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句話評金庸:平生最識江湖味!金庸去世,我們的武俠時代結束了

一句話評金庸:平生最識江湖味!金庸去世,我們的武俠時代結束了

儒、隱、俠構成中國知識分子三大性格要素。」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分子》中如是說,我倒覺得這「儒」、「俠」、「隱」很像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位武俠大師的寫照。

金庸一生辦報、寫書、學習,在「2008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開幕式上,年近80的金大俠表示將第四次修改作品。老爺子80多了還跑到劍橋去讀書,其人穩重深沉,學而不倦,頗有儒風。

古龍一生好友、好酒、好色,為朋友一醉方休,為女人一擲千金,他自己活得就像書中的俠客。

梁羽生像隱居的逸士,一生只與林萃如一人相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人們熱議金古之時,他卻移居澳洲,漸漸淡出大家的視線。金梁相交數十年,人們一直把其作品放一起比較,梁羽生自言「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他曾半開玩笑說:「我是全世界第一個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好的。」

1985年9月21日,49歲的古龍病逝,下葬時好友林清玄在其棺中放了49瓶XO,倪匡為題輓聯曰:「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在悉尼去世,享年84歲。1月31日,根據其遺願舉行了極其低調的葬禮。金庸送輓聯曰:「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

2018年10月30號晚,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不知道誰能送上這樣的輓聯。

金庸、古龍、梁羽生三足鼎立,共同構築了熱血沸騰的武俠世界。古龍、梁羽生之後,金庸的離世,代表著武俠時代的徹底落幕。當世再無能比肩者。

《卧虎藏龍》中李慕白有句話:「江湖中卧虎藏龍,人心裡其實也是卧虎藏龍。」江湖在哪裡?你我的心中。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俠客的社會,江湖仍在,惜無大俠,幾乎幾代人的江湖感覺都來自金庸的武俠小說。

根據金庸《鹿鼎記》改編,由張衛健主演的香港電視連續劇《小寶與康熙》大結局中有這麼一個有趣場面:

韋小寶將馮錫范如打樁般一下一下直打入地,口中還大呼小叫:「這一招是代胡德帝打的,這一掌是代陳近南,這是代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這是代金庸打的!」可憐那馮錫范只剩下個頭還露出地面,依然好奇心大起,口齒不清的發問:「金庸是誰?」

韋小寶一腳把他完全踏與地齊,罵道:「連金庸是誰都不知道!死去吧你!」由此可見金庸「八風吹不動」的地位。

金庸是誰?我想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平生最識江湖味。

葉夢得記載有一句誇柳永詞流傳極廣的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現在能當得起此話的華人作家,恐怕只有金庸。香港作家倪匡這麼評價金庸:「他的文學成就與和藝術造詣,與任何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相比都毫不遜色。這位當代的關漢卿、曹雪芹,也完全可以與西方文學史上泰斗級的人物如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相提並論。金庸的《鹿鼎記》、《天龍八部》等作品,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在中國,描寫武俠之道的小說家連文學家的稱號都難獲得,這委實不公平。凡一代有一代文學,春秋之辭命,戰國之縱橫,漢文、晉字、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各具時代特色,後人雖欲學卻難以超越。而於當世,不論人持何不屑,我自以為是「金庸之武俠小說」。

能把大俗的東西寫到雅,或者把大雅的東西寫得通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都要有厚實的文化做底蘊。金庸的傳統文化功底極為深厚,在他的作品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佛學醫道不是簡單的引用、堆砌,而是巧妙的融入在故事中,淡無痕迹而卻又隨處可見。

2006年,南方日報作為重點圖書推出了本人的系列叢書《同一首詩》,全套12冊,共150萬字,我在大學裡讀的是無線電專業,這套書完全是在興趣的支撐下完成的,而這最初的「興趣」,不是來自語文課本,也不是《唐詩三百首》,而是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的武俠小說。

在金庸的《神鵰俠侶》、《白馬嘯西風》中,我第一次讀到了李白的「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方岳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在梁羽生的《萍蹤俠影》和《江湖三女俠》中,我第一次讀到了黃景仁的「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納蘭性德的「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在古龍的《蕭十一郎》中我讀到了「道是不相思,相思令人老,幾番幾思量,還是相思好」,「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伺狼?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這至今不知是古龍原創還是引用的句子。

在《同一首詩》正文前我寫了這樣一段話:「經過了人生風風雨雨,看慣了紅塵悲歡故事,一點點發現,原來世間所有的感覺早已在唐詩宋詞中充盈著……」

我一向認為讀詩唱詞的至高境界不是「欣賞」,更不是「分析」,而是「互動」,融合了讀者自己的經歷和人生故事之後的互動。詩詞是濃縮了的人生,一百個人讀來就會有一百種滋味。如果你讀了一篇詩或詞之後,自己沒有任何感覺,那麼不讀也罷。你不是要去為作者感動,而是要感動你自己。所以不讀詩書的人最大的遺憾不是你沒學問,而是你的生命中比別人少了一種感受。

詩詞歌賦放在一定的環境中來讀,往往比孤立時更有感覺,武俠小說中引用的詩詞常常顯得尤其感人,就是因為作者為之精心打造了絕美的環境!如果你對古典詩詞沒有太多感覺,不妨先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找些相關段落來讀。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江湖,江湖,並不只是打打殺殺,氣貫江湖,情滿江湖。愛恨情仇,西風白馬,江湖的魅力正在於它的大起大落,永遠未知的神秘。

金庸小說中曾經無數次打動我心的故事和傳奇、真情與豪氣、詩意與哲理,相信一定也有你曾經流連其中……

走近金庸,看英雄本色,品俠骨柔腸。2010年出了本《平生最識江湖味——隨金庸談詩說情》的書,還參加了香港書展,想想那些「圍爐夜話,香辣江湖」的事,在簡介中我寫了這樣的話——「我。情真,至善。痛飲酒,熟讀書。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悅花草美人,建文字江山」。

如今酒喝得越來越少,一批批的人,相忘於江湖。藉此文,懷念金庸先生,也緬懷那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歲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唐明皇、朱元璋、乾隆,你們到底哪個發明了月餅
任性指令家長的教師,惡性帶走教師的所長,都把「權」弄成「力」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