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張星:追求教育的極致之境

張星:追求教育的極致之境

「用繡花的功夫,認真、專業、精緻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這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小學校長張星最為推崇的「工匠精神」。在師生眼中,他自己就是「工匠精神」的身體力行者。將育人這件事做到極致,是校長張星的工匠精神。

教育是生命直面生命

「教育應該是生命直面生命的事業,教育過程要凸顯生命關懷,要關注教育過程中的多元生存狀態和內在體驗,關注個性差異,實現人的主動愉悅多元發展。」這是張星的教育感言。多年來,他一直這樣說,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作為青島市名校長工作室和青島市勞模創新工作室主持人,他時常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與其他校長一樣,他一直以建設一所讓社會滿意、家長嚮往、學生喜歡、教師自豪的學校為奮鬥目標。但傳統的重分數的教育理念,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為了實現育人目標,自2007開始,張星先後與青島大學師範學院、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合作開展學校變革研究。「和美教育」應運而生。他將教育專家的指導與學校實踐相結合,探索出基於學校本位的和美養德、和美教學法、和美課程體系及和美學校管理四大領域的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形成了素質教育的個性化實踐模式,推進了學校的系統轉型。

在他看來,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時代美少年,是學校責無旁貸的使命。

和美課程讓學生做主

在張星的帶領下,嶗山區實驗小學的教師團隊將教書育人做到了極致。學校構建了「養德」「啟智」「健體」「怡情」和「樂行」五大系列的學校和美課程體系。和美課程體系根據課程關聯度和內容特點,實施跨課程級別整合、跨學科整合、學科內整合和課程時間整合,實施單元類結構教學,凸顯學科育人價值,逐步探索出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實踐路徑。

校本課程以學生為本,課程內容由學生做主。根據學生需求,學校將校本課程的開設分為必修類和選修類兩類。必修類校本課程包括輪滑、圍棋、頭腦奧賽等課程,在不同年級開設,讓處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成長體驗。選修類校本課程包括民樂、足球等社團類課程和多元課程超市。社團類課程有固定訓練時間,多元「課程超市」則集中安排在每周三下午。

學校還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建立了「和美養德」目標體系,制定了不同學段的養成標準,將和美養德課程資源確定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確定每一類課程的實施要求。

在這一課程體系下,學校主題活動與四季相結合,形成「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大主題,體現「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的理念,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增強了育人功效。

課堂評價要多幾把尺子

張星認為,真正的「和美課堂」,應是能將教與學的功能都發揮到極致。他帶領學校領導班子團隊探索出課堂教學基本範式和和美課堂標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質疑思考、合作探究,實現課堂教學的「三效」——效果美、效率高、效益強。

心裡一直裝著學生的他,為了鼓勵學生髮展,主張「多幾把尺子,同一把尺子多幾次測量,自選幾把尺子」的評價策略。這種策略給了學生更多的信心,學生既可以自我推薦個人最擅長的自我發展項目,又可以在一次診斷不理想的情況下申請二次診斷,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通過教育發展興趣,讓學生走得更遠,是張星一直堅持做的事情。

參與教研的時候,張星經常提醒身邊的同事反思:「你的教學設計有沒有體現學生立場?你的課堂有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他的話語很樸素,但卻蘊含著無限的期望:「首先要幫助學生在學校找到學習興趣,然後,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進而讓學生的興趣特長得到更好的發揮。」

在嶗山區實驗小學的校園裡曾流行著一段學生自己的「一字真言」: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學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會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懂一門適合自己的樂器。如今,這「一字真言」已逐漸成為每一名學生的「標配」。

今年6月,嶗山區實驗小學「和美怡情」師生書畫作品展在青島市榮寶齋美術館舉行。本次畫展共展出學生作品130餘件,涵蓋水彩畫、國畫、油畫、書法、水粉畫、兒童畫等眾多門類。小學生的書畫作品能走進如此高規格的美術館展出,在青島市引起了不小轟動。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31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牽手未來」青少年防災減災培訓體驗公益行活動舉辦現場觀摩會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導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