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上海時裝周改變著城市的視覺形象

上海時裝周改變著城市的視覺形象

撰文:Echo 顧晨曦

時尚博主、Echoenjoys

主理人、翻譯家

時光倒推到73年前的上海,按照滬上才女張愛玲在散文《更衣記》里的記錄,我們能得到這樣的線索:雖然沒有今日這般便捷的通訊與交通網路,但是遠在巴黎的服裝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 、Lucien Lelong的設計還是能在三五個月內就出現在上海的時髦服裝店內。現在,這些服裝設計師已經成為時尚歷史上的傳奇。

70多年前,衣不驚人死不休的張愛玲曾惋惜滬上的裁縫不是設計師,雖然他們能迅速汲取海外時尚潮流並結合到本地的設計之中,但是缺乏獨立創作能力;70多年後的今天,上海不僅有自己的時裝周還成為國內品牌與獨立設計師們的聚集地,有創意、有紮實的剪裁與面料處理功底的設計師層出不窮,同時從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也日益完備,造福大眾。

作為一個喜歡美好與創意的普通人,我更喜歡的是上海時裝周出現這些年來為上海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社會風氣的改變,比如秀場外的人群的變化,從漠視到圍觀到參與,是社會心態的進化。第一屆上海時裝周出現在2003年,我還記得Jean Paul Gaultier就是帶著他驚世駭俗的新娘禮服出現在上海,喜歡時裝的人都在積極找票看他的秀,在那個年代可謂「剛驚動巴黎,就波及上海」。隨後轉為支持中國原創設計品牌的上海時裝周的舉辦場地經常改變,比如有幾年的秀場搭建在復興公園的大草坪上和上海的許多創意園區內。後來,上海時裝周逐漸成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時裝周的宣傳彩旗不斷出現在高架路上,比如時裝周期間出現越來越多的衍生活動:展覽、派對、講座…… 無論是不是對時裝設計感興趣,只要生活在上海都被上海時裝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

最近這七年,上海時裝周固定在新天地的太平湖之上,每次都將整個湖面封住,搭建出臨時的水上秀場,成為上海城市的時尚標誌。

秀場外最初是看熱鬧的人,後來也許是隨著攝影師的聚集,無論有沒有秀票,人們都樂意盛裝出現在這一帶。早幾年看到時裝周街拍時,我常想是不是人們對時裝的追求出現噴井狀態,但是基礎的審美與時尚教育沒跟上。現在,秀場外看到的更多的或者說更吸引人的是那些看著不太費力的精心裝扮,或者即便有點用力過猛卻很有趣的裝扮。也許是人們越來越敢穿敢於表達自我,也許是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整個社會氛圍越來越有包容性,也許是網路帶來的快速的審美與時尚教育普及,時裝周期間的太平湖內外人流都很有趣;而時裝周之外的時間裡,上海的大小馬路上,有特色的衣著穿搭已經很常見了,而且並不是只有年輕人,而是能看到不同年齡層的人在用時裝表達自我——無論是否認同他們的審美,我們都得承認,他們是在一個包容開放的環境里自得其樂地生活著。

時裝這個詞兒之所以區別於服裝,是因為時裝體現的是當時的流行,當時的社會特色。時裝不僅僅是服裝,更是經濟、文化乃至社會熱點的體現。這些年來,一年兩季的上海時裝周就像一個巨大推手,不僅促進時裝產業的發展,也在影響著普通的人的生活。過往我們提到上海,大都離不開外灘那些各具特色的建築物,而今日的上海的視覺形象里,除了高大的建築,更吸引注意力是那些行走在都市鋼筋水泥叢林里的人,他們敢於也善於用服飾表達自我。從某種角度講,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服飾,體現的是對自我的認知,是在成為自己想要做的那個人的路上的努力。我也很慶幸能日日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現在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見到各種裝扮我都來不及用自己的審美去評判,而是想說一句:Brav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時裝周 的精彩文章:

磁器帶你看上海時裝周 首日,「ME,MADE IN CHINA」
由美至善——一場開啟時裝業新氣象的可持續時尚論壇

TAG:上海時裝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