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你們真是大錯特錯了。」

這是俄18歲青年對美國CIA特工詹姆斯說的遺言。

槍聲還是如約而至,「我們做的錯事可不少了」。

詹姆斯不覺有錯,因為他們本是為保護美國利益而存在。

何況這是藏匿於美國境內的俄國情報點。

更不可能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人員。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還要燒了這座房子,抹去痕迹

或許,他們都沒有料到,最後死去的這個少年,會給他們惹上更大的麻煩。

但即使知道了,估計還是會一槍崩了少年。

經歷過44年的美蘇冷戰,至少在電影中,美國精英們從沒有放棄過這個假想敵。


冷戰時期,明面上的競爭

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蘇之間錯綜複雜。

美國史學家西格爾曾指出:

當時的美國,一方面把蘇聯視為意識形態敵人,另一方面又想從與蘇聯的大宗貿易中獲利。

1939年,[妮諾契卡]就把這種愛恨融入其中。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葛麗泰·嘉寶飾演蘇聯冷麵女幹部妮諾契卡

以巴黎,意喻奢華的資本主義,生活在其中的花花公子里昂,對妮諾契卡一見鍾情。

可妮諾契卡的反應卻是:

「我不把你的輕浮歸咎於你個人,因為你是這個行將就木文化的不幸產物。」

不過,很快這位女幹部便流戀巴黎,以至於被召回莫斯科後,整日以淚洗面。

嘲弄著蘇聯激進的理想主義。

到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布咨文。

將「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指導思想。

冷戰開始。

核武器、太空競賽、互派間諜……能較勁的地方,兩國都不曾停歇。

50年代,核武器成為兩國傾力發展的對象,世界陷入對核武器的恐慌。

尤其是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這種感覺更甚。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就想要做一部以冷戰核事故為主題的恐怖片。

本來讀過70多本關於核戰爭的書籍後,庫布里克認為核戰是很嚴肅的話題。

但在改編小說《紅色警戒》時,他總覺得荒誕多於嚴肅。

於是,一咬牙,[奇愛博士]成了一部黑色喜劇電影。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作戰室像極了蘑菇雲

電影中故事的起因,也帶著庫布里克的些許諷刺。

美國將軍傑克懷疑蘇聯人的思想毒害美國人民,便攜帶核彈頭進攻蘇聯。

僅僅是懷疑,就想炸了人老窩,未免有些太過了。

奇愛博士的出場,以及最後的高呼,更是將庫布里克對戰爭思考暴露無遺。

而1961年,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使蘇聯在太空一役超出美國。

美國人就想招啊,這不,想到抓魚人,研究它強大的生存能力。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水形物語],故事發生在1963年

理查德將軍也道出抓捕魚人的原因:

「在我們同蘇聯人的太空競賽中,這能讓我們佔上風。」

即使,連魚人被誰救走,這些美國大兵的第一反應也是蘇聯游擊隊。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不說就折磨到死

有人說,[洛奇4]的出現,算是「冷戰」影片的高潮。

因為與洛奇對打的蘇聯大力士,邪惡、愚蠢。

也是那一時期,美國電影中經典的蘇聯人形象。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可不管是蘇聯,還是之後的俄羅斯,仍在美國電影亮著紅燈。


冷戰之後,暗地裡的較量

1989年,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深淵]。

美國核潛艇蒙坦娜號受到撞擊,沉船。在搜救過程中,隊員看到不明物體在船四周晃蕩。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這是那個不明物種

可軍方科菲中尉,打心眼認定這是蘇聯人的陰謀。

甚至取下核潛艇上的核彈頭,打算與蘇聯特工決一死戰。

1997年,哈里森·福特主演[空軍一號]。

講總統馬舍爾在俄發表完演說,返航途中,在座駕空軍一號上,遭遇俄羅斯恐怖分子的綁架。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加里·奧德曼飾演綁匪頭頭

敲黑板,美國總統被綁架了。

好在馬舍爾是越戰老兵,不向恐怖主義低頭,更是靠一身好武藝完爆對手。

此時,俄國人在美國電影中的身份變了,不再是利益的爭奪者。

而是恐怖分子、黑社會頭子、無良的石油巨頭等形象。

[颶風營救3],俄羅斯的黑幫大頭目導致布萊恩前妻的死,還栽贓嫁禍。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終被打倒

[伸冤人],一個雛妓受控於俄羅斯黑幫,於是,麥考爾單槍匹馬營救她,內心的正義感,也被點燃。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這是boss

[一觸即發],俄羅斯富豪,一肚子壞水,被海軍陸戰隊員認為,利用金融向美國發動潛在的恐怖襲擊。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貼上「陰險狡詐」的標籤

至於[22英里],一直看得迷迷糊糊。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比如這群人的出現,好像跟整件事扯不上太大關係

馬克·沃爾伯格的角色,再時不時來個連珠炮,聽得頭要炸。

本以為劇情會按照預定的那樣:

CIA特工們護送污點證人李諾爾到達飛機點,然後告知硬碟密碼,取回銫材料即可。

插一句:銫材料是用來製造核彈的。

沒想到,結尾一個大反轉,原來那群人是來為那個俄國小夥子報仇的。

「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原來是個有權有勢的女人。」

什麼銫材料,都是幌子,只是為找到守望小組(所謂的精英小組)的位置。

美國精英們居然要被團滅了

▲啪啪打臉

而李諾爾,三面間諜的身份也隨之曝光。

這回,美國精英們這回面對俄羅斯大手子算是栽了。

只留下獨苗詹姆斯對著李諾爾的照片,無聲喊著「博弈仍在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影市觀察|《蘇丹》,印度電影的票房神話就此終結?
東吳傘,好一把利刃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