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女導演們唯一的相似之處,就是她們都是女的

女導演們唯一的相似之處,就是她們都是女的

先看組數據吧。在過去的11年里,只有4%的美國電影由女性導演執導。奧斯卡獎如今已進入90屆了,「最佳導演獎」 這個至高無上的獎項,至今僅有5位女性導演被提名,1位獲獎。第一位被提名者 Lina Wertmüller 發生在1976年 —— 那時距奧斯卡第一次舉辦1929年,已過去近50個年頭。

我的閱片史不豐富,有些電影也是此次藉機來看,看的時候不免想尋找些關於 「女導演」 的東西。但我發現她們實在太不相同:反映現實的社會題材、細膩動人的劇情片、全程無尿點的動作片、紀錄片、情色片、喜劇片、先鋒文藝片.....女導演們唯一的相似之處,就是她們都是女的

我覺得有必要整理這個女導演影單,不僅因為她們的女性身份需要被關注,更是因為,片子本身值得關注。

最會拍女人的女人Lisa Cholodenko

120/s f1.4

ISO 100

麗莎·查羅登科(Lisa Cholodenko)生於加州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本科時學習人類學、種族學和性別研究,畢業後輾轉於尼泊爾、印度和耶路撒冷,隨後到哥倫比亞藝術學院學習編劇和導演。

看她的經歷就不難想像,這是一位關注人類和社會議題的導演。查羅登科的作品一般只有幾個角色,並隨著影片的推進,這些人物間發生各種各樣細密複雜的聯繫。她尤其熱愛探索性別話題,代表作《奧麗芙·基特里奇》(Olive Kitteridge) 和《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都涉及對性別流動、人類慾望的探討。

《奧麗芙·基特里奇》


這是2014年播出的迷你劇,由4集1小時的劇集組成,著名戲骨 Frances McDormand 主演,是豆瓣9.3分的 「神劇」。它的另一個中文譯名《微不足道的生活》能很好地概括這部劇的內容:影片設定在一個平靜的海邊小鎮,以奧麗芙·基特里奇和家人的日常展開,結合小鎮上各式各樣的人物。全片氛圍寂靜,看似波瀾不驚,卻有暗流涌動。

《奧麗芙·基特里奇》斬獲艾美獎黃金時段迷你劇8項大獎,此劇和女主 Frances McDormand 還分別獲得 2014年金球獎 「最佳迷你劇」 和該類別 「最佳女主角」 的提名。

《孩子們都很好》

《孩子們都很好》是一部描述同性家庭的電影,妮可和朱爾斯是一對相伴多年的同性伴侶,育有一兒一女,故事由孩子提出見面親生父親而展開。這是市面上少有的以同性家庭為背景的主流電影,全片氛圍輕鬆有趣。不過也有人說,由一對直女來飾演 les 多少還是有點不對勁。你可以親自去鑒定鑒定。

極 致 美 學Jane Campion

120/s f1.4

ISO 100

來自紐西蘭的導演簡·坎皮恩,是個 「不務正業」 的導演:她先是在惠靈頓學習人類學,隨後又獲得悉尼大學藝術系的繪畫學士。也許是由於關注 「人」 和藝術,她的電影充滿著獨特的審美。1993年的《鋼琴課》(The Piano) 讓這位女導演收穫了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坎皮恩正式被列入頂尖導演的行列。坎皮恩的作品稱為極致美學的典範,觀看的感覺像在讀一首詩。她的另兩部代表作《明亮的星》(Bright Star) 和《天使與我同桌》(An Angel at My Table)也是女性和藝術的主題。

《鋼琴課》

一個從小失去語言能力的女性,從蘇格蘭離開,和被許配的新丈夫來到紐西蘭,只有這部在海上的鋼琴陪她作伴。如果說另一部同樣有 「海」 和 「鋼琴」 元素的《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關於孤獨天才的傳奇故事,《鋼琴課》則更具社會性,女主角 Ada 的掙扎 —— 逃離不幸婚姻、正視性慾、無法跨越的階級,至今仍是很多女性的掙扎。


黑 色 暴 力Mary Haron

120/s f1.4

ISO 100

瑪麗·哈倫(Mary Harron) 的電影就一個字:「狠」。哈倫出生於加拿大,成長在一個受電影和戲劇影響很深的家庭。13歲時搬到英國,後就讀於牛津大學。她拍攝的《我殺了安迪荷華》(I Shot Andy Warhol)和《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都是黑色社會諷刺片的題材。

《美國精神病人》

這是一部關於名流與空虛的電影,講述的是哈佛大學畢業的精英帕特里克·貝特曼,白天是華爾街的成功者,夜晚變成嗜血殺人狂的故事。「雙重人生」 的故事很多,瑪麗·哈倫塑造的版本則把自戀文化下的空虛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來,讓人很唏噓也很過癮。


《我殺了安迪·沃霍爾》

這是瑪麗·哈倫的另一部具有反叛性的電影,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的一場重大事件 ——女權主義者 Valerie Solanas 刺殺波譜大師安迪沃霍爾。哈倫把它記錄下來,也記錄下了這場關於聲譽、權利、暴力的性別大戰。

情 緒 高 手Sofia Coppola

120/s f1.4

ISO 100

大名鼎鼎的 Francis Ford Coppola 之女,尼古拉斯·凱奇是他的堂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科波拉,演技曾被觀眾詬病,但最終還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拍下了《迷失東京》、《處女之死》、《絕代艷后》(Marie Antoinette)、《牡丹花下》(The Beguiled)等一系列刻畫女性形象的電影,其中《迷失東京》讓她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提名。

《迷失東京》

這部影片看似在拍愛情,實際上在訴說孤獨。電影充滿日本街頭夜晚的霓虹燈。科波拉沒有平鋪直敘,而是用各種碎片情節組成,剋制、優雅,讓人感到真實而恍惚。有人試圖把《迷失東京》定義成 「婚外情」、「忘年交」,卻怎麼都差了點意思。


戰 爭 片 大 師Kathryn Bigelow

120/s f1.4

ISO 100

2009年,Kathryn Bigelow 成為第一位獲得 「奧斯卡最佳導演」 的女性導演(可惜至今仍是唯一一位)。她最著名的作品是戰爭題材的《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 和《獵殺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荷槍實彈的火爆場面、赤手空拳的格鬥、充滿雄性荷爾蒙的氣息,畢格羅的出現徹底打破了 「女性不會拍動作片」 的設定。

《拆彈部隊》

畢格羅在中東帶領一群男性拍了這部幾乎只有男性的電影。這部半紀錄片半故事片講述了一個美國拆彈小組在伊拉克的緊張任務。無論是主題、動作鏡頭、場景中的暴力因素,都讓很多讀者感嘆 「無法想像是女導演拍攝」。但畢格羅的珍貴之處在於,她沒有為了躋身好萊塢就照著大片的套路按部就班,而在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移動鏡頭和仿紀實拍攝手法,你不再感覺自己在看大片,而是置身於真實的戰場。電影世界中的隔離感被消除了,影片變得充滿人性和真實。

人 文 主 義 者Susanna Bier

120/s f1.4

ISO 100

比爾出生在丹麥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在入行影視業前,她曾在耶路撒冷和倫敦學習建築和藝術。比爾的職業生涯相當成功,她拍攝的《更好的世界》(H?vnen) 和《婚禮之後》(Efter Brylluppet)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獎的獎項和提名,也是第一位包攬了獲得奧斯卡獎、艾美獎、和金球獎的女性導演。

比爾不只在乎個人成就,她多次為女性發聲,在採訪中批評好萊塢里的性別歧視,並呼籲增設 「女電影人獎」。

《更好的世界》

平靜富裕的丹麥,戰火連天的蘇丹,《更好的世界》把兩個世界串聯了起來。這是一個關於 「如何面對我們敵人」 的故事,人道主義醫生在蘇丹看盡了由仇恨帶來的屠殺,就算回到丹麥被人惡意扇巴掌,也不願意報仇。

比爾把戰爭、和平、人道主義等大主題,藏在兩個家庭的故事裡。這位女性導演對社會的關懷,細膩與真實,寬廣而偉大。而影片中的男主也是位非典型男性氣質的人,「男演員通常都會有強烈女性化的一面,我試圖讓他們表現出來,像在挖掘一座內在的寶藏」,比爾說。

迷 人 的 青 春Lone Scherfig

120/s f1.4

ISO 100

羅勒·莎菲(Lone Scherfig)的《成長教育》(An Education) 和《一天》(One Day) 可謂近些年難得的愛情篇佳作。莎菲的片子聚焦女孩的青春時期 —— 女孩在步入成熟的階段,遇見的衝擊總是迷人。這位來自丹麥的導演,是個十足的 「世界公民」,她的作品幾乎都由不同國家合作製片,片中的女孩也展現著丹麥、美國、義大利、巴黎等不同文化間碰撞和交融。

《成長教育》

這是文藝女孩凱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第一次擔任主角的電影,講的是上世紀六十代的16歲倫敦鄉村女孩,遇見了35歲成熟而時髦的男人,並接受 「教育」 的故事。莎菲把青春、愛情、成長這樣看似被過度討論的主題呈現得天真、迷人又聰明。這部影片獲得3項奧斯卡提名。

世界女導演元老Lina Wertmüller

120/s f1.4

ISO 100

里娜·韋特繆勒(Lina Wertmüller)是被載入史冊的電影人:1975年,她憑藉《七美人》(Pasqualino Settebellezze)獲得奧斯卡獎 「最佳導演」 提名,使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被該獎項提名的女性。這位來自義大利的導演,從小是個叛逆的女孩,曾經被幾個天主教學校開除。到了上大學的年紀,父親想讓她學法律,她義無反顧地學了戲劇。她不屑權威,曾說出 「我的電影是給大眾看的,才不管那些精英怎麼想」。

《七美人》

和你想像的也許有偏差,《七美人》講的並非是七個女人的故事,而一個男人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花花公子 Pasqualino,因發現妹妹在外當妓女,為了 「尊嚴」 殺了皮條客。後來二戰爆發,他在集中營的生活痛苦不堪,為了擺脫煉獄般的生活,他和一位醜陋的德國女軍官做愛以討好她。影片的風格戲謔,充滿著荒誕感。韋特繆勒把用喜劇的手法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及面對戰爭時,人們暴露出的人性。

「真正的情欲片」Catherine Breillat

120/s f1.4

ISO 100

布雷雅從12歲時就決定當個導演。布雷雅18歲時,發表了小說《容易相處的人》(l"Homme facile),由於充滿了大量情色的描寫,但被當時的法國政府列為未成年人禁書。布雷亞的電影關注性、親密關係、暴力。對她來說,性的呈現是作為女主角意識的呈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難想像,她的作品很受爭議,但無數觀眾感謝她,說她真正拍出了情慾片。

《羅曼史》

毫不掩飾的交配場景,男女演員的生殖器一覽無餘,女性視角下的情慾在瑪麗微微捲曲的頭髮下毫無保留地展開。有人說,體會過性快感的女人才真正明白快樂和自由,你可以來看看《Romance》感受一下。

新浪潮 x可愛奶奶Agnès Varda

120/s f1.4

ISO 100

阿涅斯·瓦爾達是法國新浪潮代表人物,她和攝影師 JR 拍的《臉龐,村莊》(Visages, Villages) 獲得90屆奧斯卡紀錄片類提名。今年90歲的她被中國觀眾稱為 「全世界最可愛最文藝的老奶奶」,她的《阿涅斯的海灘》(Les plages d"Agnes) 就是送給自己的80歲生日禮物。瓦爾達拍的是紀錄片,但影片里卻充滿著人文主義情懷,看她的旅行系列紀錄片,就好像自己正和她一起走過那些地方。

《臉龐,村莊》

奶奶瓦爾達和攝影師 JR 開著小火車,一起遊盪在法國的各個村莊。他們拍下旅途遇見的人,然後列印成巨幅黑白照片,貼在鄉村的各個角落。那些被選中的農夫、咖啡店女服務員、工廠里的員工,從普通人變成了人人與之合影的明星。看這部片子是一個奇特的體驗,表面上是看一對往年交不緊不慢地旅行,實際上你看到 「人」。

你無法想像的先鋒Chantal Akerman

120/s f1.4

ISO 100

被稱為比利時最傑出的導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主義導演之一。她長期把女性作為影片的中心,從最細微的角度探索她們的工作、慾望、和愛情。她的《我你他她》(Je, tu, il, elle),是靠即興表演拍攝,僅用了8天時間。而讓無數人嘆為觀止的先鋒電影《讓娜·迪爾曼》(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讓她的風格成為絕無僅有。

2015年10月5日,阿克曼在巴黎自殺身亡,時年65歲;在此之前她才因憂鬱症住院,返回巴黎住所十天後便自殺。


《讓娜·迪爾曼》

這是一部長達三小時半的作品,影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一個中年寡婦三天的日常生活。這部影片幾乎沒有劇情,觀眾就像走進了一個女鄰居的房間,看著她買菜做飯、打掃、給兒子輔導功課、還有接待客人(沒劇透)。

但觀眾卻無法停下觀看,阿克曼用 「反戲劇」 手法,在狹小的公寓里,用固定鏡頭和區區十幾個機位記錄下了女人的瑣碎日常,卻給人帶以無限的衝擊,為什麼會這樣?你必須自己去體會一下。


來 自 伊 朗Samira Makhmalbaf

120/s f1.4

ISO 100

女導演已經不多,來自第三世界的女導演就更加稀缺。Makhmalbaf 是來自伊朗的80後導演,伊朗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她出生於一個電影世家,父親是導演,母親是演員。Makhmalbaf 14歲從高中輟學,轉而學習電影,17歲憑藉處女作《蘋果》成為了參與角逐戛納電影節最年輕的導演。21歲時,她憑藉第二部電影《黑板》斬獲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兩年後,她創作的《下午五點》(At Five In The Afternoon)被認為是第一部真實描寫塔利班組織的影片,再次將該獎項收入囊中。Makhmalbaf 是一位關心社會議題的女導演,出於對真實的追求,她選擇使用未受過專業訓練的當地演員。


《蘋果》

《蘋果》來源於真實發生的故事,一對雙胞胎女孩,母親雙目失明,父親失業,因為怕女孩出門會遭遇男人的騷擾,就把女兒們關在鐵門裡。這一關就是13年,女孩失去了和社會接觸的途徑,導致13歲還不會說話、智力低下。鄰居們把這件事告訴社工,在社工的干預下,兩位女孩開始探索外面的世界。

來 自 印 度Mira Nair

120/s f1.4

ISO 100

Mira Nair 是印度裔女導演、編劇。在德里大學學習社會學,隨後到哈佛大學深造。她的電影生涯從紀錄片開始,主題都是印度的社會問題,包括1987年上映的《Children of a desired sex》,記錄了印度重男輕女觀念下的性別選擇問題。Nair 雖然長期在美國,對家鄉的強烈的責任感促使她拍下了關於孟買貧民窟兒童的生活的《早安孟買》(Salaam Bombay)。

《早安孟買》

Nair 早年的紀錄片拍攝經歷讓她在隨後的拍攝中力求真實。事實上,《早安孟買》的大部分兒童演員均為現實生活中真實的 「street boy」,Nair 找到他們,並讓他們去表演學校接受專業的訓練。拍攝同時成立了 Salaam Balaak Trust (「你好寶貝」 基金),用來幫助這些街頭的孩子。借著這部電影的幫助,很多貧民窟里流浪的孩子如今都獲得了得以維生的職業。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被《紐約時報》評為 「千部最好的電影」 之一。

馬丁·路德·金的後人Ava DuVernay

120/s f1.4

ISO 100

在美國長攤長大,DuVernay 在學習英語文學和暑假的時候會回到爸爸的家鄉 Selma,這也是成為她日後拍攝《塞爾碼》(Selma) 的靈感來源。她曾因《無人知曉》(Middle of Nowhere) 獲聖丹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非裔女性。2015年,她憑藉《塞爾瑪》獲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為歷史上首位獲此提名的黑人女性導演。

《賽爾瑪》

這部影片重現了1965年的 「賽爾瑪遊行」:一場歷史上著名的黑人爭取投票權的民權運動。1964年約翰遜總統推出《民權法》後,當時賽爾瑪城中的14000名黑人中僅有335人有投票權。這場途徑87km 的大遊行由馬丁·路德·金領導,從阿拉巴馬州的城市開始。DuVernay 大量改動了原劇本,呈現出她眼裡歷史故事。這部影片在87屆奧斯卡獲得多項提名,DuVernay 是那屆唯一獲得提名的有色人種女性。

篇幅有限,女導演無限

Greta Gerwig(格蕾塔·葛韋格)— 最新一位被提名 「奧斯卡最佳導演」 的女性導演,講述母女關係、青春世界的《伯德女孩》(《lady bird》)觸動了無數人的心。

Agnieszka Holland (阿格涅絲卡·霍蘭) — 波蘭著名導演,代表作《Europa Europa》改編於一位猶太男孩在二戰間隱藏身份的真實經歷,小人物的故事揭露出關於戰爭、種族、身份問題。


Larisa Shepitko(拉莉薩·舍皮琴科) —前蘇聯導演,記錄前蘇聯和德國戰爭的電影《上升》被譽為 「拍的最好的戰爭片之一」。

Ida Lupino(艾達·盧皮諾)— 曾經是好萊塢著名的美艷女星,後來走上了導演之路,拍攝了《搭便車的人》、《堅強,迅速與美麗》,是第一位是拍攝黑白作品的女導演。

Claire Denis(克萊爾·德尼)— 她的電影被稱作 「詩電影」,剪輯渾然天成,畫面與配樂非常美。

Jehane Noujaim(耶菡·妮珍兒)— 出生於埃及的紀錄片導演,作品聚焦埃及的各種社會問題。《埃及廣場》記錄了埃及社會活動家和當權者的鬥爭。她作為埃及代表拍攝了《為什麼貧窮》,中國紀錄片導演陳為軍也在此列。

//

在2009年奧斯卡 「最佳導演獎」 的頒獎典禮上,千萬雙眼睛地盯著Kathryn Bigelow,期待著她作為第一個獲得此獎的女性的感言,但她全程沒有提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後來她在採訪里說:

「I"ve spent a fair amount of time thinking about what my aptitude is, and I really think it"s to explore and push the medium. It"s not about breaking gender roles or genre traditions.」 (我花過很多時間考慮自己的強項是什麼,發現是探索和推動(電影)這種(藝術)媒介,而不是打破性別角色或者電影的類型傳統。」)

和 Bigelow 一樣,世界各地的女創作者正在突破自己的邊界,作為藝術家,也作為人類。性別不應該給她們設限 —— 而關於這個問題,下周別的女孩會有一篇文章做深入的探討,請保持關注。

//編輯:Alexwoo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想來這家全是蠍子和狼蛛的柬埔寨咖啡廳坐會兒嗎? | VICE
周末就是拿來擼的:本周末以及下周三萬聖節活動推薦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