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送別金庸: 江湖不遠, 後會有期

送別金庸: 江湖不遠, 後會有期

原標題:送別金庸: 江湖不遠, 後會有期


金庸走了,帶走了無數人的江湖夢。在金秋十月的最後幾天,秋風裹挾著悲傷,捲走了一代人的青春,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作為軍迷,對兵器的熱愛,最早其實是從刀槍劍棍開始的。在孩提時代,武俠劇中的冷兵器總是能讓男孩子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還記得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寫完作業之後就和小夥伴拿著玉米秸稈揮過來舞過去決戰玉米地,假裝自己手中拿的就是倚天劍、屠龍刀、打狗棒,家長不喊吃飯不回去。周末人多的時候,還能湊齊一班《倚天屠龍記》的人馬演戲,每個男孩子都想演張無忌,因為那樣就可以和最好看的女孩子一起搭夥演戲,長得好看的女孩子一般演的是趙敏,這樣的「天賜良機」,沒有男孩子會拒絕。無數個陽光燦爛的周末就在這樣的「刀光劍影」中度過了。



上中學之後,對冷兵器的嚮往慢慢轉變為了對熱兵器的熱愛,而小時候沉迷的武俠世界,也慢慢被現實世界的軍政風雲所取代。在現實世界的國際博弈中,「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山中老人霍山」這些金庸小說中的片段都能找到現實版本,有些精彩程度甚至超過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


慢慢地,我開始明白,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並非全是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有現實世界的映射。在金庸寫成《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等巨著的年代,現實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風雲變幻,這些作品中自然也顯露了一些金庸的政治抱負以及他對國際社會的觀察。武俠世界無外乎恩怨情仇,而現實世界遠遠比金庸筆下的的武俠世界複雜,只不過,小說可以寫成理想的樣子,但生活不能過成理想的模樣。


金庸相對於吾等平凡之輩,格局要大得多。在一次採訪中,金庸談及人生時只說了八個字「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現在看來,金庸和李詠都踐行了這八個字。離開,對於他們來說,可能不是痛苦的,而是快樂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瀟瀟洒灑過完一生,坦然面對生命的凋謝,然後平靜離去,大抵是作為個體最為理想的存在方式。



經歷了這個滿是黑白記憶的十月,九零後這一代人,已經開始老去了,八零後,已經開始變老。最令人悲傷的是,再過十年,我們所要面對的,可能不只是陪伴我們整個青春時代的歌手、作家、球星的逐漸離開,還有生命中至親的離開。好在,金庸先生已經為我們指點迷津,坦然接受,就是最好的方式。李詠走了,歡樂還在。金庸走了,江湖未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遠,我們後會有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2018全球核大國排行:以色列排名不如印度,印度排名不如巴基斯坦
對於蘇57,普京:博格丹,你摸著良心告訴我這是五代機?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