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仙逝,華山論劍再無金大俠
小刀馬
驚聞金庸先生千古。心中莫名湧上一種傷感。我們曾經看著先生的一部部大部頭成長起來,懷揣著俠義之心,仗劍之意,妄想行走江湖,除暴安良,匡扶正義,拋灑熱血,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俠之大者。
像郭靖,像喬峰,像陳家洛,像段譽,像楊過,像令狐沖、像張無忌……等等,能夠成為一代大俠,兒時的武俠夢,學生時代的江湖情,曾經陪伴我們走過了春華秋實。一代又一代人,70後、80後,對金庸先生都是非常喜愛的。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先生的代表作歷歷在目,多少人都是翻了一遍又一遍。金庸、梁羽生、古龍,曾經被譽為武俠小說的俠之大者,新時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更多的人喜歡金庸,為其故事性所折服,也為一個個刻畫的鮮明的人物所吸引。
記得看得第一部先生的書是《射鵰英雄傳》,還清楚的記得這是筆者所在的這個省會城市電視台剛成立之初,播放的第一部大部頭武俠劇,之前依稀記得還播過《霍元甲》《再向虎山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第三部就是《射鵰英雄傳》,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電視還可以這樣拍,打鬥還可以這樣充滿著神奇感,功夫原來可以這樣絢麗……
很快書攤上就有了一本本黃色的小冊子(手抄本、影印本),一部《射鵰英雄傳》基本可以被書攤分割出來五、六十本書出來,一本都不是很厚,大約幾十頁,租一天記得是一毛錢,每次在課下,甚至在課堂上,都會偷偷地拿出來,掖在教科書裡面,悄悄地瞄上幾眼,一本冊子在教室里可以被廣泛的傳播,因為是從書攤上租來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最廣泛時間內被傳播,常常成為一種主旋律,再後來,開始有人買了書,那時候的書也不厚,在教室里傳播恰到好處,再往後,不甘心看這種小抄本了,圖書館裡開始有了大部頭的先生的書了。
印象非常深刻的,還記得同學的姐姐從圖書館裡借出來一套《神鵰俠侶》,在看完之後,允給我可以看一天,一天看完厚厚的一套,記得可是四大本厚厚的書啊,就這樣,從早上開始就孜孜不倦地手捧著書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地觀看,看得眼花繚亂地還是樂此不彼,就這樣沉浸了十幾個小時,終於看完了四本大書,這也是自己的高效率閱讀的最高紀錄了。
看完之後,眼前都是花的,忽忽悠悠的,無喜無悲,亦喜亦悲,想自己就是過兒,想自己就是姑姑,想自己就是小郭襄,想自己就是李莫愁,想太多的故事情節,不自覺中就融入其中,或喜或悲,為每一個劇情所打動,為每一個情懷所感染,看到盡情處,眼角眉梢都會潤濕了一片衣襟,就是為先生所感染,為情節所打動,為妙筆生花而痴迷不已。
就這樣走過了懵懂的青春年華,一本本,一冊冊,看過來,看過去,甚至後來上班之後,有了自己的經濟實力之後,還買了多種版本的自己喜愛的先生的幾套書,雖沒有完全收集齊全,但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幾部最愛的書還是成為書櫃里永恆不動的一種念想。偶爾煩悶時,還翻翻幾個喜好的情節,就這樣從懵懂少年步入中年,就這樣從孤寂步入成熟,就這樣從欣賞變成永恆。
先生千古,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驚艷,對於一個或者說兩個時代的人而言,先生就是俠之大者,先生才是真正的大家。有人喜歡古龍的簡潔和懸疑,也有人喜歡梁羽生的翔實和佐證,但我更喜歡先生講故事的本領,這是大家才有的風範,是在錘鍊中凝聚出來的一種風華,也只有先生講出來的故事才覺得合情合理,並且於努力中完成逆襲或者升華,真正成為一方豪傑稱雄於天下。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華山論劍,一笑泯恩仇。先生描繪的是大藍圖,大框架,大敘事格局,大情懷和大英雄。江湖多情,先生也能寫出蓉兒和靖兒的纏綿,過兒和小龍女的痴情,喬峰和阿紫阿朱的悲情,甚至,到了韋小寶時候的嬉笑怒罵戲耍人生的一种放盪不羈,但都能讓人看得如醉如痴,這才是大家的能力。
先生千古,江湖從此再無金大俠。
先生千古,華山論劍再無查良鏞。
※FF和恆大都說自己贏了,其實是被「和稀泥」了
※賣腎都買不起的史上最貴的iPhone XS來了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