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越來越「不聽話」,說明寶寶會開始獨立思考了,家長要多引導

寶寶越來越「不聽話」,說明寶寶會開始獨立思考了,家長要多引導

文 | 齊麗娟

在寶寶2歲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越來越「不聽話」,但是寶寶真的是越來越「不聽話」嗎?其實未必,在寶寶兩歲的時候,他即將邁入人生的第一階段,曾有專家表示,寶寶是從2歲開始有比較獨立的自我意識,寶寶開始試著做一些事情(可能是做得到的事,也可能做不到的事),開始會說「我不」、「我不要」、「不可以」等等拒絕的話,這些「不聽話」的表現,其實是寶寶慢慢獨立並開始產生自我想法的表現。

一、「不聽話」行為之做得到、做不到

寶寶2歲的時候已經可以較為熟練的控制自己的身體,可以說是行動自如,所以寶寶會想要自己試著完成自己的事情,就拿疊衣服來說,很多寶寶看見自己的衣服的時候,會主動拿起衣服來疊,並且不要家長的幫忙;寶寶要上廁所的時候,雖然夠不到廁所門把手,但是還是想要自己打開,如果家長在這些情況下不顧寶寶的意願,幫寶寶把衣服疊好或者幫寶寶把門打開,寶寶可能就開始發脾氣或者開始哭鬧,寶寶哭鬧的行為讓家長們覺得寶寶「不聽話」。

其實,寶寶哭鬧是因為寶寶不能接受家長幫助他完成他可以做到的事情,另外,在寶寶的認知中,並不存在「做不到」,所以寶寶會認為「自己可以夠到廁所的門把手」,因此在家長幫忙時,寶寶會出現哭鬧的情況,所以說,家長們在寶寶主動嘗試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放手讓他去做,在旁邊保證寶寶的安全就好,即使他把衣服疊的很醜、打不開門,但是寶寶還是開心的,寶寶自主完成一件事情會讓培養自身的自信,並且會養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二、「不聽話」行為之拒絕

如果寶寶開始學會拒絕、對家長說「不」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感到開心,而不是煩惱。這是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表現。寶寶說「不」的時候會很興奮,在寶寶的意識中,拒絕別人會加深寶寶對「自己」的認知。因此,家長在給寶寶定規矩的時候,就不要說「可不可以」、「行不行」等等這種句式,因為這就是在給寶寶說不的機會,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或者要做什麼就好。

不過,要是原則之外的問題,比如買食物、衣服、玩具的時候,就該問問寶寶的想法,並且要尊重他們的想法,不過,最好由家長直接給出自己能接受的選項給寶寶選,這樣的話,無論寶寶選擇哪種結果都會在家長的接受範圍內,也讓寶寶感受到被尊重。

綜上所述,寶寶的「不聽話」其實並非真的不聽話,而是說明寶寶已經開始養成對自我的認知,並且開始擁有獨立的意識和思考,家長們可以多多寶寶交流,聽聽寶寶的想法,這樣就能幫助寶寶變成一個「小大人」啦!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國慶長假,你準備帶孩子去哪裡?這個地方一定要去!
剛生完孩子後,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還沒「卸貨」的了解一下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