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火星情報局》第四季回來了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火星情報局》第四季回來了

文|肉狗 編輯|朴芳

語言類是綜藝節目的重要類別,也一直是電視台和視頻網站關注的焦點,但近兩年的生存之路卻尤為坎坷,稍火一些的語言節目更是命途多舛。

《今晚80後脫口秀》《金星秀》《老梁觀世界》先後停播,連在鳳凰衛視播了19年的長壽節目《鏘鏘三人行》也在去年9月宣布停播,至於原因,老梁曾在節目里說的八個字「遇險自保,逢危當棄」應該是最好的解釋。

而隨著網台同標逐漸深入,精品化大體量的網綜時代到來,網路語言類節目不僅表達空間被持續壓縮,用戶對節目內容的包容度也不斷降低,日子越發不好過。

在這種背景下,「變」成了大多數網路語言類節目的一致理念,尤其是與新節目相比,面臨雙重挑戰的綜N代脫口秀。

但如何「變」卻是一門技術活兒,要有深度還得說得巧妙,要創新還要保本質,要有趣也必須接地氣兒,如何均衡,綜N代脫口秀們都在摸索,包括《火星情報局》第四季(下文簡稱《火星4》)。

老配方or新味道

以前的味道不濃郁了,有觀眾就會覺得節目端上來的不是一盤菜,可以前的味道要是太張揚了,又會有觀眾覺得節目在偷懶,想在老配方里品到新味道,但品到的量應該是多少,20%還是50%,觀眾的標準是不一致的。

所以,《火星4》有人看得津津有味,也有人覺得味道不對。

回到火星的「情報局」,從舞美、嘉賓、形式包括議題都做了全新升級,會場風格從第三季的「哥特式教堂風」,變為了「羅馬斗獸場」,還創造了一個名為「MiaMia」的外星生物作為火星IP符號,讓「情報局」看起來科幻感十足。

火星特工隊增加了吉傑、李希侃、婁滋博等新面孔,造型也不斷在變化,第一期集體臉方,第二期露出天線。不僅如此,特工們的「嘴炮」力和配合度也都Max。

第二期節目說到加班時,劉維指責楊迪是「剪輯兇手」讓自己被迫加班,話還沒說完,楊迪立馬回懟「朋友們,一個人敬業都變成一種錯了」,並順帶「誇」了一下劉維,說他已經開始發現「敬業的藝人需要學習」,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薛之謙又立馬朝著劉維起鬨「他(楊迪)在凌駕你誒,他在占你便宜」……三個人一番你來我往,給節目帶了笑料,也炒熱了氛圍。

金志文在吐槽曾經的一個甲方提出在音樂里加入「蛤蟆咕嘟「的聲音後,特工們便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學起了蛤蟆叫,當薛之謙糾正不是「咕嘟」而是「嘟嘟」後,特工們又立馬默契地合唱起《嘴巴嘟嘟》,金志文一臉無奈,台下的地球朋友包括一眾學界代表卻被他們的默契配合,逗地爆笑不止。

不僅如此,經歷了前三季的歷練,老特工們個個都成了行走的「笑料機」,嘴皮子越發溜,腦洞也都開到了天際。據悉,集體方臉的創意就是副局長「薛之方」提出的,而且根據第二期的「臨時特工手記」,「薛之方」在節目里關於加班問題的解決方案和道具都是自己想的。

節目的舞美風格變了,科幻感強了,特工的隊伍龐大了,也成熟了,但「情報局」越愛越懟、越懟越愛的老傳統還在,特工們的關係也更親密了。尤其是第三期結尾,局長和特工們圍在一張桌子前,分享彼此家鄉的特色美食時,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滿滿的「家人感」。

純娛樂or有溫度

語言類節目有類似《鏘鏘三人行》一樣講深度的,有類似《百家講壇》一樣傳文化的,有類似《吐槽大會》一樣拼口才的,也需要類似《火星情報局》一樣能「下飯」的。

從2016年第一季推出開始,《火星情報局》的定位就是一檔「下飯」綜藝,讓觀眾在某一天工作累了,打開節目時能開開心心吃飯,疲勞得到緩解,就是「情報局」的目標。

而「腦洞大」也一直是它固有的風格,第一季的「兩手迅速摩擦,十到二十秒之後,會有雞屎味」,第二季的「捧臉殺比肩蹭更有殺傷力」,第三季的「我解決畢業照的站位決定了人生」等,每一季各種腦洞大開的提案都層出不窮,特工們針對提案的討論,也一直都是天馬行空,笑點密集。

「情報局」一直堅持做純娛樂的內容,但也從來沒有丟掉溫度。如何交友、如何顧及孩子的心理、婚假產假延長等關照社會生活的問題,「情報局」一直也在努力呈現,第三季推出的「火星任務」環節,發布的「關愛外賣小哥」、「多和父母通會兒電話」等任務,也在不斷地把健康、積極的思想傳遞給觀眾。

《火星4》更是加重了對溫度的呈現。不管是「獨居女性需要被關愛」、「地球人根本不懂拒絕」,還是「加班已經成為地球年輕人巨大的困擾」……每個「我解決」的內容都聚焦了地球人的「小確喪」,帶有明顯的現實溫度。

不僅如此,特工們還會結合「我解決」分享自身的地球經歷。第三期節目在討論「離別的苦澀影響了地球人的幸福感」時,這種溫度又有了放大。楊迪說,自己暑假開學本來想堅強點自己走,不讓父母送,但父母真的讓他一個人走的時候,他卻哭了,一下子長大的感覺他還沒有習慣。

薛之謙說,自己小時侯很作,老是覺得照顧了自己17年的奶奶啰嗦,再加上學習不好,父親要把他送出國時,他一口就答應了,奶奶也說他早走早好,省的煩人。但他離開的那天奶奶在機場一句話沒說,拉著他的胳膊看了他5分鐘才放手,他到了國外才發現,原來,自己離開了奶奶什麼都不會。

通過這些有溫度的「我解決」,和特工們自己的真實經歷分享,「情報局」給自己和觀眾之間造一個情感共鳴的紐帶,也讓整個節目充滿了溫度。

倡想像or傳思考

「我解決」的內容更聚焦當下年輕人關心和感興趣的生活、社交方式,而且與前三季的選擇保留或者讓觀眾辨明對錯不同,《火星4》給了解決方案,但這些解決方案也成了節目爭議最大的地方。

「守護扇」、「功夫口紅」、「拒絕舞」、「仿生套裝」、「加班養生殿」……,每一個解決方案都超出了正常人的想像,有觀眾覺得有趣,也有觀眾覺得不切實際,不能立馬有效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但如同局長汪涵所說,這個世界需要實幹的人,但也要有負責想像的人,「情報局」就是後者。現在,這些解決方案拿出的是概念產品,但未來它們未必不會成為現實。

實際上,這些「非地球的解決方案」並非完全沒有依據,或者不存在可操作性。吉傑提出的「仿生套裝」里的兩件產品——「短睡馬蹄」和「耐力駝峰」,都是根據馬和駱駝的生活特性設計的。

劉維的「拒絕舞」也是真的可以在現實中推廣的「產品」,不用直白的說「不行、不要」,只要比劃兩下或者哼一下「拒絕舞」,就能委婉的向對方傳達了sayno的意思,不正符合「為人處事適宜為好」的國人傳統嗎?

「情報局」一直在提倡想像,但這些想像都來自現實的啟發,天馬行空的背後「情報局」也一直在用自己的「火星思維」,引導觀眾去思考。

是不是只有漂亮的獨居女性才需要關愛?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是該成全了別人,還是噁心自己?加班可能是老闆的壓榨,但會不會也是走向成功的一種努力?

在拋出「我解決」的同時,「情報局」也將這些思考題擺在了觀眾的面前,並在最後給出了答案:不分年齡和外貌,每一個獨居的女性都需要社會關注;學會拒絕可以幫你減少無效的社交,面對不合理的要求要多想想自己的心……

而增加的四位地球學界代表,也在通過自己的專業角度判斷哪個「火星產品」具備推廣性時,對「我解決」里涉及到的社會交往、家庭溝通、親子教育等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特工們更有愛、內容更有溫度、提案更有思考性……這些都是「情報局」的「變」,可「情報局」還是「情報局」,依舊充滿想像力,依舊能讓觀眾笑得人仰馬翻,致力於讓年輕人在愉悅的觀感之上有所思考,也一直是它的目標。

但為什麼會有觀眾說不好看了?一則是他們對「情報局」的要求變了,希望「情報局」能做出深度,能像一個成熟的大人一樣理智的分析判斷。但如果有一天,它真的一本正經地解惑答疑,它還是「情報局」嗎?

二則是應「變」需要時間,「情報局」還是「情報局」,但它火星的風格、特工隊伍、提案方式等外在表達都做了改變,觀眾需要一個過程適應,節目也需要根據觀眾的反饋不斷完善。

在這個網綜泛濫的時代,各種各樣的網綜紛至沓來,有抄襲有引進,有原創有延續,有大爆成標杆的,也有死在沙灘上的,不一而足。

市場在不斷的變化,但「變」了的「情報局」,還是一樣會給觀眾帶來很多快樂的綜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2018:失熱的國產懸疑網劇
年輕熱血+青春探險題材,《天坑鷹獵》是如何做到男女通吃的?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