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副主編:影響因子不應被用於評價科學家
「影響因子不應被用於評價科學家。」10月29日,《科學》雜誌副主編瓦爾達·文森(Valda Vinson)在2018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期間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基於影響因子評判單個研究文獻的質量,或評估科學家並作為其受聘、晉陞的依據並不合理。
10月2日揭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的相關論文發表在「不能用於職稱評定的、低影響因子」期刊《光學通訊》上,使得人們對於通過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來評判科學家的「扭曲觀念」進行了新一輪探討。
影響因子怎麼算,能評價啥?
「影響因子的計算是有意義的。」文森解釋,每篇論文都有可能被引用,因此人們計算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來說明一篇論文對該領域研究的推動作用。「如果一篇論文被引用了很多次,那是好事。因為那意味著很多科學家願意利用這篇論文的研究發現(或者基於該論文的研究發現)開展進一步研究,因此計算論文的引用次數是有意義的。」
「影響因子是一個雜誌中文章被引用次數的總和除以這個雜誌的總文章數。」文森說,但這個數字是平均數,它存在的問題是,平均之後並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況。
她用極限情況舉例解釋道,如果一個雜誌只有兩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數是500,另一個文章的引用數是10,那麼影響因子反映出的數字是兩者的平均值255。
因此,一個有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擁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論文,但並不意味著它刊載的每一篇論文都是高引用的。
資料顯示,由湯森路透公司計算的期刊影響因子,最初是用來幫助圖書館員確定購買哪些期刊的,並不是測度研究論文科學質量的指標。也就是說,影響因子用於評判一個期刊是可以的,但用來評判論文,並延伸到用來評判科學家是沒有借鑒意義的。
把扭曲的評判觀念拽回「正途」
現實卻是,很多評價機制將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科學家晉陞的依據、獲取更多科研資源的「敲門磚」。
「我們從不宣傳高影響因子的評價功能。」文森說,「而且我們支持DORA的努力。」
DORA是舊金山科研評價宣言小組(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的簡稱,於2012年由一些學術期刊的編輯和出版者自發形成,其發表宣言建議,在考慮資助、聘用和晉陞時,要停止使用基於期刊的計量指標,如期刊影響因子;要評估科研工作本身的價值,而不是基於研究成果所登載的期刊;利用在線出版等。
文森表示,降低影響因子非理性影響的工作已經在進行,她注意到一些中國院校取消了對高影響因子論文刊發的獎勵。
「但是,徹底否認、擯棄現有的評判規則也不是好事。」文森提醒說,影響因子有存在的合理性,可以通過提升大家對它的理性認識、引入新技術等方式來削減對科研工作的負面影響等,可以通過共同商討尋求讓評價回歸「初心」,但不應該停止影響因子的使用。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核酸研究》發表中國微生物組數據平台
※公海DNA便宜了誰 如何共享海洋生物遺傳資源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