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孫中山衛隊營長,陳炯明叛變後被逼當土匪,抗日戰場立功勛

他是孫中山衛隊營長,陳炯明叛變後被逼當土匪,抗日戰場立功勛

文/王國棟

他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在擔任孫中山衛隊營營長時,因為陳炯明叛變被打散,與政府失去聯繫,竟然帶著部隊上山,時間長達半年之久,被人戲稱為「張大王」。抗日戰爭時期,因為對日作戰有功,獲國民政府頒發第149號青天白日勳章。此人就是國民黨原陸軍總司令張發奎。

張發奎,又名逸斌,字向華,1896年出生於廣東韶關始興縣一個富裕鄉紳家庭,客家人。8歲入私塾讀書,15歲(1911年)時因為和同學李君外出遊泳,導致李君溺水身亡,受牽連無法再呆在家裡,到廣州做了一段時間染布坊學徒,1912年加入粵軍。

張發奎幼年聰明好學,曾因《吳起將兵與士卒同甘苦論》一文獲得上司賞識,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 1916年畢業後返回粵軍,先後任排長、連長等職。1920年升任孫中山大總統衛隊營營長。

1922年6月,留守廣州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革命,炮擊總統府,包圍孫中山官邸。當時忠於革命的軍隊大部分都跟隨許崇智北上北伐,大總統孫中山身邊只有一個衛隊團,卻要面對數萬叛軍的攻擊。在衛隊團的死守下,孫中山得以走脫,上永豐艦避難,而衛隊團第三營卻在與叛軍的交戰中被衝散。數百士兵在營長張發奎的率領下,往廣州郊外突圍。

當時的情況非常尷尬,廣東地界沒有一處容身之所,又與國民政府失去聯繫,張發奎領著這幾百人的隊伍,連飯都吃不上了。有人建議向當地富戶「借糧」,堂堂大總統衛隊營當土匪,張發奎拉不下這張臉,只得先退往始興仙人洞據山相抗。期間因為生活所逼,也做過一些「劫富濟貧」的勾當,故而給張發奎弄了個「大王張」或「土匪張」的綽號。直到半年後,才聯繫上粵軍第一師師長梁鴻楷,回歸革命隊伍。否則的話就真的當了土匪了。

1925年張發奎升任第四軍獨立旅旅長。東征時,張部與20倍的敵人遭遇,張發奎死戰不退,終於等到友軍來援,一舉擊潰敵軍,升師長。

1926年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張發奎任第四軍軍長。在葉挺等人的浴血奮戰下,第四軍擊敗吳佩孚、孫傳芳主力,為北伐勝利立下了頭功。第四軍榮獲「鐵軍」之美譽。次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由於部分起義部隊是張發奎的老部下,他拒絕圍剿,退守廣州。不久,廣州起義爆發,國民政府將責任全部算到張發奎身上(張發奎的參謀長葉劍英領導了廣州起義)。張被逼無奈,投靠廣西李宗仁。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發奎先後擔任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第二兵團司令、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粵北會戰等多次戰役,給予日寇極大殺傷。抗戰勝利後,獲國民政府頒發的第149號青天白日勳章。

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廣州行營主任,率部圍剿華南遊擊隊。1949年升任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但沒有實權。同年7月辭職,避居香港。1980年3月10日,張發奎在香港病逝,終年85歲。當時,得知消息的葉劍英向其家屬發了慰問電:「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陳立夫給胡宗南做媒,介紹的是孔祥熙的二女兒,不料竟被戴笠攪黃
日本間諜企圖策反軍統人員,反被戴笠利用,成功獲取了大量情報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