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比賽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比賽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作者:懶懶(爸媽精讀主筆)

01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朋友圈動態還是群消息裡面,經常看到這樣的信息:「請大家為我的孩子投一票,十分感謝!」、「麻煩幫忙朋友圈第一條點贊,謝謝!」。

孩子的家長每天費勁心思,不停地在朋友圈轉發,甚至群發信息,發紅包提醒朋友去投票。

這類鋪天蓋地網路投票的比賽,拼的不是孩子的水平,而是考驗父母親的人脈關係。

投票的人大都沖著自己認識的那個孩子去投票,並不會看他的作品如何,更不會去看別的孩子作品如何,投完票甚至連孩子參加的是什麼比賽都不知道。

這樣靠刷票來排名的比賽,注重的並不是孩子的選拔與培養,而是抓住了家長的虛榮心與攀比心變相地在為網站做宣傳,吸取流量。

花了錢,動用了關係,家長們為刷票得來的名次而沾沾自喜,但他們並沒有想過,孩子參加比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孩子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名次,實際上他並沒有賽出水平,那麼獲獎,只是家長饋贈給他的一件禮物,並沒有付出努力後被認可的喜悅,這樣對於他的未來,究竟是榮譽,還是傷害呢?

如果不是靠自己的真實能力,如果不是靠自己的拼盡全力,那麼孩子,比賽獲得的獎項真的毫無意義。

02

六歲的兒子學圍棋一年了,這天遞給我一張培訓學校發的比賽通知,「老師說希望同學們都參加,不得獎不要緊,重在參與。」

我說,好啊,可以試一下,反正不得獎也沒關係的。

可兒子說:「我不想去比賽,平時和同學下棋我都是輸得多,明知道不會得獎,為什麼還要比賽?」。

他一再強調「明知道不會得獎,為什麼還要比賽」。很明顯「重在參與」這四個字已經不能打發他了,我不禁回想起鄰居女兒珊的經歷。

九歲的珊從小喜歡畫畫,一天她興沖沖地對媽媽說準備參加市裡的繪畫比賽。

只是,她有些困惑:「老師說要體現祖國強大的主題,這是她幫我改的。」

鄰居看了看女兒手中的畫,可愛的小海豚和媽媽在海上騰空躍起,背景卻是高樓和動車。

「老師一定是希望你得一等獎,」鄰居隨口說道。「你就照這樣畫吧。」

比賽回來後,珊一直悶悶不樂,從那天起,再也沒拿起過畫筆。

後來,鄰居在清理珊的房間發現一張獎狀,中國夢主題繪畫比賽「優秀獎」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

旁邊還有一卷畫紙,一棟棟高樓和穿梭不息的高鐵如刻印版逼真,只是小海豚的眼睛早已沒有了先前的靈動。看到這些,鄰居的心一陣陣刺痛。

珊在大人們的誘導下,帶著功利心去參加比賽,她並沒有遵循自己的意願去畫畫,雖然獲得了優秀獎,卻依然不滿足、不快樂。

因為旁人的急切期盼,讓她對自己有了過高的期望值,一旦沒達到目標,不但失去了信心,甚至不願再繼續畫下去。

鄰居後悔當初沒有和孩子好好溝通,如果能回到比賽前,她沒有給孩子灌輸要拿一等獎的念頭,沒有剝奪她想像的權利,而是對她說:「孩子,比賽的意義並不是獲獎。」那麼畫畫對於珊,仍然是一件快樂的事。

所以,當孩子問「為什麼要比賽?」時,作為家長,你的回答真的很重要。

家長對待比賽的態度,就是孩子對待比賽的態度,甚至會影響他對待生活和未來的態度。

03

西班牙坎塔布里亞曾舉辦過一場世界級的單車比賽,埃斯特班一直穩居第三名,在離終點約300米的時候,單車突然爆胎了,埃斯特班沒有放棄,他把單車扛在肩上,繼續向前衝刺。

這時,另一名車手納瓦羅在後面趕上來了,只要他保持現有的車速,就足以超越埃斯特班,毫無懸念地拿下銅牌。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所有人驚呆了:納瓦羅放慢了速度,一直跟在埃斯特班的後頭,尾隨著他完成了賽事。

當兩人一前一後越過終點線,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東野圭吾在《放學後》曾寫道:

我們這種平凡之人在面對勝負關鍵時,總需要找尋某種倚靠,但,在比賽中乃是孤獨的,無法倚靠任何人,那麼,該倚靠什麼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經努力過的事實。

埃斯特班的單車壞了,但他依然堅持走路完成了比賽,納瓦羅本可以贏得獎項,卻甘願放棄,他們不是冠亞軍,卻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們為比賽而付出的努力,在比賽中所展示的意志力、胸懷與境界,是任何獎項都無法與之媲美的。

04

有這樣一則新聞:

在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當問到「比賽對於你來說有什麼意義時?」,來自澳門的閔婕給出了兩個字:

成長。」我想,這是我聽到過的最美的答案。

閔婕和陳嘉婷是唯一一對女子組合,陳嘉婷負責給機器人編寫程序,閔婕負責組裝機器人,兩個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比賽前有一個小插曲:機器人測試時走到一半突然不動了,她們趕緊檢查,發現是電池沒電,更不幸的是她們忘記帶鋰電池,只帶了乾電池,這樣機器人的速度就會受到影響。

閔婕拉著陳嘉婷的手說:「其實還好,影響不是很大。這算給我們以後提個醒,細節決定成敗。」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每一場比賽都會有不同的狀況發生,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如何與隊友分工協作,這些都是比賽中實實在在收穫的東西。

正如閔婕所說:

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成長才是最快樂的。在這種全國級別的賽場上,棋逢對手、互相學習、開拓眼界和思路,這才是我們參賽真正的收穫。

比賽是檢驗成績的一種標準,有比賽就會有輸贏,贏了比賽固然欣喜,沒得獎也並不代表孩子沒有努力。在孩子參賽的前後,作為家長,傾聽他的體驗與心得尤為重要。

與孩子討論比賽的談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心態如何,是驕傲,還是信心不足,是緊張興奮,還是不以為然。

珊沒得到理想的成績就耿耿於懷,甚至放棄該項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如果鄰居能及時與她溝通,引導她把關注點放在比賽的過程和體驗上,無疑會更有益於她的成長。

05

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參加適當的比賽,但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比賽不是單純用較量來證明自己,而是要在其中體會最真實的歷練,讓孩子們在比賽中獲得比獎章更可貴的品質和能力:

1、主動性

把參賽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自己決定是否參加。如果他想突破自己的水平,就必須為比賽而去積極的準備。

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那麼遇到其他的事情,他也會以同樣的態度面對。

2、競爭意識

「沒有對手就沒有動力,我永遠感謝對手。」世界冠軍劉翔以此來告誡自己。

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舞台,孩子難免會緊張,讓孩子忘記名次的重要性,把關注點轉移到:

第一、把比賽當成學習的機會,通過競爭對手找到自己的差距,客觀地了解自己。

第二、學會用讚賞的眼光,大度的心態去欣賞優秀的選手,借鑒別人的經驗,運用於自身,完善自我。

通過每次參賽有效的調整和訓練,讓孩子逐漸戰勝內心的恐懼,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接受挑戰,把壓力轉化成動力。

3、尊重他人

《旋風少女》里的戚百草深有感觸:師父說過,在比賽中,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算是對對手的尊重。

其實,儘力去比賽,不止是尊重對手,也是尊重自己。很多事情我們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一開始就拒絕參加,或沒有拼盡全力。

當孩子懷著敬意去比賽,不在意結果,盡情享受比賽的過程,他已學會了「尊重」這兩個字。

4、受挫力

比賽成績不理想,發揮出錯,都是難免的,一時的失敗會讓孩子抹出了眼淚,鼓勵他咬牙去堅持比賽,試著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來。這些都是平時在口頭上無法告誡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不斷地被磨礪,如果從小沒經受過挫敗感,以後面對複雜的社會職場時,他的受挫力就會不堪一擊。

06

和孩子講了幾個比賽的故事後,我故意問兒子:你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嗎?

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像小雞啄米似的猛點頭,然後樂呵呵地在報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比賽那天,好幾個學齡前的孩子哭著從賽場跑出來,和媽媽說下場比賽不來了。

看到兒子蹦蹦跳跳的樣子,我試探性地問,是不是贏了?

兒子眨巴著眼睛說,又輸了啦,但是他完全沒有難過的表現,還饒有興緻地說對手是如何地厲害,很期待下一場會遇到怎樣的對手。

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我慶幸自己當初回答他「為什麼要比賽」時,沒有打擊他好奇而敏感的心,也沒有說碰運氣、爭取獲勝之類的話。

人生處處有比賽,每一場比賽都是人生中無數次征途的過站,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代表的都只是當下,不能代表他的未來。

作為家長,我們無法代表孩子參賽,也不能干預他們的比賽,我們需要的只是當孩子的觀眾和引航人,為他們加油,為他們喝彩。

孩子,勇敢地去比賽吧,只要努力付出,並享受比賽,你就是真正的贏家。

在你成長的路上,你的每一次努力,都會是你快樂的源泉,即使沒有獎盃,爸爸媽媽也會以你為傲。

作者簡介:懶懶,富書專欄作者,即使全世界都在奔跑,依然只想懶懶地放慢腳步,欣賞不一樣的風景。本文首發爸媽進化論(ID:bmjhlc),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珍珠奶茶竟會造成腸!梗!阻!千萬不要讓孩子再喝了
父母不走心的陪伴,正在傷害孩子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