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元代文人畫的代表作

漢橋話畫: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元代文人畫的代表作

《鵲華秋色圖》,元代,趙孟頫,紙本水墨,縱28.4厘米,橫90.2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山水畫史上值得珍視的一幅作品,被畫界譽為元代文人畫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題跋

《鵲華秋色圖》所描繪的是當時濟南府附近的鵲山、華不注兩座名山周圍秋天的景色,鵲山位於黃河以北,山體渾圓,形似元寶;華不注山位於黃河以南,山體尖聳。畫面上,趙孟頫將兩座山分置於畫面的一左一右,構圖左右平衡,在一片遼闊的澤地與河水之間,鵲華兩山之間古木成林,水邊的蘆葦迎風飄動,往來的人們安居樂業。這幅畫採取平遠法構圖,畫中洲渚平川,兩山相對,舟楫往還,草屋茅舍,蘆荻紅樹,一派秋色美景,大氣古遠。圖中林木種類不止一種,顏色紅綠相間,枯榮相雜;樹木高低遠近,起伏變化豐富,布置得聚散自然,多而不繁,疏朗有致,既有現實形象依據,又融合自身感受進行了再創造。《鵲華秋色圖》雖說畫的是北方景緻,但畫面的經營構思,用筆用墨卻無不浮動著江南水鄉的情調。

趙孟頫在設色上水墨間用青綠著色,追求簡率雅逸和清幽;風格上「一冼工氣」,「風尚古俊,脫去凡近」,是畫家本人提出的「古意說」之下的一種嘗試性表現。趙孟兆頁在開拓文人畫風格上有所貢獻,但在人物畫上則局限於神佛經史及文人活動圈子,失去了唐宋時反映廣闊社會生活的風采。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綜觀全圖,畫家將諸多景物設置得疏密有致,把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筆法靈巧,畫風飄逸簡潔,有一種寄閑趣於林泉、嚮往自由的情感,體現出畫家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創新能力。後人評價該畫卷既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纖,又有宋人之雄而去其獷。

畫趣拾珍

說起元代的文人畫,趙孟頫(1254—1322年)是作為文人畫的最主要的倡導者之一,他以托古改制之名帶動了中國繪畫史上一場至關重要的革新。他出生於門庭顯赫之家,藝術成就全面而且卓越,元代繪畫幾乎每一個方面都投射著他的影子,而他顯赫卻又充滿爭議的一生更成為藝術史中一個從未平息的話題。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趙孟頫出生時就遇到了宋元交替的亂世,不過他有宋朝皇室的血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11世孫,他的父親趙與蚩也曾經在宋朝身居高位。趙孟頫14歲時便承父蔭補任了真州司戶參軍,可是沒過多久南宋滅亡了,他只好回家讀書閑居。趙孟頫的母親丘氏是個很有眼界的女人,她預見到元朝建立後必然會網羅漢族的才學之士,於是鼓勵兒子進取學問。在這閑居的十年間,趙孟頫尋訪名師,結交文友,才藝俱進,成為了名聞江南的「吳興八俊」之首。

元朝建立初期,由於江南一帶是南宋故地,一方面為了便於統治,一方面也是為了網羅漢族人才,元世祖派使者到江南搜訪「遺逸」,以此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像趙孟頫這樣又有才學又是前朝貴族後裔的人物自然成為他們眼中的首選。在幾度拒絕使者的「邀請」之後,趙孟頫終於還是在前途與氣節之間選擇了前者,踏上北上入仕的旅途。在他入仕之後,儘管元世祖對他寄予了厚愛,但朝中蒙古貴族對他的猜疑和排擠,以及接踵而來的政治爭鬥,都使趙孟頫心中深蒙陰影。不過對他來說,最難以言說的痛苦還是「變節」帶給他的道德壓力,他曾經在詩中表達這種進退兩難的心情:「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哀鳴誰復顧,毛羽日摧槁。」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史書記載,趙孟頫曾在山東濟南做官。然而,《鵲華秋色圖》卻並不是一幅平常的風景寫生,而是趙孟頫憑著記憶在家鄉畫就的,有著曲折動人的傳奇故事,被人們稱為「思鄉之畫」。元世祖去世後,1295年趙孟頫一度辭官回家,家中親朋好友對他十分冷淡,只有從前的一個好朋友、詩人兼收藏家周密對他依然如故,為了表達對周密的感激之情,趙孟頫為他繪製了這幅《鵲華秋色圖》。

據說有一天,趙孟頫和幾位朋友一起飲酒作詩,這些人中有位名叫周密的朋友,他是文學家,與趙孟頫以兄弟相稱。席間,大家談笑風生,說起曾經遊歷的名山大川時,趙孟頫更是向好友盛讚濟南山水之勝,談及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個渾圓敦厚,一個尖聳入雲,兩座山峰形態迥異,窮盡山之俊美巍峨,使在座的人為之神往。可當時只有周密一人默默不語,趙孟頫很奇怪,後來問起才知曉了其中緣由。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原來周密的祖籍在山東,其先祖曾定居在華不注山下,六世祖時移居歷山腳下,周家博藝習儒,以詩禮傳家。儘管周密出生在江南,但終其一生都難忘自己是齊魯後裔。「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北方和中原一帶的士大夫都避難江南。周密的曾祖父也被迫離開山東家鄉,遷到吳興避難,周密雖然沒有回過山東故鄉,但思鄉之情與日俱增。晚上酒宴散後,周密回到家中,回想起好友趙孟頫對鵲山和華不注山的描繪和讚美,再聯想到自己或許今生今世再也回不到出生的地方了,不禁暗自神傷起來。

第二天清晨,周密直奔趙孟頫家,打算讓趙孟頫再給自己說說家鄉的景緻和風土人情。言談之中,趙孟頫被周密流露出的鄉之情深深地感動了,於是便說:既然周兄思鄉之情如此真切,我就憑記憶獻醜作一幅山東鵲山和華不注山的畫送給你。周密聽後激動地說:若能如此,真是太感謝趙兄了。於是,趙孟頫擺上文房四寶,提筆揮毫,憑記憶和高超的繪畫技巧描畫起濟南的山水來,一邊畫還一邊給周密介紹濟南的山水、民俗風情等。就這樣,趙孟頫的傳世之作、又被後人譽為「思鄉之畫」的《鵲華秋色圖》誕生了。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鵲華秋色圖》在元、明兩朝一直收藏於民間,到了清朝時被收入皇宮,成了乾隆心愛的寶貝,畫上的「鵲華秋色」四個大字就是乾隆皇帝題寫的。傳說有一年,乾隆到山東狩獵來到濟南,閑暇登上城門樓賞景,四下一看,覺得這一帶景色好熟悉,似曾相識:這不是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中所畫的景色嗎?乾隆立刻派隨從連夜趕回京城取來這幅《鵲華秋色圖》,帶著畫作再次登上濟南城樓,看圖識山,仔細對照,總是覺得有點不對勁。經過一番比對,乾隆得出結論:趙孟頫所畫《鵲華秋色圖》的鵲、華二山方位有誤,本應鵲山在黃河北而華山在黃河南,可畫中兩座山怎麼都到一起了呢?出於對江山社稷的考慮,乾隆震怒:兩座山的基本方位都沒搞清楚,若打起仗來,還不都敗下陣來,這還得了!隨即,乾隆下旨:朕發現古人之畫有失實之處,本該將此畫焚毀,以免誤我大清之戰事,但念此畫流傳幾百年,更得來不易,權且將此畫收入大內,任何人不得觀賞!就這樣,傳世之作《鵲華秋色圖》被打入了冷宮。而不論傳說是否真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清朝時《鵲華秋色圖》的確是深藏皇宮,不為外人所見的。直到1949年初,國民黨政府撤離南京,退踞台灣,他們將故宮藏品連同南京博物院等地共5500多箱珍貴文物運往台灣,《鵲花秋色圖》也被迫離開深宮,和這批國寶一起越過海峽到了寶島台灣,被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這一思鄉名畫,1989年10月5日台灣以橫四連形式印發了《鵲華秋色圖》郵票,讓人們在方寸之間一睹這幅名畫的風采。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歷史上每遇滄桑變易之際,文化頗易失范,人們總是以史為鑒,從古代的啟示中去尋找醫時救弊的良方,如孔子的「克己復禮」、魏晉「竹林七賢」的返樸歸真、唐宋的「古文運動」等,重視傳統成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趙孟頫提倡「古意」的出發點也不例外,他引晉唐為法鑒,批評南宋險怪霸悍和瑣細濃艷之風。在山水畫中,趙孟頫傾心於宋以前的山水畫家,唐代的王維以及五代的董源等人學習,他的山水畫,擺脫了南宋山水畫複雜的刻畫,而試圖回到山水畫創始之初那種古樸、天真的創作心態中,這種對造型的簡化實質上是為筆墨的揮灑、情緒的表達留出了更多的空間。趙孟頫認為在繪畫中情感的抒發並不是毫無憑藉的,畫家要大力提高自己書法和文學上的修養,以書法用筆入畫,並在作品中儘力地營造高雅、古樸的意境,這些見解成為後代文人畫家們恪守的座右銘。

應當特別指出,趙孟頫的山水畫不但將鉤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筆、師古和創新、高逸的士大夫氣息與散逸的文人氣息綜合於一體,使「游觀山水」向「抒情山水」轉化;而且使造境與寫意、詩意化與書法化在繪畫中得到調和與融洽,為「元季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那種以詩意化、書法化來抒發隱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畫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作為一位士大夫畫家,趙孟頫一反北宋以來文人畫的墨戲態度,既維護了文人畫的人格趣味又摒棄了文人畫的遊戲態度,既創建文人特有的表現形式,又使之無愧於正規畫的功力格法,並在繪畫的各種畫科中進行全面實踐,從而確立了文人畫在畫壇上成為正規畫的地位。應該說,趙孟頫使職業正規畫與業餘文人畫這兩種原本對立或並行的繪畫傳統得以交流融匯,從此,一個以文人畫家為主角、以建構文人畫圖式為主題的繪畫新時代拉開了序幕。

名家小傳

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畫像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文章來源於畫家邱漢橋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漢橋話畫:郭熙《早春圖》春山淡冶而如笑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