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26課:吃瓜群眾圍觀文殊菩薩PK維摩詰居士
若有錯漏,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鞠躬感謝!
1~25課講記
可以在後台回復:維摩詰經
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獲取
第26課
今天開始講《維摩詰經》第五品。明天也講《維摩詰經》,後天是天降日,希望各個地方加以重視,多行一些善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因緣具足,金剛道友們可以小範圍聚在一起,念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心咒、《普賢行願品》等,或者行持其他善法,這很重要。
作為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徒,至少也要對佛陀的四大節日——神變月、轉法輪日、天降日、成道日(包括金剛薩埵法會期間的薩嘎月)等殊勝日加以重視。
眾所周知,任何宗教徒,都應對自己教派的特殊節日有相應的表示,比如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等等。我們佛教徒,也應在這些特殊的時日里,通過祈禱、禪修等積累資糧,這樣自相續中必定會產生極其強有力的證悟或覺受,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視。我提前告訴大家,以便於大家作些準備。
或許對於有些道友,要在整個天降月或極樂法會這幾天全部行持善法有一定困難,因為在家人的社會壓力大,時間特別忙。但無論如何,我前兩天說過,這次最好能念阿彌陀佛心咒30萬遍(我們每年都會念30萬遍的心咒),且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時間有點短。學院這邊也許用不了那麼久,很多道友現在已經念了一半了,所以說……(上師笑,眾笑)是不是說錯了?統計不對是吧?所以我們這邊問題不大,但城市裡很多人有點困難。上次金剛薩埵法會的時候我們念了三個月,所以這次也延長兩個月吧。三個月中念30萬遍,一個月十萬,三天念一萬,應該沒問題。希望大家都參與,到時僧眾一起作迴向,這樣功德非常大。
我們的人生總有盡頭。在因緣成熟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得不撒手人寰。那時,今生的種種事情,有些已經完成,有些尚未圓滿,但無論怎樣,你辛辛苦苦積攢的這一切都毫無益處,全都要捨棄,只有積累的善根資糧才會一直跟隨自己,陪伴你到後世,這就是善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和功德。所以,這方面大家務必重視。
以前法王如意寶在開極樂法會的時候,就為居士們灌過阿彌陀佛的灌頂,這也是為了跟大家結上法緣
。雖然在網上不一定完全能依靠這種方式來獲得灌頂,但至少也能獲得結緣的加持和力量,這也是一種緣起。所以,我們大家都應非常努力地為往生極樂世界作好準備。
(上師拿起一本書)這個是什麼?《苦才是人生》。這是他們翻譯的德語版(眾鼓掌)。這是什麼意思啊?(眾笑)
下面我們念傳承。每次大概十分鐘左右,念《維摩詰經》當天所講內容的傳承,然後在文字上為大家解說。
(上師念傳承)
今天學習《維摩詰經》。前面已經講了一部分,大家現在應該把自己的心收回來,專註在聞思修行上,並將此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來對待。有些人學習佛法,就像聽一堂世間的培訓課或其他世間法的課一樣,如果這樣對待佛法,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對佛法的價值還未徹底明白。很多世間知識的課雖然能解決即生的生活等問題,但僅此而已。而佛法不僅對今生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乃至生生世世中,都在自相續種下了善根種子,最終會使我們獲得離苦得樂的超勝境界。
所以從佛法本身的意義來講,大家應該抱有一種特別渴望、難得、歡喜的心態及無比的熱情來聞法。做任何事如果沒有激情、熱情和感觸,可能並不一定會進行得很順暢。有些佛教徒剛開始時非常熱情,猛烈如熊熊大火,信心也無法抑制,萬分激動,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歷經風吹雨打和歲月的摧殘,最後好像已經奄奄一息了,當初的熱情和信心宛如在狂風中搖曳的一朵小小火苗,忽而顯現,忽而消失……這種現象非常不合理。
不管你信仰宗教,還是進入世間的某種行業,都應該不忘初心,信心和熱情保持不變、始終如一。我遇到很多世間人,無論做事業或其他一些世間項目,他們始終保持著創業時的熱情,心中一直憧憬著夢想。而有些佛教徒,尤其是「老油條」,剛開始時對佛、法、修行十分有信心,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覺得晚上睡三四個小時都太可惜了,自己應該不吃不喝不睡地修行,但隨著時日的消磨,自己的熱情逐漸退失,信心也慢慢消失殆盡,到最後只剩下冷漠。
無論做任何事情,應該將一種正面的熱情持續到最後,這點不可或缺。發心也是如此。我們這裡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發心人員,剛開始時熱情高漲……(上師模仿動作)藏族服裝一般袖子較長,他們就捲起袖子說:「我參與!我參與!我一定要參加!」可到了最後,就把袖子放下了:「很冷……不行不行。」就這樣慢慢退縮,剛開始的勇氣都不翼而飛了。
修行也一樣。所以法師們、輔導員們一定要堅持弘法教學。我前段時間對有些學校的老師們也講了這點。現在好多老師對教學沒有什麼意樂,只是為了保住飯碗而勉強應付。每天在課堂上「嗯嗯」地講,其實他自己也沒啥感覺。如果老師講課沒有感覺,那下面的學生就更沒感覺了,如果老師麻木萎靡,學生不可能生龍活虎,這是百分之百能推測出來的。
希望大家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有一種時刻專註的心態。有些人好像表面在學習,卻似乎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軟綿綿地在行業中得過且過、渾渾噩噩,看似還活著,至少命根還沒斷,但其實和死去的人沒有什麼差別。
不管是學《維摩詰經》還是其他課程,希望大家把散亂的心收回來,一心一意地專註學習。雖然我自知傳講平平,但佛教的內容是非常殊勝的。《維摩詰經》是公認的傳世經典,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我講得不好,你可以舉手反對:「哇,那個地方講錯了……喂喂喂,不要再講下去!」那我們可以交換一下,你講我聽,繼續往下講,這也無可非議。西方也一直有這種比較開放的思想。
現在開始講《維摩詰經》。先回顧前面四品:第一品是《佛國品》,這是一個序品,亦是因緣品,主要宣講的內容也是這部經典的最終目標——心凈則國土凈;第二品是《方便品》,宣講了維摩詰居士弘法利生中非常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值得我們學習;第三品是《弟子品》,佛先後派遣十大阿羅漢等去維摩詰處問疾;第四品是《菩薩品》,彌勒菩薩、光嚴菩薩、持世菩薩、善德菩薩等幾位都已經講了。之前兩品主要講佛逐一囑託大小乘的著名弟子去維摩詰處問疾,但每個弟子都提到,從前自己如何被維摩詰居士教訓的事。
《維摩詰經》確實是一部很有邏輯性的經典。通常,佛經的邏輯散落全篇,不像因明那樣有很強的邏輯可循,如《金剛經》、《般若經》等經典。有人將分散在浩瀚佛經中的內容比喻成「像不計其數的珠寶混裝在寶庫里一樣」,這裡有珊瑚,那裡有金子,那裡又有銀子……就這樣散落各處。但這部經典的邏輯則不一樣,是層層遞進的,至少前面的內容如此。
有些前輩大德在解說的過程中,認為前面部分主要講調伏,後面部分主要講攝心、攝受的內容。但不管怎樣,我們先按照經文上的內容繼續宣講。
前面也講過,在漢地,尤其許多古大德都特別重視《維摩詰經》。這部經典不僅在漢地非常著名,在藏傳佛教中,也有很多大德引用和宣講。我也因為有清凈的傳承,才給大家傳講這部法。有一個很好的傳承,無論對弘揚經論、自己修行還是對佛教的理解,都會有諸多幫助。雖然現在看不出來,但相信以後會有很多弘揚這部法的大德出現。
今天繼續講這部法,
大家應懷著歡喜心來聽聞,這是我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可能有些人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財運亨通、遇到希求的對境、事業成功、相貌莊嚴、地位顯赫等才有意義,但就我個人而言,也許與從小的信仰有關,小時候對佛法就有信心,包括後來佛學院的培養等原因吧,覺得人到中年或最後階段,通過佛法獲得證悟、覺受和加持,才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希望聽聞佛法的人不要吃東西或做其他事情。經堂里的道友都在如法聽聞,通過網路聽受的道友可能有一邊聽法,一邊上網、看手機、吃吃喝喝的情況。聽聞佛經時,即使你一心專註有時都不一定能全然領會,以一顆散亂心來對待,更不可能明了其意。
別的不說,哪怕看一部世間連續劇或電影,有些關鍵問題、表情或劇情暗示錯過了,下面的情節發展也不一定能看懂。比如片子開始時有個二人對視或某句話,這個細節對整個情節非常關鍵,但你錯過了,那後面的情節就會覺得無法銜接。
當然,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有些人上夜班,實在沒辦法如理聞思,那邊上班邊聽聞也可以。總之,你對聞法越重視,獲得的加持和利益才會越大;反之,對聞法越輕視,只是隨便當成一個世間演講,可看可不看,可聽可不聽,不想聽了就「啪」一聲關掉,跑去聽流行歌,但那些節目帶給你的利益是否會更多呢?
這裡我就不多啰嗦了。下面開始講第五品,文殊師利菩薩問疾。
佛的大小乘弟子都有各自的功德。大家知道,文殊菩薩作為佛智慧第一的殊勝弟子,只是顯現為菩薩相,當然,不同經典的觀點各不相同。我之前翻譯的《八大菩薩傳》里,《文殊菩薩傳》的章節是最廣的,其中也講到了相關內容。有的經典,如《首楞嚴經》說,文殊菩薩是過去佛,叫「龍種上尊王佛」;有些經典中說他是未來佛;有些經典中說他是現在佛,叫「歡喜如來」、「普見如來」等,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的大乘經典中,文殊菩薩示現為菩薩童子相,開啟眾生智慧。
我們有必要了解文殊菩薩,他並不是現在個別人,包括有的西方人認為的那樣——文殊菩薩僅僅是智慧的表現,他的寶劍是斷除無明的象徵。總之解釋成一種表象或表示,其實並非如此。
雖然有時候可以用智慧、象徵來理解,但
文殊菩薩實際上是佛陀時代一位真正的菩薩,在五台山以及不同的眾生群體中,示現種種身相度化眾生。
有些西方人對於菩薩和佛不是特別了解,正因為不了解,有些大德給他們講佛法時,也怕他們將宗教中的神話故事與佛教中的真實公案混為一談,於是經常介紹說:「觀音菩薩用一枝蓮花表示,代表清凈,是大悲心的一種表示;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是斷除無明的一種象徵……」都是通過諸如象徵和表示的方法來解釋。也許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樣「看圖說話」更好理解。
但講到佛的時候,對真實佛陀的故事一定要慎重,這不是一種傳說,也不是神話故事;講菩薩的時候,也要講菩薩的功德,其間的道理要講清楚。
不僅佛教是這樣,其他宗教也有類似的故事。有些故事的確帶有神話色彩,有些卻是在人類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重大事件。任何宗教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淵源和歷史。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它們的歷史和傳承,另一方面也應審慎觀察,否則容易形成偏見。
所謂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幼小時如同一張白紙,並沒有獨立的見解,但後來通過接受不同的教育,以及周圍人和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在心識上逐漸積累了一些五彩斑斕的故事和有偏好的認識,並逐步固化定型。比如一個人從小生在一個無神論或有神論家庭,他的世界觀就和周圍人的語言、思想的影響息息相關。即使那些想法不一定正確,但也會漸漸信以為真,這一點值得大家思考。
不要相信自己的觀點都是千真萬確,佛陀也說過:「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不要因為我是佛陀,就以恭敬心接受我的佛法,而應像十六次提煉黃金一樣,用你最深細的智慧,對我的教言進行觀察。如果它講得合理,你可以接受;如果不合理,就可以放棄。」這也是佛教中很重要的格言。
接下來文殊菩薩出場了——很多人一直很期待,認為文殊菩薩出場應該相當精彩。因為前面那麼多弟子一個個都不敢接招,所以很想看看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你代我到維摩詰居士那裡去問疾。」我們都知道,前面諸位大乘、小乘的弟子都與維摩詰有過交道,雖然有些是示現,但也得到了不同的智慧和教言,因畏於維摩詰居士的威嚴而不敢前往。
我以前對《維摩詰經》的認識比較膚淺,這次也非常感謝大家,依靠這樣的因緣聚合,有機會對這部大乘經典再次以自己的分別念專註地學習、認真地挖掘。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對這部經典的認識都更上了一層樓。
當時佛陀讓文殊菩薩去探望維摩詰居士,這真是最好的安排。假如一開始就派文殊菩薩去,以文殊菩薩的智慧,應該會問得比較清楚,那其他人有沒有上場的機會就不得而知了(上師笑,眾笑)。一開始是派舍利子、目犍連前去探望,後來又不斷地派了五百位阿羅漢以及菩薩們前去探望。
前面一品提到了四位菩薩,有沒有問其他菩薩不是特別清楚,經文中講得並不明顯。但我想當時菩薩眾多,應該是問了很多菩薩,而不僅僅是這四位。文殊菩薩是最後壓軸出場的。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文殊菩薩對佛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啊,維摩詰居士是大上人(有些翻譯成大士),非常難以對付。」
文殊菩薩智慧超群,但並未大包大攬地聲稱問題很簡單、很好解決。前面佛讓那麼多聲聞、緣覺和菩薩去問疾,結果他們都因曾遇到大居士的詰難而不敢前去,故文殊菩薩認為維摩詰居士確實非同尋常、高深莫測,堪稱上人。
南懷瑾先生也引用過「上人」一詞。 藏文裡面「上人」的字樣不太明顯。唐譯里叫「大士」。總之,「上人」不僅僅是在《維摩詰經》里提及,其他經論中也曾出現過。
小乘的《增一阿含經》裡面說:
如果人改過自新,懺悔過失就可以稱之為上人
。《十誦律》當中,把僧人分為四種:粗(大寫的三個鹿——麤,或粗大的粗)人、濁人、中人和上人。
沒有慚愧心,不懂詞句和意義,叫做粗人;沒有慚愧心,懂得詞句和意義,叫做拙人;有慚愧心,不懂詞句和意義,叫做中人;既有慚愧心,又懂得詞句和意義,叫做上人。當然每個詞也有不同的解釋。此處的「上人」不僅是指對詞義精通,更重要的是能舍己利他。《大智度論》里也有相似的教言:「
若自能舍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
」意即拋棄自私自利的心,一心一意地為眾生行持善法者,稱之為「上人」。故我們也可以稱那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安樂,一直把眾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人就是「上人」。在座各位是不是上人呢?大家也可以對照觀察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
當然,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利益也不可能,但我們作為一個大乘信徒,要時時刻刻想到眾生。(上師念《吉祥與發願偈》的藏文:「
我願今起生生世世代,上師殊勝本尊以攝受,三學功德海藏能自在,易成弘法度眾廣大義。
」)法王如意寶所造的這個發願文是說:「我願從今天開始,在生生世世當中由上師和本尊攝受,能夠精通三藏而行持弘法利生的廣大事業。
」我們在學院的念誦里也會常用常念。
所以發願的時候,一定要發願生生世世都能得到上師和護法神的攝受。因為如果沒有上師和護法神的加持,僅憑一己之智慧和能力,在弘法利生方面仍然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我自己的修行經驗和人生體驗。也許你智慧超群、辯才無礙,暫時為眾人所認可,但如果沒有上師和護法神的加持,將來能否真正承辦弘法利生的事業也不好說。
有些人經常對上師不滿意,對法也不滿意,「應該這樣做!按照我的想法應該是這樣做!」但真的把事情交到他手裡,沒有上師和本尊的加持,可能等不了兩三年就以失敗而告終。所以,
無論是在自己的人生、修行,還是弘法利生的過程中,想要成為真正的「上人」,還需上師、本尊和護法的加持
。
沒有信仰的人,是不承認加持力的,因為他們總是習慣於得到一個實實在在的知識或物質。對他們來講,無形的力量是遙遠世界中的神話。當然,我們也不需要他們承認,但這是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剛才講到文殊菩薩對佛陀說:「世尊啊,聽說那個上人(即維摩詰居士)比較厲害。」怎麼厲害呢?下面就從文殊菩薩的角度來宣說維摩詰居士的境界。可以說是一種讚歎,也可以說是對他的個人介紹。(上師笑)
我們出去講課時會先作自我介紹,一般會從智慧、弘法利生的事業等方面進行介紹。但有些介紹就不太如法,盡講些他在哪裡降生、吃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不過現在的人可能喜歡聽這些吧。
下面文殊菩薩為維摩詰居士作了一個介紹。
「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
他深深地通達了一切萬法的究竟實相。我們從前文也能看出這一點。不僅自己精通,還善於把這些法要全部如理如實地宣說給有緣眾生,尤其擅長在不同的眾生前應機說法。在說法的過程中,不論是辯論還是宣說的措辭、意義等方方面面,沒有任何人能攻破他甚深的智慧。他是辯才和智慧都無有間斷、無有任何阻礙的菩薩。
這裡「善說法要」的譯法和一些譯本稍有不同。比如一些梵文和日文的版本翻譯為「能善巧宣說一般和特殊的法」;或是「或分或合」,能分開或結合起來宣講。有些梵文版本中的用詞,與藏文版本的用詞也比較相近。雖然「善說法要」字面上的翻譯稍有不同,但實際意義應該是相同的。
「善說法要」中的「善說」,是佛教經論中常見的術語。意為通達諸法實相之後善於向別人宣說。有些人雖然確實通達了其中的意義,修行也很不錯,可是對別人講經說法時不太善巧,一出場可能就一敗塗地。
對於這一點,我也在思考,不管是出家法師還是在家道友,如果我們只是書獃子似地,自己偶爾甚至經常能背出教證、理證等,這樣一方面也很好,但另一方面更要懂得眾生的根機,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曾把很有希望的一些法師派出去,結果出去以後在一個寺院里三天都呆不了,把所有人得罪光之後,走投無路只好回來,自己也不再想去講經說法。就像是出去打了一場敗仗似的,回來之後,還心有餘悸地往身後看,然後鬆一口氣:「啊,我終於回來了!」
所以我們在做人這方面,有些法師說這是「山溝文化」——喇榮這個小小的山溝里培養出來的人格。這樣講稍微有失偏頗。其實,喇榮這個山溝里,走出了大量對全世界做出過豐功偉績的人才,也湧現了藏族、漢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一些卓越不凡的大德,不僅現在有,未來也一定會相繼出現。平時我們也能觀察到,有的法師和居士確實比較包容,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很多方面都比較善巧。所以我們這個山溝里的一些法師確實是很不錯的,無論是在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方面,都既有度化眾生的發心,也有善巧方便的能力。
麥彭仁波切的《君規教言論》中專門有一品——《語言品》,希望大家好好學一學。真正的善說,不會害別人,也不會害自己,而且能真正利益到眾生。正如《四分律》中云:「
善說於言者,令己無熱惱,亦不侵他人,是言為善說。
」所謂的善說,一方面不會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使自己痛苦,也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而且哪怕只是宣講一堂課,也能讓別人獲得極大的利益。
確實,有時可能只聽了一堂課,但其中的收穫會終生難忘。在我自己的人生經歷中,以前一些藏傳佛教的大德,哪怕只是見過一面或聽過他們一節課,但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加持力。
因此,在這裡也給大家講一下,通達甚深的實相很重要,但語言交流的善巧也不可忽視。無論你是法師還是普通人,在世間當中都需要有善巧的交往能力。
麥彭仁波切也說,世間很多親人或怨敵之間的矛盾,大多來自於語言,因此語言很關鍵。世間人也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語言如果掌握得不好,可能一句話就會得罪無數人。
因此,希望現在聽課的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在說法的時候不要過於自信:「啊,我說話肯定是沒問題的,百分之百別人都是認可的!」不能這麼想。要經常觀察自己:「我講經說法的能力到底怎麼樣?」這一點也很重要。
這裡的「智慧無礙」,藏文版本譯為對眾生無有嗔恨的智慧無礙。有些版本也解釋為世俗當中辯才無礙,勝義當中智慧無礙。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是從利他的角度宣說維摩詰居士的功德,即對一切菩薩的事業了如指掌,弘法利生方面十分善巧。
「諸佛秘藏無不得入」,藏文中是「諸佛菩薩秘藏無不得入」,加入了「菩薩」。這是從自利的角度來宣講的,即維摩詰居士對諸佛菩薩的甚深秘密、等凈無二的境界全部精通、無不趣入。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
「降伏眾魔」,意為善巧地降伏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遊戲神通」,在僧肇大師的註解中是「自娛自樂」。維摩詰居士的神通如同遊戲一般,在眾生界中無礙示現。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智慧與方便都已到達彼岸。因為一旦有了智慧和方便,度化眾生也會輕而易舉。《大寶積經》中有個很好的偈頌:「
觀此世間猶如化,智者遊行無所著。
」菩薩到達一定的境界後,觀世間萬法都如夢如幻,此時無有任何阻礙,行至何處也不會貪著。
我以前引用過法王如意寶的一句教言(上師念藏文),意為,
如果真正具足證悟空性的智慧以及利他的行為,則依靠文殊菩薩的加持,便可雲遊世界,那時,不論遇到世間任何的悲歡離合,都不會執著。倘若真正通達了如夢如幻的境界,便能看到這個世界並非實有。
有些人覺得,佛說「如夢如幻」,只是在宣說一種虛無縹緲的境界,其實並非如此。「如夢如幻」更重要的是指一種非常特殊的吸引力。比如,雖然知曉夢是假的,但在醒來之前,我們會一直沿著夢的習氣,將其耽為實有。同樣,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身處於幻化世界,卻因為它的吸引力,並不願意出離。
就像有些年輕人,看到有新出來的電影,即使自己沒錢,也非得借錢去電影院看,甚至因此不吃不喝不睡。雖然明知是虛幻的,卻自願沉醉其間。對有些年輕人來說,迷幻世界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所以佛陀為我們宣說這個世界是幻化的。我們也知道,通過智慧觀察,這個世界中所有的一切無不是幻無不是夢,但在蘇醒之前,依然會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所以佛所說的「如夢如幻」並不是空、虛無的意思,這裡面有一種它自身幻化的吸引力。無數人被其誘惑卻不自知,一直深陷其中。
這段還有其他譯法,大家方便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唐譯本,還有一句「已得一切問答決擇無畏自在,非諸下劣言辯詞鋒所能抗對。」維摩詰居士巧辯無礙,已達到勝妙的法界,他的問答,普通的簡言答辯完全沒辦法應對。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即便如此,承蒙佛的加持,我應當去維摩詰居士那裡問疾。」
佛之聖旨,可以理解為法旨或神旨。鳩摩羅什的譯文中沒有「加持」二字,是藏文及其他漢語譯本中才有的。
所以此句真正的意思是:「維摩詰居士的智慧方便非常了不起,很多人與他相遇時,對他的詰問都難以答覆,普通言語無法與其對抗。即便如此,我也應承佛加持前去拜訪。」
關於這個部分,你們可以對照其他版本,也許會更好理解一些。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
文殊菩薩答應前去問疾後,諸大菩薩、大弟子,帝釋天、梵天、四大天王等天人心裡都在想……
大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個青海的在家人,叫噶爾桑扎巴,他專門講《格薩爾王傳》,也名噪一時,現在已經過世多年了。他每次唱格薩爾王時,一講到「格薩爾王在那裡,他正在……的時候,他是這樣想到了……在這個時候……」(上師模仿)表情就很豐富。(眾笑)前段時間我聽到他唱的歌,就非常有感覺。你們不懂藏文,可能不會有我這樣的感受。當時宗教政策剛開始鬆動,所以法王如意寶常說,他講的《格薩爾王傳》為佛法興盛帶來了很好的緣起。
其實他不是完全按照傳記來講的,但是他講著講著就好像親臨現場一般,「格薩爾王在這個時候,他是怎麼想到的……」方便的時候我給你們放一下,但你們可能沒啥感覺。(上師笑,眾笑)
等會兒……等會兒忘了,可能今天的內容……(上師擔心講不完)
天人、菩薩們想:「文殊菩薩要去問疾了,今天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兩位大士的對談,肯定妙語連珠、精彩紛呈!」
兩位智者的智慧碰撞,肯定會迸發出真正的善說火花,所以大家都翹首以待,想看到一番精彩的場面。
可以說,在那個時代,甚至包括我小時候,大家都非常重視智慧。然而在現今這樣一個特別執著於財富和金錢的物質時代,人們更加在乎輸贏。好像這個世界越來越重視有色、有相的物質,卻不太重視智慧。
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當時的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還有百千天人等等,都想跟隨文殊菩薩一起去問疾。
他們中有些可能是圍觀者,也不是真正要去問疾,只是聽說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將會有對談,因此很重視。就像現在人們常說的「吃瓜群眾」(眾笑)……不能這麼說,他們都是菩薩(眾笑)。這個詞近幾年很流行,用來形容自己沒有主見,喜歡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人們。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毘耶離大城。
於是,隨行的「諸大菩薩」、「諸弟子」、「諸天人」全部恭敬圍繞著文殊菩薩,浩浩蕩蕩地進入了毘耶離大城,即廣嚴城中。
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以及百千天人,這樣的陣容也許需要現在十分龐大的體育場館才能夠容納。但廣嚴城的遺址我以前去過,其實並沒有多大,只是彈丸之地,也不知道當時他們是怎麼進去的。(眾笑)
對於人數的形容,我們藏地歷史上也有類似的說法,例如,一些寺院記載有「十幾萬」僧眾,有些也許是真實數字,但有時也可能僅是表示人數眾多,類似於「無數的」、「成千上萬」等。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此時,維摩詰居士早已知曉諸情,他獨自思忖道:「今天文殊菩薩及人天大眾都將到來。」於是,他依靠神通力加持「空其室內」(此處藏文中有「加持」一詞)。室內所有的物什、器具,以及眷屬、侍者等,經加持後全都空空如也。此時,維摩詰居士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只留下了一張床,此外別無他物。
我們以前曾講過,維摩詰居士富甲一方,其住處也是莊嚴華美、富麗堂皇。現在,這些全都被他「變」空了。後面會詳細宣講,為什麼維摩詰居士只留了一張床。其實,這是一種表法,例如,
沒有眷屬表示人無我,沒有器物表示法無我,獨留一張床則表示涅槃的所依等等,每種表示都有其深意
。
維摩詰居士只留了一張床後,便以病人的姿態躺在床上。在許多相關的畫作中,常能看到維摩詰居士躺卧的形象,這也是一種示現。以前國王松贊干布也曾在邊界示現殺人,對此許多人都無法理解。其實,他是以幻化的軍隊來殺害幻化的敵人。由此可見,有時諸菩薩的境界確實是不可思議的。
以世間人的眼光來看,也許維摩詰居士只是一位在家人,擁有眾多的眷屬和財富。但實際上,他卻可以任運自在,既可隨意享用,也能依靠等持力頃刻之間將其幻變一空。
世間真正具有法相的善知識以及菩薩們,也可以如此幻化。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這時,文殊菩薩來到了維摩詰居士空無一物的家中,見到了空空如也的屋舍,屋中只有維摩詰居士一人獨自睡在床上(上師笑)。諸佛菩薩的示現有時也很有意思。我看他們表演的《維摩詰經》,有時也不太盡如人意,但也可以吧,我們不能過於嚴苛或誇讚,對吧?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此時,維摩詰居士見文殊菩薩及眾人都到了,便說道:「善來,文殊菩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上師笑,眾笑)他們還是挺有意思的,對吧?不像我們普通人只會說:「歡迎光臨!來來來,吃吃吃,喝喝喝……」(眾笑)他們吃的也沒有,喝的也沒有,全都幻變一空了(眾笑)。「善來」,即歡迎之意,也表達了維摩詰居士對文殊菩薩的尊重。
「不來相而來」,即從勝義層面而言,既沒有來,也沒有不來。但從世俗層面而言,文殊菩薩確實帶領眾眷屬到達此地了。此外,在勝義的層面「不見相」,即兩位的見面也是不成立、不存在的,沒有任何所謂的「見」。但在世俗的層面,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已在這個空無一物的屋舍中相見了。
此處,在藏文當中還有「不聞相而聞」,我忘了對照其他版本中是否也有,意即以沒有聽到的方式而聽到。在勝義中沒有什麼可聽聞的,但在世俗當中,他們彼此交流的語言還是可以聽到的。
以上解釋方式,與漢傳一些大德的詮釋有所差別。如天台宗智者大師認為,以勝義和世俗、實相和顯現這樣來劃分不太合理,應當按照天台宗的「四不可說法」分類——「生生不可思議,生不生不可思議,不生生不可思議,不生不生不可思議。」這是類似唯識宗的解釋方法。
無論如何,「來」和「去」在實相中是不能成立的。如《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既沒有「來」,也無從「去」,這是從實相的角度來解釋佛陀和如來的含義。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
文殊師利菩薩回答維摩詰居士:「大居士,您說得非常對!」
「若來已,更不來」,若是已經「來」的事物,則無法再「來」,因為「來」的狀態已成為過去了;若是還沒有「來」的事物,則是未生的,未生的事物當然不可能「來」;除此之外,所謂「正在來」的事物,也是當下不可得的。
「若去已,更不去」,同樣,事物已經「去」了,則無所謂再「去」,因其已滅的緣故;還沒有「去」的,則不存在「去」;「正在去」也同樣是不可得、不可「去」的。
《中論》的第二品《來去品》中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 已經去了的沒辦法去,不去的也不可能去,去和不去以外哪裡還有一個去呢?
以前法王講《中論》時,我們一些道友在路上相遇,就經常用「去」、和「不去」這些教證相互開玩笑。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勝義中來者沒有來處、去者沒有去處,所以見和不見也是同樣的。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
文殊菩薩接著說:「這些我們先暫且不辯論了,我是來問您病情的,不是來辯論的。」(上師笑)「居士啊,我是受佛陀的委託前來探望您的,您的病情如何了?能否忍受?」
這也許是印度的一種問候方式吧。就像我們藏
族打招呼時常說
(上師說藏
文),意為:「你睡好了沒有?」漢族是問:「你吃飯了沒有?」我在北歐時,也常聽當地人互相問候:「天氣好嗎?」但若是按我們現在的觀念,探病時問「你能不能忍」,好像有點……(上師笑)
「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問無量。
文殊菩薩繼續問:「您的治療有效果嗎?病情是否好轉?不會嚴重了吧?」
「致問無量」在藏文和梵文的譯本中都有。文殊菩薩說:「佛陀非常殷重地問候您的身體如何了?行動方便嗎?身心安樂嗎?」你們可以對照一下唐譯等版本,此處鳩摩羅什以「致問無量」進行了概括,實際上佛陀還問了許多關於維摩詰居士病情的內容。
在座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對此,博朵瓦格西有一段精彩的教言,我明天方便時發到藏文微博上。博朵瓦格西說,世間許多事情都不是突然而至的。大多數人會認為,不該生病的生病了,不該死的死了,不該倒霉的倒霉了,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是該病的病了,該死的死了……(上師笑,眾笑)
博朵瓦格西還說,生老死病都絕非偶然。若是不願意經歷生老病死,便要首先根除「生」;想要根除「生」,則需要斷除煩惱;想要斷除煩惱,則應與煩惱作戰!這句話十分重要。
有些人生病時常會感慨:「哎喲,我不該病,我為什麼生病?」臨死之際也是哀怨:「我是不是要死了,我不應該現在死!」但是,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只要有了這個身體,生老病死總會來臨。不僅是凡夫,大德們也是如此。
我們曾講過戒賢大師的故事:
戒賢大師一百多歲時,玄奘前往印度取經,他們在那爛陀寺相見了。戒賢大師一見到玄奘,便泣不成聲、老淚縱橫。
玄奘疑惑地問他為何哭泣,戒賢大師的侍者講述了緣由。三年前,戒賢大師病得十分嚴重。當時觀音、文殊等菩薩親自現前,告訴他此病是業力現前,大師往昔當國王時曾傷害了民眾,造下了本應墮入惡趣的果報,但又因弘揚佛法,果報成熟於即生,因此痛苦萬分。
大師急忙詢問如何根除病苦,文殊菩薩答曰:「再過三年,大唐會來一名僧人,如果你將佛法交付於他,此病則愈。」戒賢大師原本打算以自殺來解脫病痛,聽完文殊菩薩的話,便一直等待至今。
由於這三年中痛苦難忍,所以他在見到玄奘時才會如此痛哭。戒賢大師也在為玄奘傳法後不久,便示現了圓寂。
其實,修行人在生病時,想真正做到用佛法來對治病苦並非易事。雖然嘴上常說「該病就病,該死就死」,可一旦真正面對時,還是敗下陣來。
佛陀時代也有這樣的公案。《阿含經》中講,當時,有一位出家人病得很嚴重,想以自殺來結束病苦。舍利子親自勸慰道:「你的病如何了?能不能忍受?有沒有食慾?」
出家人答:「我已經病入膏肓,實在痛不堪忍,很想用刀自殺。」
舍利子急忙說:「你千萬不要這樣!我會給你許多飲食、財物、藥物,還會經常帶弟子來探望你。」
出家人說:「這些我都不需要。我是一位尊者,財物、飲食、藥物、弟子等我都有,但這些都無濟於事,我就是痛不欲生,想要自殺。」
後來,舍利子為其宣講了許多「人無我」空性的修法——「眼不是自己,耳不是自己」等等,但人家病得這麼嚴重的時候,可能聽不進去(上師笑)。出家人聽後說:「這些我都懂(上師笑,眾笑),但於事無補,我還是痛得受不了!」最終,他果真自殺了。
其實自殺是很不好的,過失也極大。現在全世界充斥著身心的痛苦,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修行稍微好一點,應該是不會自殺的。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文殊菩薩接著問候:「您的病情如何?佛陀對您老人家非常關心(上師模仿)。(原來我住院時也是有一些人來……不說了(眾笑)。)您的病是因何而生的?病了多長時間了?(時間好像比較長了,因為在此之前已有許多人前來探望了,包括國王、弟子等,應該有幾個月了)您感覺什麼時候能康復呢?」
然後,維摩詰居士準備明天回答。(眾笑)
※家人過世後,千萬不要急於分財產
※我們終於切身體會到什麼叫「輸在起跑線上」了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