給予「子」的封號,臣屬於周。《史記·周本紀》記載:「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史記·楚世家》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鬻熊是楚國的最早締造者。楚人後來感念其功,把他與祝融一樣,作為祖先祭祀。

鬻熊死後,其後熊麗、熊狂仍處於周文、武王時期。到熊繹時,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姓,居丹陽」。熊繹與魯、衛、晉、齊等姬姓國或姻親國一樣,「俱事成王」。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攝政,「管、蔡啟商,間王室」,西周並把奴隸制推向極盛階段。周王室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再一次對鬻熊之後熊繹封於楚蠻之地,並有明確的姓和都城。所以有學者以為,此時才有「楚」這個正式的國號兼族名。從鬻熊至熊繹歷代居丹陽後,丹陽就成為楚人立國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楚人在立國之初鄀國盜牛一事,相互佐證了羋楚建國之初的貧弱狀況。在這之後,熊繹帶領國人開始了「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楚人初居丹陽,只是彈丸之地,其後,即以此為立足點,向南推進,發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熊繹

楚人立國後,與中原諸侯一樣,必須按時述職進貢。熊繹攜帶桃弧棘矢等地方特產,涉渡漢水、丹江,翻越秦嶺,風塵僕僕,以事天子。楚人除貢桃弧棘矢外,還貢苞茅。在岐陽會盟上,熊繹管理置茅縮酒,並與鮮卑酋長一起「守燎」,是無資格參加諸侯盟會的。這一方面說明熊繹地位之低下,另一方面也說明楚國不僅有進貢苞茅的義務,其國君還須親自主管縮酒儀式和「守燎」祭天。

勃興之勢

主詞條:昭王南征

周共王時,楚國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篳路藍縷」,辛勤開發,國家已呈勃興之勢。所以到周昭王時期(約前1000年),周、楚關係開始緊張起來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擊楚國。周昭王十六年(約前985年),周昭王伐楚,領軍渡過漢水,深入荊楚一帶。

周昭王十九年(約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這次渡漢水時,陰風驟起,氣候惡劣,將士驚恐,軍隊大部喪失。這次失敗歸咎於天時不利,實際上周王朝軍隊當遭到楚軍強有力的伏擊。約周昭王二十四年(約前977年),周昭王全軍復沒,周人諱言此事,模糊地說「南巡不返」。就是楚人起而抗周,設計獻膠粘接的船隻,船駛至中流,膠液融化,船隻解體,周昭王及其部眾,溺水而死。這就是所謂的「昭王南征而不復」。此後,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國則日益發展強大,逐步走上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的道路。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南征落水的周昭王

周穆王西征時,東土的徐偃王聯合徐奄諸部乘機發動叛亂,舉兵伐周。周穆王聞訊後急忙回軍東向,並不得不向楚國求援。楚國大舉出兵,與周王朝一起攻打徐偃諸部,徐偃王敗亡。熊繹下傳四代至熊渠時,楚國已鞏固了自己的根據地,開始向周圍地區開拓。周夷王時,各諸侯開始輕慢周天子,而楚君熊渠在江漢一帶的民心和威望很高,遂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並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周厲王時,強化國家機器,壟斷國家資源,對周邊「荒服」地區,不斷攻伐,荊楚亦不例外。熊渠為了保存實力,避免與周王朝正面衝突,於是自動去其王位,取消對兒子的分封,繼續臣服於周。熊渠的這一方針,對後來楚國國君影響很大,奠定了後來楚國立足於江漢、爭霸中原的戰略基礎。熊渠自稱「蠻夷」,「不與中國之號謚」,成為楚人一大精神支柱。楚人長期以來師夏師夷、以夏變夷,創造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荊楚文明,與這一戰略思想是分不開的。熊渠不愧是楚國歷史上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周桓王時,熊通不滿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過漢陽諸姬向周天子討要更高級的爵位。遭拒後在前704年自稱為王(後謚武)。

爭霸中原

主詞條:城濮之戰、邲之戰、弭兵會盟

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於郢,此後為擴充領域,楚國與其他諸侯國經常發生戰事。楚成王時,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楚大敗,晉師「三日館穀」,向周天子獻楚捷「駟介百乘、徒兵千」,但是此戰並未損耗楚國實力,楚中軍全身而退,楚國仍然不斷向中原小國擴張勢力,陳、蔡、許、鄭並未一面倒向晉國,比如陳國仍然一直向楚國進貢,此戰後過了幾年,楚穆王又開始北上擴張勢力。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楚穆王卒,子熊旅立,是為楚莊王。庄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三年後改革朝政,攻滅庸國,開始爭霸戰爭。楚莊王八年(前606年)春,楚莊王親領大軍北上,以「勤王」名義攻打陸渾之戎(散居黃河南、熊耳山北之陰地,又稱陰地戎),至於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邊境陳兵示威,「觀兵於周疆」。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在接見王孫滿時,問九鼎之大小、輕重。九鼎是天子權力的標誌。楚莊王問九鼎,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王孫滿見楚國國勢熾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莊王一方面以「楚國折釣之喙,足以為九鼎」表示蔑視;另一方面也意識到取代周王室條件還不成熟,便退兵了。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圍鄭國,迫鄭降,晉國派兵救鄭,兩軍於邲會戰,晉大敗,晉國中軍、下軍幾乎全軍覆沒,左傳中描寫當時晉軍渡河逃跑的慘狀:「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此戰後,楚莊王欲將晉軍的屍體堆積在黃河邊,築成「京觀」,被大臣勸止,成為成語「止戈為武」的由來。此後,陳、蔡、許、鄭俱從楚。楚莊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圍宋,宋告急於晉,晉不能救,宋遂與楚言和,尊楚。這時中原各國除晉、齊、魯之外,盡尊楚莊王為霸主,確立了楚莊王在春秋五霸的歷史地位。史載,透過戰事,楚國先後吞併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國。邲之戰後,楚莊王稱霸中原,但是晉國國勢猶不可忽視,楚、晉、齊、秦這東南西北四大國圍繞中原小國進貢的爭霸戰爭,暫時讓楚國獲得優勢。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楚莊王

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戰,楚國被晉國擊敗,但楚國中軍未損,此戰只是暫時阻擋了楚國北上的勢頭。楚康王三年(前557年)晉國在湛阪之戰再次擊敗楚國,攻到楚國方城之外(今河南方城至泌陽間),但這次戰役在左傳中只有一句話,在《史記·楚世家中》也無記載,估計是晉國軍隊與楚國邊防軍隊之間的小規模衝突。

此後,晉國內亂,國力衰退,也無力再與楚國爭霸中原,轉而支持吳國對抗楚國。中原諸小國,苦於連年戰爭,期盼和平,於是宋國的向戎多方奔走,約合晉楚兩國,並會同各諸侯國召開了盛大的弭兵之會,"弭兵"是停止戰爭的意思。楚康王十四年(前546年),弭兵之會在宋國舉行。晉、楚、齊、秦、宋、魯、鄭、衛、陳、許、曹、邾、滕、蔡等14國參加了會議。會議決定:晉國和楚國共為盟主,各國共訂盟約,不再打仗;除齊、秦外,各國都要向晉楚兩國同樣朝貢。弭兵之會的結果是晉楚兩國平分中原霸權。

受挫於吳

主詞條:柏舉之戰、吳楚之戰

楚康王十五年(前545年)冬,楚康王、令尹子木(屈建)卒。楚康王子熊麇繼位,是為郟敖。康王弟王子圍為令尹。郟敖幼弱,軍政大權實為王子圍所掌握。王子圍是一位野心勃勃、覬覦王權的人,楚靈王元年(前540年),王子圍篡位自立,是為楚靈王。楚靈王是一位立志興霸、奪取天下的雄心勃勃的君主。為了改變被動局面,幾度大規模地對吳國用兵,結果還是無功而罷。楚靈王連年窮兵黷武、對外擴張不止,這次又遠離都城對吳用兵,時值寒冬,雨雪連綿,軍民不穩。原來被楚靈王打擊或剝奪的大姓貴族及其他反對力量,乘機叛亂,奪取政權。

楚平王即位後,一反楚靈王之所為,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楚平王「息民五年」後,政局日趨穩定,國勢亦漸恢復,即可向外圖謀進取時,卻因貪戀女色,重用佞臣,從而把楚國引向歧途。楚平王一反常態,忠奸不分,聽信佞臣費無極,殺忠臣伍奢、伍尚,迫使足智多謀、頗有才幹的伍子胥出逃,對屬國問題又未妥善處理,這對後來與吳的爭奪都是不利的。楚平王十年(前519年)秋,吳王僚見形勢對吳有利,遂出兵伐楚,攻打州來。楚令尹子瑕率楚、頓、胡、沈、蔡、陳、許等七國軍隊馳援,吳軍在鍾離(今安徽鳳陽東)抵禦。楚令尹子瑕卒于軍中,軍無鬥志。吳王僚與楚等國軍隊戰於雞父,楚軍大敗。楚平王卒,子熊軫立,是為楚昭王。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吳王闔閭派伍子胥、孫武率軍攻打楚國,在柏舉之戰中楚軍大敗,吳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楚幾乎覆亡。這時越王勾踐趁機攻打吳國,秦國也出兵幫助楚國,在這樣形勢下,楚將子西率領楚軍回擊吳軍,接連取得勝利,光復了楚國。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淅川楚墓出土的雲紋銅禁(河南博物院)

楚惠王即位後,各國形勢繼續出現新的變化。吳王夫差擊敗越王勾踐後,輕視越、楚,全力北上爭霸。為伐齊、晉,於楚惠王三年(前486年),吳王夫差組織民力,築城於邗(今江蘇揚州市境),鑿邗江(邗溝),南引江水,北過高郵西,折東北入射陽湖,至今淮安北入淮,以通漕運,然後揮師北上,在兩次打敗齊國、並迫使伍子胥自殺後,楚惠王七年(前482年)大會諸侯於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與晉定公爭先歃血(爭做盟主)。不料越王勾踐經整頓休息後,國力已漸恢復,趁夫差北上、國內空虛之機,出兵襲吳,攻破吳都姑蘇。夫差聞訊,倉皇回軍,但已無能為力,只得以厚禮請和,越王勾踐自度一時不能滅吳,就允其和。從此,吳讓位於越,已無力再與楚爭戰,楚國長期受累於東吳的局面,即告結束。

變革興邦

主詞條:吳起改革

戰國初期,楚惠王繼續執行安邦定國、伺機發展的方針,在對外爭奪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楚惠王十六年(前473年),越滅吳後,勾踐稱霸諸侯,勢盛一時。勾踐為了緩解與楚國的關係,主動以淮上地與楚,此則有利於楚國的進一步東向。其後,楚通好於秦。兩年後,即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又滅掉了杞國,自此,楚東拓疆土至泗水之上,盡有江淮以北之地。楚惠王五十七年(前432年),楚惠王卒,但國威不減,第二年,即楚簡王元年(前431年),楚又滅掉了莒國(今山東莒縣)。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繼承楚昭王事業,利用春秋末戰國初各國內部變動、無力外顧和越國衰敗之機,與秦和好,積極向東開拓,使楚國重又復強,以大國強國的地位步入戰國的行列,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楚惠王不失為春秋戰國之際的楚國又一有作為的國君,他和楚昭王一樣,為楚國的復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楚悼王元年(前401年),楚悼王立。其時,由於各國競相改革成功,重又開始激烈的爭奪。這時的爭奪與春秋時期的爭奪已明顯不同,過去是爭奪與國,旨在立威定霸;現在則是爭城略地,吞併他國,具有新的封建兼并戰爭性質。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魏武侯主動幫助齊田和謀求諸侯,齊與三晉結怨暫時得到消解。此後,魏、秦爭奪進一步激烈,趙徙都邯鄲,韓則全力攻打宋、鄭,嚴重地威脅著楚國。國外形勢嚴峻,國內社會矛盾尖銳,迫使楚悼王不得不尋找出路,以擺脫困境。正在此危殆之際,在魏國協助李悝改革、抗秦有功的吳起來到了楚國。由於吳起在魏國政績卓著,軍功赫赫,所以一到楚國,就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先任為宛(今河南南陽市)守,防禦韓、魏。一年以後,晉陞為今尹,主持變法。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吳起

吳起變法是在楚悼王的直接支持下進行的,而楚悼王是在其父楚聲王被「盜」殺後,由楚國「國人」所立,故其政權已具有新興的封建性質。吳起來自魏國,其變法措施也如同魏國李悝變法,因而吳起變法,實際上是在新興政權主持下的一次具有封建性質的改革。正因此,所以變法雷厲風行,立竿見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正當變法順利進行、楚國又朝氣蓬地地活躍在國際舞台上時,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不幸病逝。早就對吳起變法懷有刻骨仇恨、蓄謀殺害吳起的舊貴族勢力,乘機作亂,圍攻吳起。吳起機智地伏在楚悼王屍體上,舊貴族用亂箭射殺吳起,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遺體。隨著楚悼王與吳起的死去,楚國歷史上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也就夭折了。

重拾霸業

楚悼王卒後,由其子臧立,是為楚肅王(前380—370年)。楚肅王在位十一年,因為吳起變法失敗,七十餘家宗親權貴遭到誅戮,楚國一時空虛,政局顯然也動蕩不安。楚肅王為了穩定統治,對外妥協退讓,未主動出擊。

楚宣王為擴展地域,亦乘秦、魏激戰之機,沿漢水西上,褒漢之地旋即為楚所有。巴、蜀真空,楚國勢力遂伸入到巴蜀地區。楚宣王十六年(前354年),魏攻趙,進圍邯鄲,形勢嚴重,趙向齊、楚同時求救。對此,楚國君臣專門作了討論,商議對策。楚宣王採納了景舍的意見,派景舍起兵救趙。楚國既奪取了魏國的土地,又救趙助齊,與趙、齊結好,魏國則不敢得罪楚國,在關鍵時刻,同意景捨出面為齊、魏調解。在魏、齊、趙爭戰中,楚國舉足輕重,獲利最多,堪稱「強國」。可見楚國當時君臣團結,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為中原各國所畏懼。楚宣王、昭奚恤、景舍等對當時楚國的恢復與強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顯然,這是楚國自吳起變法失敗後,楚肅、宣王堅持奉行休兵自重的策略所取得的。

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楚宣王卒,子楚威王立。楚國吳起變法及其後,注意向南發展,北境爭奪又日趨激烈,越國於前379年(楚肅王二年,越王翳三十三年),又將都城遷回吳。前342年,越王無疆即位後,國勢一時熾盛,興師伐齊攻楚,「與中國爭強」。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齊、魏「會徐州相王」後,齊、楚矛盾表面化,越乘機舉兵攻齊。齊國為了把禍水潑向楚國,便派人前往越國遊說,於是在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徐州之戰的同時,又發生了越、楚之戰。在楚國有力的打擊下,越國已亡,吳越之地盡為楚國所佔有。楚威王一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楚軍攻陷巴國國都江州(重慶渝中區)及其北的陪都墊江(重慶合川區),並進入雲南和四川西南部。故《史記·秦本紀》曰:「楚南有巴渝,過江南有黔中、巫郡。」楚宣、威王統治四十年,勵精圖治,對外利用矛盾,伺機出擊,使楚國在戰國中前期成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國。

最終涅槃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楚懷王在即位後,開始重用屈原等大臣,針對主要弊政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卻引來楚國貴族一致性的反對。日久,難以抵擋反對聲浪的楚懷王遂意興闌珊,變法終告失敗。秦國東進,韓、魏屈服,秦、齊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雄踞南方的楚國,西鄰秦東接齊,地位極其重要,是制約齊、秦爭雄的關鍵力量。商於之地六百里,當在今丹水流域一帶,是秦、楚相接地段,武關在其中,物產富饒,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秦國準備對齊國發起進攻,但這時正值楚結齊,齊、楚「方歡」、「交善」[20],秦惠文王很憂慮,與張儀商量對策。張儀自告奮勇,前往楚國遊說,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為條件,要楚懷王「閉關絕齊」[20],待楚、齊絕交後,張儀只承認獻地六里。楚懷王見受到欺詐,惱怒至極,舉兵伐秦,結果慘敗,這就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張儀「詐楚」事件。

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楚、秦間的大戰全面展開,秦大勝,斬首八萬。又攻楚之漢中,取地六百里,仿楚制,亦設置漢中郡。楚懷王十八年(前311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國無力還擊。[21]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客死咸陽,楚國國勢迅速衰弱。

戰國七雄之一——楚國

春申君黃歇

楚頃襄王時代,秦國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於公元前287年攻入楚都郢城,燒毀夷陵,屈原聞訊投河自盡。楚頃襄王遷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聚集了東境的十多萬兵力,成功收復之前被攻陷的十五座城池,以此來抵禦秦國。

前263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復興。但前241年,春申君組織東方國家最後一次合縱,但被秦軍所敗,楚考烈王怕秦國報復,再次遷都至更東面的壽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

秦王政親政後,知楚將項燕擅戰,先遣李信為將,領二十萬兵馬,欲滅楚,敗,被入兩壁,殺七都尉。再遣老將王翦,統秦師六十萬,相持一年,前223年,大敗楚軍,俘虜楚君負。項燕扶持的熊啟也很快被俘殺,楚國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