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作者︱林小暖bella


來源︱公眾號ID:askbabysleep




前兩天閨蜜跟我吐槽:

「當媽太難了,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根本做不到呀!」




花了大幾萬報名的興趣班,娃說不去就不去了;




原本計劃好的海邊度假,娃見到大海就嚇得哇哇大哭吵著要回家;




剛剛收拾好的家,去廚房做個炒飯的時間,娃就將一整罐子的紅豆灑得滿地都是;




去超市路過玩具架,娃坐在地上又哭又鬧,非要買一個和家裡顏色不同但款式一樣的布娃娃;




早上你馬上要遲到急著要出門,娃還磨嘰地坐在地上玩著樂高,對你的大喊充耳不聞;



陪寫作業,你一遍遍地告訴娃這個字念「頭」,是腦袋的意思,反過來問他念什麼,他理直氣壯地答:「腦袋!」




……




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有太多時候,讓我們不得不依靠

「是我親生的」

這道護身符,來平息那些娃

「非常不可愛」

的時刻。




我們並非不愛孩子,但那一刻的我們,臉上一定寫滿了哀怨、厭煩甚至嫌棄。




要我們在這樣雞飛狗跳的時刻還能做到眼含愛意、嘴角帶笑的去理解、包容此刻的孩子,除非把自己逼出人格分裂,不然還真不容易做到。



可是,育兒書和育兒大咖不是說了嗎,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也就是說,

孩子啥樣,咱都得愛他。




無論他是淘氣還是乖巧,無論他是作妖還是聽話,無論他是聰明還是笨拙,我們的愛應該時時刻刻,永不撤回。




這……也太難了吧?







哪個當媽的不是一天里有無數次想撂挑子喊一句

「老娘我不幹了!」

然後甩手走人;



哪個當媽的不是上一秒對娃在嘶吼,下一秒看到娃甜甜的睡臉又愛得無法自拔。




若是要我們不論何時何境況都一直保持滿盈盈的愛意,豈不是是逼我們去演戲和過

「假生活」




要不就是說,

「無條件的愛」

這個理念有問題?可似乎,也不能這麼說。




在我看來,

「無條件的愛」更像是一種理想境界

,我們可以努力接近這個目標,但如果將其作為當媽們日常一貫的標杆,或許會平添更多焦慮。




對於生活,往往真實,要比美好更為重要。



養育孩子亦是如此。




既然

「無條件的愛」

難給,不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

「有條件的愛」

,將這些當做雷區,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只要儘力避開,是不是也算是某種意義上對

「無條件的愛」

的踐行呢?






我生了你養了你,你為什麼不同我的?




「我生了你養了你,你為什麼不聽我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生小孩?




上一代的人,都喜歡用生育當做某種

「愛的籌碼」

。他們在勸婚後遲遲不肯生小孩的子女,總喜歡說

「養兒防老」

,或者搬出孝悌禮儀那一套舊思想。在他們的潛意識裡,生育約等於某種施捨,對一份新生命的施捨。




正是這般施捨的姿態,讓他們總是覺得,

自己付出了很多,是孩子虧欠了自己。

他們希望孩子用聽話、乖巧、成功、知恩圖報來彌補這份虧欠。




他們不自覺地用愛綁架、操控著孩子的人生。




記得前幾日在網友@只是幽默上面的一角 的微博上看到一則故事,大意是說,一個孩子高考報志願時想學生物,但他爸以生物不好找工作為理由,將孩子的志願改為免費師範生。




在爸爸眼裡,喜歡並不能當飯吃,畢了業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結果,這個孩子被逼去上了一個月的大學,就撐不住了,央求他爸爸,再復讀一年,如果自己能考上清華北大,就給自己選專業的自由,如果考不上,自己也認了,無條件聽從家裡的安排。




即便如此,他爸仍然拒絕了,還罵他不懂事。




當孩子再次溝通無果之後,不得已選擇了自殺。可就在孩子被送往醫院之後,來看他的親戚們卻還全都在指責他不懂大人的苦心。




這般固執地操控孩子的人生,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愛,

只能算是某種

「有條件的愛」。




「我生了你養你了,為你付出這麼多,你當然要聽我的話。」




這樣的邏輯,本身就將親子關係置於某種不平等的地位。




真正的愛,應該以尊重和平等作為底色,否則就只能算是交易。




再回到最開頭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生小孩?




為了老有所依?為了潤滑婚姻?為了轉嫁我們的遺憾和夙願?為了完成女人的使命?為了追趕大多數的人潮流?




其實,在初為人母的時候,我也沒想明白。但慢慢地,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養育一個小孩,幫助我找回了人之初那段丟失的記憶。

生養後代的意義,應該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用更成熟的心智去追溯我們生命的源頭。




因為孩子,我們觸碰到屬於自己的歷史,對自我的了解也越發清晰;




因為孩子,我們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因為孩子,我們得以再次成長,而不是在中年的道路奔向速朽。




當我們帶著這份覺知,養育孩子的時候,便是在用一份生命關照另一份生命。




我們與孩子互不虧欠,我們並非為了他們,而是為了我們自己,在做這件事情。






我會這樣,都是為了你




「我會這樣,都是為了你。」




記得大學時,曾聽我的同學講過她和她母親的故事。她的母親自從有了她,便辭掉了工作,做起了家庭主婦。




在她的記憶里,母親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和父親吵架,父親覺得母親長年在家,不懂社會上的門道,不喜歡被母親插手工作上的事情;而母親覺得父親骨子裡在因為家庭主婦的身份而看輕自己。




每每如此時,母親總要拽著我的同學訴苦。




同學問母親:

「為什麼當初要辭職,搞得現在這樣喪失自我,還特別不快樂?」




母親答道:




「還不是為了照顧你。」




同學又問:「為何不把我放在幼兒園裡,周圍很多同學父母都是雙職工,過得也很好呀,家裡的經濟條件還能寬裕一些。」




母親答道:




「還不是為了把你照顧得更好。要不是為了你,也許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




這樣的話,同學的母親說過太多次。每次聽到,同學心裡都充滿了罪惡感。




她覺得,是她害母親和父親失和,是她讓母親變得如此不快樂。可是她又覺得,自己很委屈。母親當年做選擇的時候,也並沒有和她商量。她又為什麼要去背負個人選擇失敗的後果呢?




同學說,她的內心時常被內疚與試圖反抗的矛盾,煎熬著。她寧可當初母親能在職場上打拚,多為自己著想,

也好過那份包裹在「無私的犧牲」外殼下的「有條件的愛」。




當我也做了母親,就越發理解當初同學的苦衷。




儘管我的未來,從此有了孩子的身影,但對於自己人生當中的每一次選擇,不管初衷是為誰,我都清楚地明白:

它只關乎我個人,成就也罷,遺憾也罷,都將由我個人承受,和孩子無關。




我們選擇做全職媽媽,是因為我們不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點滴,是我們甘願陪伴在他們身邊;




我們選擇做職場媽媽,是因為我們更願意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在擅長的專業,去和更為複雜和真實的世界廝殺搏鬥。




只有認清了這一點,我們的內心才不至於在選擇所留下的遺憾與失敗面前患得患失,也不會因為內心的不平衡,以條件向孩子交換愛。






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愛並不是取悅。

以孩子開不開心高不高興來衡量愛的程度,其實喪失了愛的本意。




真正的愛,一定是有原則的。

不接受孩子的某些行為,並不代表著我們的愛帶有某種條件。關鍵是,我們要如何向孩子表達我們的不接納。




比如,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拒絕的只是他們超越界限之外的行為,而不是他所反映的情緒,更不是否定他整個人。




我曾看過,在公園裡某個媽媽因為生孩子的氣,一邊念叨著:

「你自己在公園裡瘋跑吧,媽媽不要你了,媽媽自己回家了!」

,一邊怒氣沖沖地快步走在前面。




後面那個兩三歲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一邊嚷著

「媽媽不走,媽媽不走!」

一邊拚命追趕著媽媽,想要拽住她的衣服,滿臉都是無助與恐懼。




我也曾看過,在餐廳里某個姥姥因為孫輩過於頑皮,不停地沖她叫嚷:

「你再不聽話,我可走啦!」「你再這樣,以後不帶你出來吃飯了!」「不要你了,給我丟人!」

可這個七八歲的孩子對這份威脅絲毫不為所動,依舊笑嘻嘻地調皮搗蛋著。




「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為什麼你那麼笨,總給我丟人。」




「你再這麼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以威脅性的懲罰,去表達我們的不接納,等同於告訴孩子

「你只有怎樣怎樣,媽媽才會喜歡你」

,而這樣的邏輯,就是典型的「有條件的愛」。




它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行為,只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讓他們

「臣服」

於對

「失愛」

的恐懼中,直至終有一天,愛與不愛對他們來說都變得再無所謂。




當我們始終記得,我們設限,是為了讓孩子擁有獨自行走世界的能力,而不是打擊他們作為個體的自信力時,我們的愛將變得更加純粹,不帶有任何條件和目的。







記得在《尋夢環遊記》中,被困在亡靈世界的米格,需要得到帶有家人祝福的萬壽菊花瓣,才可以重回現實。




電影中,米格先後得到了三次祝福。




第一次,米格的親人伊梅達爾給的祝福,帶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讓米格放棄音樂的夢想;




第二次,已經解開丈夫因為音樂離家棄子這份心結的伊梅達爾,在送祝福的時候又提了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讓米格永遠別忘記,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多麼愛你。




直到第三次,米格的親人終於送出了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祝福。是這份無條件的愛,最終讓米格得以成功的回到現實世界。







電影中看到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




育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看見自我的過程。




我們在愛中摻雜的條件,都是我們自身缺失的投射。當我們真正解開心結,和自己和解的那一刻,才是我們最接近愛的本質的時刻。




或許我們此刻還做不到「無條件的愛」,可至少,我們能不再用那些明顯失了邊界的「條件」來「綁架」孩子,讓他們因為害怕和恐慌而「臣服」。




只有當孩子們從小有過被人「無條件愛著」的感受,他們的內心才會越來越勇敢和強大。




作者:林小暖bella,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前資深媒體人,國際認證嬰兒安撫師、睡眠諮詢師。專註睡眠科學、中西教育、親子閱讀、旅行遊玩、兒童心理、自我成長、好物評測、品質生活等話題。公眾號:askbabysleep



在親子互動中,穩定的情緒都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每周微課請來了國際著名的情緒梳理導師

海藍老師

,分享

《揭開情緒的真相,把握關係中的主動權》

,讓你的家庭更幸福,親子關係更和諧。




好課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這項能力和智商、情商同樣重要,卻常常被父母忽略!
戚薇、朱茵的女兒都哭作一團?分離焦慮怎麼破?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