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復旦教授葛劍雄: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絲綢之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復旦教授葛劍雄: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絲綢之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原標題:復旦教授葛劍雄: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絲綢之路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文章導讀



作者簡介


葛劍雄,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出生於浙江湖州,歷史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並任國際歷史人口委員會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等。從事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既不是中國人興建的,也不是中國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對中國的絲綢有需要,才形成了絲綢之路。所以查中國的古籍,是找不到「絲綢之路」這個詞的。1860年前後,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到中亞考察,提出「絲綢之路」概念。他結合考察情況,又對照中國歷史,提出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存在著這樣一條絲綢之路。


公元前二世紀,張騫通西域,開了這條路。但這如果僅僅是一條交通路線,在張騫通西域以前,早就存在了。比如說,公元前16-11世紀的商朝,在河南安陽發現的婦好墓里,發現的玉器就是昆崙山的和田玉,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存在著從新疆到內地的交通路線了。


張騫通西域,是有嚮導的,並不是他開的這條路。張騫通西域不是為了貿易。當時漢武帝為了打敗匈奴,他想派張騫去現在的阿富汗一帶去跟大月氏聯繫,大月氏本來在燕山這一帶的,後來是被匈奴趕過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漢武帝希望能聯合大月氏,聯合夾擊匈奴。但張騫被匈奴扣住了,一獃獃了十年,後來逃脫,來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熟悉了這裡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張騫呆了一年多,用歷史書上的話說「不得要領」,就回來了。


這時,漢朝已經打敗了匈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帶了很多人,浩浩蕩蕩,也帶上了中國的絲綢、金銀財寶,沿途散給這些小國,鞏固漢朝對這些小國的影響。後來中亞、西亞的人發現絲綢是好東西,然後把絲綢帶到了羅馬帝國。羅馬那邊有錢,但沒有絲綢,所以有非常強大的需求。因為絲綢適合長途販運,並且利潤高,所以李希霍芬把這條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為了貿易和利潤開闢過這條路。這些歷史現在有些人不清楚,還以為是中國人為了賣絲綢才開了絲綢之路。


即使在這以後,中國也從來沒有通過這條路輸出絲綢。在這之後,每當有戰亂,或者西方的需求變小了時,這條路也就不通了。因此從有了這條路後,往往是通的時間短,斷的時間長。因為當時的自然條件惡劣,而運輸代價是很高的。到了安史之亂,唐朝從中亞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長安附近,絲綢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變成了中亞內部的一條路。


而這時,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術,到了廣州、寧波這些地方。海運一通,絲綢之路的價值就沒有了,因為海上運輸量大,除了絲綢,還增加了茶葉、陶瓷等日用品。所以絲綢之路並不是始終都有那麼多的價值。

絲綢之路暢通的前提是中央王朝的統一和控制漢朝沒有控制中亞,匈奴人就會把路截掉,西漢鼎盛時包括今天的新疆,也包括新疆境外的巴爾喀什湖,這就能暢通了。東漢就出現了對西域控制三通三絕,三次暢通過,三次又斷絕過。唐朝對西域的控制不止新疆一帶,而是遠到中亞,甚至西亞,所以可以牢牢地控制。


我們今天要建絲路經濟帶,我們要不要有戰略控制能力?一旦對方發生毀約或者動亂,我們怎麼辦?我們國家一直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但人家干涉你的內政啊。如果我們的絲路經濟帶沒有得到對方的認同,我們該怎麼辦?有沒有預案?我們有沒有促使他們向有益於我們的方向發展的措施,有沒有安全的底線?


同步閱讀


1


「一帶一路」的歷史地理背景


1、「絲綢之路」的概念變化


今天「絲綢之路」的概念跟最初出現時的概念有很大不同。這是現在一般講的絲綢之路(如圖1)。但實際上當初李希霍芬(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命名「絲綢之路」時,指的是在特定時間的特定路線,而現在指的地方已經離開了當初李希霍芬命名的路線。實際上,到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內容)已經不是以絲綢為主,有些確切講只是交通線路,而不是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道。


我們以前更多隻看到中原對今天的新疆、中亞,或者華夏諸族(也就是漢族、農業民族)對這一帶的影響,實際不止如此。歐洲對這裡的影響早就開始了。


比如,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時期,已經擴展到印度巴基斯坦,把希臘的文化傳播到此。新疆阿斯塔納古墓中有不少2000多年前的乾屍,其中有很多歐洲白種人。再比如,高加索到中亞這一帶的人是人類最早馴服馬、掌握騎馬本領的,這是在3000多年前甚至更早。


而在中國內地,漢人的祖先到戰國初年才學會騎馬。孔子時代,中原的馬是用來拉車,而不是騎的,所以孔子教學生的六藝之一就「馭」。學會騎馬後,服飾也發生變化了,高加索一帶游牧民族發明褲子。中國考古界也發現,全國最早的褲子是在新疆發現,歷史有3000多年。

再如漢傳佛教宗教,就是從三條絲綢之路之一傳過來的,再從河西走廊傳到中原,也有從印度尼泊爾直接傳到西藏,就是藏傳佛教。阿拉伯勢力強大後,伊斯蘭教擴展到新疆,整個新疆特別是南疆就皈依伊斯蘭教。


有觀念認為,新疆這一塊地方的文化好像是從內地傳過去的。這是不對的,有漢族的文化,但也有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宗教,而且往往其影響還在漢族文化傳播之前。


這一帶跟中原地區的交通早就有了,人類早期是喜歡交往的。證據也有,河南安陽曾經出土過3000多年前的商朝婦好墓,以及其他商朝墓中已經有玉器,經鑒定為和田玉,證明3000多年前已經能把和田玉運到中原甚至更遠。比如張騫是陝西人,他要通西域也是有嚮導的,證明交往早就有了。


但要稱之為「絲綢之路」,是有特殊含義的,涉及到主要貿易手段是什麼,存在於哪一階段。


2、歷史上「絲綢之路」的維護動力來自外界


從以上角度,我發現歷史上開通和維護絲綢之路的動力是來自外界,而不是來自中國內部。這條路主要不是由漢朝人,而是中亞、西亞、甚至歐洲人建立的,動力來自他們。「一帶一路」白皮書中,習近平總書記說與各國人民共同創建了絲綢之路,這個說法比較客觀,但我想強調的是,漢朝當時沒有(創建絲綢之路的)主動性。


首先看「絲綢之路」名稱的來歷。十三經二十四史,四庫全書中都檢索不到「絲綢之路」這個詞。1870年前後,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亞進行了三年多調查後寫了本書,正式提出「絲綢之路」,而他指的是公元前2世紀前形成的一條由洛陽、長安一直到中亞撒馬爾罕, 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商道,以後慢慢為地理學界、歷史學界所接受,之後才出現了將對外交通命名為「絲綢之路」的現象。


3、古絲綢之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


命名為「絲綢之路」,其實是張騫通西域起到的效果。但張騫通西域本身是出於軍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於貿易。漢朝初年,匈奴對漢朝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經過70多年積累,到了漢武帝,漢朝勢力增強,陸續打敗匈奴,基本將其驅逐回了秦朝長城以西。漢武帝考慮怎樣一勞永逸打敗匈奴,他得到情報原來居住在祁連山河西走廊一帶的烏孫人跟月氏,被匈奴壓迫而西遷,其中月氏人遷到了大夏(即今天阿富汗這一帶)。大夏與匈奴是世仇,漢武帝派使者前去,希望打下與漢朝一起夾攻匈奴,雖然這並不容易,地圖上隔了太遠的距離。


當張騫到達以後,大夏君主在那兒已經住得很舒服了,不願與匈奴作戰,結果張騫在那兒「不得要領」,沒有達到實際效果。


張騫出使西域非常艱苦,路上被匈奴扣押十年,但他找到機會逃離匈奴到達大夏,但回程又被匈奴扣押一年。當回到漢朝,形勢變化,漢朝已經打敗匈奴並且控制了河西走廊,通向西域的大門已經打開了。雖然張騫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沒有達到,但他帶回來的(關於沿線的豐富情況)深深吸引了漢武帝,認為應該將漢朝影響擴大到這些地方,因此第二次派張騫出使,組織使團,帶去大量絲綢、黃金、工藝品等,賞賜給將要出使的小國,擴大了絲綢在中亞的影響。


絲綢也不是張騫出使才輸出的,實際時間更早。拉丁語系、英語稱中國為China,一種說法是波斯人將中國成為「絲國」,這個發音慢慢演變為China讀音;第二種說法是與「秦」諧音。至於稱瓷器為China,則是倒過來,因為是來自中國的東西。可見張騫之前,外界尤其是波斯已經知道中國產瓷了。


但不自覺的、帶偶然性的流通,與自覺的貿易是兩回事。喜歡真相的,加博士微信neican44朋友圈更精彩!已經加了其他微信的,請別再加這個了!張騫出使西域擴大了中國絲綢在中亞的影響,引起了更遠地方人們的興趣。但商品經濟的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羅馬帝國對中國的東西有需求。羅馬帝國實力強大,對絲綢有強勁需求,羅馬帝國貴族都以穿上絲綢為貴,隨後絲綢價格甚至高過黃金,而漢朝是絲綢惟一來源,且絲綢非常適合在長途的艱苦條件下販運,絲綢質地輕,經得起炎熱、寒冷的氣候變化,更重要的是產生的高價足以抵償昂貴的運輸費用,甚至付出的生命代價。


絲綢之路無論從哪條路線都是非常艱苦的,從南面要穿過帕米爾高原,從北面草原則距離更長,而且繞不過寸草不生的戈壁。在沒有導航、機械交通,主要依靠駱駝、牛、馬、人力的情況下,代價相當高,沒有強勁需求不可能支撐。


4、歷史上中國沒有動力進行絲綢貿易


漢朝有效統治區域約有三四百萬平方公里,人口六千多萬,漢武帝開疆拓土很多人反對,因為會糟蹋良田,換來的是乾旱、寒冷的土地,而河西走廊開拓地是成功的,有大片綠洲、祁連山、穩定水源。


中國沒有向外開拓的動力,中國的絲綢儘管一般人不穿戴,也不是太昂貴的奢侈品,百姓也沒有想到拿絲綢出去牟利。


中國曆來以「天下之中」自居,無所不有,自給自足,對外無需求,沒有對外貿易的概念。漢朝也不許百姓隨意出關,歷史上商人往往是沒有其他出路的人所從事的職業,社會地位低,歷史上中國沒有主動利用過絲綢之路,也很少從絲路貿易獲利。


而現在不同,我們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我們主動,但如果沒有對方的主動響應,就建不起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互利,不搞零和,建立經濟共同體。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另一端的一些國家來說,中國並非惟一選擇。

建設「一帶一路」出於中國主動,如何使對方積極響應並能持續,需要有相應的對策。


在商言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要考慮怎樣使對方有動力,不要認為我們想建就能建成功,而對方一定會感恩戴德。


對方有對方的考慮,例如以前兩國要建中哈邊貿城,但中國基本建好了,但哈薩克基本沒動。為什麼他們積極性低,因為地理原因的限制,對方靠近邊界是無人區。這與越南不同。中越就一河之隔,邊貿禁都禁不了,跟朝鮮也一樣。但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這些地理不一樣了。經濟帶的建設,別的國家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在哪裡,對方的油氣、棉花貿易不一定要賣給中國。


我們必須認識到以上前提。


2


(歷史上)中國對中亞的控制是絲綢之路暢通的保障


絲綢之路通少斷多,大規模暢通的時間少,民間零星局部暢通的時間多。


公元9世紀以後,海運發達起來,這條「絲綢之路」就多是作為中亞內部交通線了,比如新疆喀什到中亞,而不是從內地到中亞。這個過程往往被忽略。


公元前60年,西漢在新疆設置西域都護府,新疆有眾多大大小小的綠洲,管理困難,因此採取鬆散的、監護性質的管理,都護就地解決問題。由中央政府派出軍隊利用中央權威的就地監護管理,其中的小國只要每年上報戶口,表示服從統治即可。


西漢後期的著名人物陳湯發現,被自己打敗的匈奴北單于逃至今天的哈薩克一帶,於是擅自調動六小國兵力將其消滅。但漢朝有爭議,有的認為,他不費一兵一卒,立下了不世之功;有的卻認為,他假借命令,沒有彙報。這反映了漢朝在遙遠的西域的困境,對西域的統治仍不穩定。最終對西域的統治只維持到西漢結束,王莽時已經不能維持,西域都護府最終撤掉。

東漢「三通三絕」,此後時斷時續。


絲綢之路恢復了三次,又斷了三次,而且有時的維持完全靠傑出個人,比如班超,以及西漢留下的威望。但國力無法維持時,朝廷就下令撤退。東漢之後,這條路經常名存實亡。北魏實力強大,歷史記載來自大秦的商人也來了中原,但當中原戰亂,無暇他顧,正常的貿易、交流又會斷掉。只有中原政權能夠牢牢控制中亞時,絲綢之路暢通,中國能掌握主動權。


唐朝初年,疆域最遠擴展至今天的鹹海,控制了錫爾河流域和阿默河流域,南面到了阿富汗,在西方有個軍事行政的中心碎葉城,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絲綢之路就變成唐朝內部的交通路線,很暢通。安史之亂爆發,西域空虛,藏族祖先吐蕃擴張到今天新疆大部。此後,唐朝西界只到今天的甘肅,不可能再控制西域,早期發達的絲綢之路也就不存在了。


公元9世紀,阿拉伯人已經找到了海上交通要道,大批阿拉伯人來到廣州、泉州 寧波 揚州,海上交通線取代了陸路,路上絲綢之路已經變成了中央內部的交通線了,已經失去了。


明初一度控制哈密,但哈密以西明朝無法控制,明朝中期退至嘉峪關,連今天的敦煌都守不住,更不用說絲綢之路。


海運一通,就更沒必要走路上絲綢之路的崇山峻岭了,而且海運不是以絲綢為主,還包括茶葉、香料 瓷器等,這是重大的變革。


3


來源:歷史並未走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育家 的精彩文章:

【教學研究】部編版:2018年秋八年級新生分班測試歷史卷!
【教學研究】鴉片戰爭

TAG:歷史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