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戰名將(五):薛岳
原標題:國軍抗戰名將(五):薛岳
在整個中國,要說誰殺日本鬼子最多,那無非是被稱作「消滅日本鬼子最多的中國人」——抗戰名將薛岳將軍,當侵華日軍打到薛岳將軍的老家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時,見到薛岳將軍家的祖墳後還專門掃墓以示對對手薛將軍的敬意,由此可見,薛岳將軍真的是令日本人五體投地。
薛岳(字伯陵)出生於1896年12月27日,1907年薛岳與後來國民黨另一位粵系將領張發奎一起考入保定陸軍學校。畢業後不久,薛岳便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1922年,廣東軍閥陳炯明叛變革命,炮轟孫中山先生的總統府,在危難時刻,薛岳一直在保護著孫夫人宋慶齡。在這之後,薛岳跟隨國民黨先後東征討伐陳炯明、北伐與北洋軍閥作戰,在國民革命軍中驍勇善戰、平步青雲,人稱「老虎仔」。
北伐戰爭後期,時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的薛岳將軍就將要攻入上海時接到了蔣介石的一紙電令將他叫停,因為在薛岳在這期間與組織工人運動的共產黨有過聯繫,這與蔣介石的反共政策相悖。之後,在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和李宗仁的中原大混戰中薛岳站在了李宗仁的桂系這一邊與蔣介石為敵,「中原大戰」蔣介石最終取勝,薛岳便前往香港。直到1933年,身在九龍的薛岳接到來自江西方面蔣介石的電報,二人不計前嫌的又一次走到了一起。在「廬山軍官訓練團」培訓後,薛岳任國軍第五軍軍長搖身一變成為了蔣介石「剿共」的急先鋒,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薛岳追著紅軍跑了二萬里,使紅軍傷亡慘重。在追擊的途中,薛岳還驅逐了「貴州王」王家烈並與「雲南王」龍雲交好,從而鞏固了蔣介石和國民黨在中國各地的領袖和統治地位。
抗日戰爭爆發後,薛岳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和「上高會戰」等與日寇的激烈作戰,也曾在戰鬥中數次圍殲日寇,使敵傷亡慘重、令敵聞風喪膽。尤其是在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岳將軍以著名的「天爐戰法」強有力的消滅了日寇,在「長沙會戰」前,薛岳給最高統帥蔣介石打電話闡述其戰術戰略以及兵力布局,但蔣介石的主張是做出適當抵抗後為避免更大傷亡應撤退,但誓與「湘省共存亡」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卻拒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在湖南與日本高級將領岡村寧次和阿南惟幾三次對壘,沉重擊打了日寇,因此而馳名世界,轉念的蔣介石頒發給薛岳將軍「青天白日勳章」一枚,後來美國總統杜魯門還專門給薛岳將軍頒發了一枚「自由勳章」以表彰他的功績。
在抗日戰爭後期蔣介石對薛岳再次產生了懷疑,通過各種情報蔣介石得知薛岳與廣東系的李濟深和張發奎在組織一個小團體,即使薛岳功績再高,蔣介石也不能容忍屬下不忠甚至背叛。
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又一次想起了薛岳,1946年5月,薛岳出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但在勢如潮水的解放軍面前,內耗不止的國民黨軍作戰不斷失利,尤其是薛岳的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軍中非嫡系的身份使其多次被圍而無人營救導致屢戰屢敗。次年,蔣介石免去了薛岳的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職務並指責他「指揮無力,名聲低落」。之後,薛岳回到了老家廣東,與國民黨中的「粵系」另外兩位大佬余漢謀和張發奎抱團。
面對內戰的失利,蔣介石在1949年初下野,但在辭職前薛岳再次被蔣介石起用,廣東解放後,薛岳來到海南島,構築堅固的「伯陵防線」以海陸空三軍封鎖瓊州海峽以對抗即將登島解放海南的解放軍四野。1950年初,大陸已基本解放,國民黨僅剩餘海南島、台灣島和東南沿海一些小島嶼,薛岳深知此時守衛海南的重要性,但是面對勢如破竹、雷霆萬鈞的解放軍,早已無心戀戰甚至反戰厭戰的國民黨散兵游勇已然一瀉千里,「伯陵防線」也難挽回國民黨的敗局,5月1日海南島解放,薛岳撤往台灣。
1952年,薛岳晉陞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並擔任「總統府戰略顧問」,這個顧問只是一個虛職而已,蔣介石在台北痛定思痛他決定再也不啟用曾經有過「反蔣」經歷的薛岳。而薛岳則和自己的五個兄弟生活在遠離台北的嘉義。直到1993年,薛岳又一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這次是薛岳以「國大代表」的身份拒絕在時任台灣當局領導人李登輝「修憲」文案上簽字,之後李登輝就拒絕給薛岳住房補貼。因拖欠房款,薛岳被台灣銀行起訴,直到1998年5月3日,薛岳將軍逝世,享年103歲。
薛岳是典型的職業軍人,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對勝利的永遠渴望,對敵人的無懼與震懾。尤其是在事關民族大義的抗日戰爭中,薛岳將軍以足智多謀、驍勇善戰和無所畏懼消滅了不計其數的日本鬼子而震驚了世界。但是,早年就以「三民主義」為革命指導的他也曾愚忠於蔣介石與人民為敵,在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戰爭中又留下了些許不光彩的印記。
2018.5.16
下次內容提示:
國軍抗戰名將(六):羅卓英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