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嘉慶殺的不是和珅,而是在報復他爹呢?看看他們三人的關係
原標題:為何說嘉慶殺的不是和珅,而是在報復他爹呢?看看他們三人的關係
五十年前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記得香煙是後身。有幾個人能夠讀懂和珅的這首絕命詩?我們今天的世人都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難道聰明絕頂、做了60多年皇帝的乾隆就不知道嗎?他和和珅到底是什麼關係?而嘉慶為什麼在老爹屍骨未寒之際就迫不得己地剷除和珅呢?這中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絕對不像今天的辮子戲演得那麼荒唐無恥。真實中的和珅和乾隆到底什麼關係?就讓我們共同來揭開冰山的一角吧。
如果真的按我們固有的常識來判斷和珅這個人。他貪污了大清十幾年的財政收入,那大清還有機會活到嘉慶時期嗎?從古至今,任何一個國家被抽走別說十幾年的稅收,就是一年的稅收,你試試那個國家會成什麼樣子?這不是搞笑嗎?能夠控制中國那麼大地盤的一個乾隆皇帝,從政六七十年,如果真的那麼昏庸無能的話,他死的連渣都沒有了。至於後來被厚黑學歪理邪說,和珅只不過是乾隆留給兒子的一個活體銀行罷了。能夠這樣想的人該有多幼稚呀。如果是乾隆真的這樣想的,那不是和珅傻就是乾隆傻,君臣之間雖然是互利互惠的,也是相互競爭的。以和珅的聰明才智,難道看不到這一點嗎?
說白了和珅無非就是給乾隆跑腿打雜的一個「英國式」的管家而已。乾隆很像今天某傳媒公司的老闆,把徒弟捧紅之後,讓徒弟在前面摸爬滾打,他自己在後面吸收九成九的收入。即使這樣,那個人不願意做帝王的一把槍呢?問題是就算別人想利用你,你也要有那個被人利用價值吧!看看二戰時期那些狗漢奸,不是會日文就是有本事,普通老百姓日本人會用嗎?有做漢奸的資格嗎?他們只能去做壯丁,去做牛馬,這就是區別。看看和珅什麼位置?軍機處大臣,大學士……手握重權,管理著國家的財政、軍事、人事、工程建設……都是一些肥得流油而又十分要害的部門。難道乾隆眼瞎了嗎?讓和珅這隻孫猴子去看蟠桃園?
再回頭看看和珅臨死前寫的那首詩。無非就是說,我折騰了半輩子,看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還想做皇上身後的那條無怨無悔的狗,替他默默無聞地背黑鍋。和珅官做到了那個位置,絕對不是一個什麼好鳥,也絕對不是那種自私自利的小人。在很多時候,他的思維是跟著乾隆轉的,他們思考的問題是怎麼樣讓大清這個帝國能夠一直順利地運轉下去。為此他們使用了很多陰謀、陽謀,也害了不少人。和珅和東印度公司的國際貿易,背後的老闆不是乾隆還能是誰呢?整個一個大清帝國最賺錢的生意,幾乎都把握在了和珅手裡,和珅這傢伙能沒有錢嗎?而他再有錢,也是一個會計而已。乾隆不管他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夠每年給他的國庫弄3千萬兩銀子就可以了。
乾隆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他自稱為十全老人。而整個帝國裡面總有一個肯背黑鍋、肯擋箭的肉盾,而這時和珅出現了。和珅不同與富察傅恆,他沒有什麼深厚的背景,也沒有傅恆那種強烈的士大夫精神。但他比傅恆更聽話,更像一個狗奴才,更能理解主人的意思,更肯為主人背黑鍋、下黑手,這才是乾隆對他一直厚愛的最主要原因。至於說和珅是個大帥哥,是不是和乾隆之間有基情,乾隆老糊塗了,和珅太會拍馬屁了……能夠這樣想問題的人,絕對是一個辮子戲的忠實觀眾,他們的思維也就停留在那個膚淺階段。
而嘉慶之所以那麼快地剷除和珅,無非就是貪婪。他在老爹的控制下裝了幾十年的孫子,不但乾隆欺負、壓制他,就連和珅有時也敢對他無理。如果不是他老師朱珪那隻老狐狸死死勸住嘉慶讓他一忍再忍,老老實實的在乾隆下面做了四五十年的「乖孩子」,嘉慶早就被乾隆給廢了。有幾個人能做到像嘉慶當太子時那樣窩囊和辛苦的?普通人早就被憋瘋了。嘉慶提出的口號是什麼?以孝治國。這個大孝子在他老爹死後不到一周時間就開始清洗他老爹的手下了,他要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實權和報復而已。他如果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皇帝,就必須擺脫老爹所有的陰影。而和珅就是乾隆的一個影子,無論和珅對他有沒有危險,有沒有好處都不重要,沒有這個人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和珅必死的原因。而在嘉慶給和珅定的20大罪中,居然沒有一條是貪污罪。嘉慶名義上殺的是和珅,其實背後享受的是報復他老頭子的那個快感。現在大清我做主了,我就要弄死你最寵愛的寶貝,有本事你從棺材裡爬出來咬我啊,哈哈,我終於做皇帝了,這感覺,真好!
和珅、乾隆、嘉慶,他們三個人之間像一個60度、30度的三角板。看似連在一起,卻都各霸一方。只不過在乾隆活著時,和珅和乾隆是在60度的一面,如今乾隆死了,這個三角板已經作廢了,嘉慶就把它拉成了一個點,這個點裡只有他自己。這就是封建帝王時期特有的君臣關係,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忠臣、奸臣,清官、貪官都很重要。玩歷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人發散思維,去想一些常人賴得去想的無聊問題,這才有意思。想要逗自己一樂,那還是辮子戲可愛,不是嗎?
※中秋節原來是這樣來的,古人這天玩得真嗨!而日本卻說這是他們的
※曾國藩到底是千古罪人,還是一代英雄?看看他一生都做了什麼事
TAG:仁青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