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殲滅戰開啟:國民黨中將被俘,直呼「粟裕胃口太大,違反兵道」
文|江上葦
在戰爭初期的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軍憑藉著軍隊數量、兵員素質、裝備火力上的絕對優勢,經常一個軍(整編師)甚至師(整編旅),就敢於獨力向解放區縱深進行戰略突進或窮追堵截轉移中的解放軍主力。處於劣勢方的晉冀魯豫、華中、山東等三大野戰軍,則一般尋殲國民黨軍整編旅以下對手(如蘇中七戰七捷、甄南戰役等)。只有在情況極其有利或迫不得已時,才會咬牙打整編師以上的大部隊。如晉冀魯豫野戰軍(躍進大別山後改稱中原野戰軍,簡稱中野)在定陶戰役中殲滅整3師,山東和華中兩大野戰軍(後合併為華東野戰軍,簡稱華野)合力在宿北戰役中殲滅整69師,都很感吃力。
戰爭並不只是簡單的軍事勝負。野戰軍可以「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根據地卻無法轉移。數十萬野戰軍需要天文數字的糧秣補給,而遭到敵人破壞的根據地則日漸窘迫,難以為繼。怎樣才能在根據地油盡燈枯之前,儘快取得軍事上的徹底勝利?
毛澤東和粟裕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破壁方案。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 6 縱隊某部排長王克勤(右),正在給戰士講解如何拆裝機槍
毛澤東以政治家的大局眼光,提出了躍進敵後、因糧於敵的戰略思路,在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陳(賡)謝(富治)兵團插入豫西的同時,要求粟裕也帶華野3個縱隊渡江南下,以期把周旋的戰場全面轉移到國民黨統治腹心去,減輕解放區的負擔。粟裕則從軍事家的戰場敏銳,提出了就地打大殲滅戰的意見——這就是1948年1月22日的「子養電」。他提出,要改變中原戰局,必須打大殲滅戰;一個戰略區的兵力(即野戰軍)殲滅敵人一路是可能的,但需「鄰區能及時協同打援或鉗制援敵遲進」,建議劉鄧、陳粟、陳謝三軍聯合以「忽集忽分」的方式打殲滅戰。
這兩種思想反覆碰撞,最終於5月初形成一個折中意見,即「目前粟裕兵團(1、4、6縱)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闢渡江的道路。」但中央軍委要求粟裕在4至8個月內殲滅敵五六到十一二個旅,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戰略構想是否現實。
至此,大殲滅戰決心確立,任務指定。
戰略思路轉變的第一個結果,就是1948年6、7月間的睢杞戰役。
1947 年沙土集戰役中,華野西線兵團官兵正通過滕縣境內的沙河
睢杞戰役中,粟裕指揮華野、中野共9個縱隊包圍國民黨軍區壽年兵團(轄整72師和整75師),經一周戰鬥殲滅其兵團部及整75師,生俘區壽年及整75師師長沈澄年。但由於國民黨軍增援的黃百韜兵團(轄整25師、第3快速縱隊及交警2總隊)和邱清泉兵團(轄第5軍、整70師、整83師)等部紛紛圍攏,華野被迫撤圍,未能全殲區兵團所轄之整72師——正如被俘的區壽年所評價的那樣:「你(指粟裕)胃口太大,違反了兵家之道。」此役解放軍打得相當艱苦,用時任華野6縱副司令員皮定均的話說:「我們就是殺傷了敵人一個整師,但是我們『三兄弟』(指華野主力1、4、6縱隊)都殘廢了。」
嚴格意義上講,睢杞戰役殲敵仍只是一個整編師,「大殲滅戰」初考並未過關。但解放軍開始集中兵力打兵團級的大殲滅戰這一變化,卻引起了國民黨軍統帥部的極大震動。睢杞戰役之前,國民黨軍一般認為,一個有戰鬥力的整編師,只要戰術不犯錯、近旁有強援,即不易被解放軍吃掉。若有兩個以上的整編師抱團,則可以大膽遂行戰略任務。因此國民黨軍在作戰計划上也圍繞這一演算法展開,一路多以兩個整編師抱團出擊。但區壽年兵團之被殲,則剛好對這條已保持兩年之久的平衡線發起了挑戰。
1948年8月,國民黨軍在南京進行了軍事檢討。鑒於區壽年兵團被殲,兩個整編師組成的小兵團顯然已經不太保險。國民黨軍統帥部決定調整戰略編製,一方面將整編師、旅恢復為軍、師(原整編旅多為兩團制,從1947年底開始漸改三團制,改師後全面恢復三團制);另一方面,採用獨立遂行戰略任務的大兵團戰術,以三至五個軍組成大兵團,以確保解放軍「吞不下」「啃不動」。
在中原戰場上,以「五大主力」之一的第5軍為核心組成了邱清泉的2兵團,以另一個主力18軍(原整11師)為核心組成了黃維的12兵團。此外還有黃百韜的7兵團、李彌的13兵團、宋希濂的14兵團、孫元良的16兵團。在淮海戰役揭幕後,又陸續組建了李延年的6兵團、劉汝明的8兵團等。
大兵團的建立和全線收縮轉入戰略防禦,使國民黨軍兵力較前更進一步蝟集於重要城市和交通線沿線。中原戰場形勢又為之一變——解放軍已經很難從密集且調運迅速的國民黨軍防禦體系中,單獨割裂出某個倒霉蛋來從容殲滅。雙方不打則已,打就必然是全軍壓上的主力決戰。決戰已如箭在弦,只欠下最終決心。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鄧小平十年提出十次的一個心愿,整個連隊都給領導跪下
※遼瀋戰役,國共後勤體系沒得比,解放軍一夜能架起一座橋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