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時候為避免女人干政的殘忍制度:子貴母死,讓人難以理解

古時候為避免女人干政的殘忍制度:子貴母死,讓人難以理解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自古以來,太后干政的情況並不少見。第一例太后臨朝干政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羋八子。秦昭襄王剛剛即位的時候年幼,無法獨立處理政事,給了羋八子參政的機會。

羋八子之後,還有趙國的趙太后、西漢初期的呂后等等臨朝太后,人們已經意識到「子少母壯」的現象。年幼的太子即位,政權勢必要落到太后的手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中國歷史上出現一種非常殘忍,乃至於滅絕人性的制度:子貴母死。

據《魏書·帝紀第三》記載,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在立拓跋嗣為太子的時候,將他的生母劉貴人賜死。拓跋嗣很孝順,聽到母親被賜死的消息以後日夜嚎哭。拓跋珪就教育拓跋嗣:「你馬上就要繼承皇位,為了避免太后干政,我不得已才這麼做。」但是拓跋嗣還是忍不住哭泣。

拓跋珪再一次召拓跋嗣入宮,拓跋嗣本來想去,旁邊的人勸說他:「現在皇上正在暴怒之中,你進去很有可能遭到不測。還是先避一避,等皇上氣消了再說。」拓跋嗣也覺得害怕,直接逃出宮外。

看到這裡,似乎拓跋珪是「子貴母死」制度的始作俑者。但是在《魏書》中還有這樣的記載。劉貴人在拓跋珪的晚年時期「以舊法薨」。這裡可以理解成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拓跋珪開創「子貴母死」制度,後人修史的時候就稱其為「舊法」;第二種則是「子貴母死」的制度自古有之,可能比北魏創立之前還要早。具體是什麼意思小編就不得而知了。

最早的「子貴母死」並不是北魏,而是漢武帝時期,只不過沒有形成一種延續的制度。漢武帝晚年昏聵,聽信巫蠱之說,逼死太子劉據。無奈之下,他立幼子劉弗陵為儲君,即漢昭帝。劉弗陵年幼,漢武帝就殺了他的生母鉤弋婕妤。不過《漢書》中有不同的記載。鉤弋婕妤是因為犯了過錯被漢武帝責罵,在憂憤中死去。不過人們更相信鉤弋婕妤是因為劉弗陵被立為儲君而死的。

其實「子貴母死」這個制度不一定真的有效。幼帝的生母死後,還有其他的妃子或者養母,也容易造成牝雞司晨的後果。

參考文獻:《魏書》、《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九子奪嫡中存在感最薄弱的皇子,明明是位「科學家」,卻捲入紛爭
「甜黨」和「咸黨」不要再爭了,最早的粽子竟然是這個味道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