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他筆下的「江湖」早已融入華人血液
編輯:姜濟晗
金庸。(圖片來自中新社)
有人曾這麼形容金庸的外貌:個子中等,大約175厘米左右,年輕時很瘦,後來發胖。臉型相當罕見,是典型的四方國字臉,很能給人一種不苟言笑的威嚴感。
經歷無數次大不敬的「被死亡」以後,金庸這次真的駕鶴遠去了。昨晚,整個華語世界都在追憶和紀念。
相比於以往名人去世的喧囂和跟風,這一次,我們可以說,沒有一條紀念不是真誠的。
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門第。
1944年,他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期間閱讀了大量書籍。1948年,他移居香港,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青年時期的金庸。(資料圖)
自30歲左右創作《書劍恩仇錄》開始,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他共創作了15部長、中、短篇小說,成為武俠世界的標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短短14個字,卻是幾代華人的青春共同記憶。
在書里,金庸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武俠江湖。有《笑傲江湖》的波詭雲譎,有《天龍八部》的義薄雲天,也有《白馬嘯西風》里簡簡單單的兒女情長……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都那麼令人難忘。
從60、70、80到90後,他們的少年時代,或在舊書攤上租借,或躲在被窩或課桌下偷偷閱讀,或準時準點收看電視劇……也許每個人邂逅金庸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但共通的卻是對武俠世界的嚮往,對「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之精神的感佩。
一句出處不詳的話時常被引用:「凡有華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金庸的創作史,甚至可以看作一部20世紀華人文化思想史,他試圖講述中國歷史的脈絡,從中解釋中國傳統的核心精神,追問華人民族文化的認同。
他將這一切統統寫入江湖,在眾多江湖兒女的命運與情感中,交與讀者去體會、汲取,在這種沉浸中,所謂是非、所謂成敗、所謂愛情、所謂堅持,內里皆是中華文化的心性。
丨「中國的大仲馬」
金庸被譽為華人世界的「大俠」。先是中國人都特別喜歡;接著,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紛紛傳看;現在,這些小說和文化概念在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加拿大人裡面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但如何加深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溝通與理解,如何構建了一個遼闊的、文化意義上的「想像共同體」,一直讓無數漢學家、文化界人士苦惱。
《神鵰俠侶》曾經被西方評論界這樣介紹:「這本書反映了蒙古興起之初的畜牧業狀況,女主人公是一位養蜂專家,她的丈夫成了一個養雕專家……」看了這樣的簡介,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能有興趣繼續讀下去?
但是到了今天,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多種西方語言的譯本正在推出,也在西方主流文化界和大眾中,收穫了更多的好評。
英文版《射鵰英雄傳》。(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射鵰英雄傳》法文版封面。(圖片來自歐洲時報)
在漫畫大國法國,《射鵰英雄傳》的法文漫畫版於2017年10月出版了第1本,全套的《射鵰》法文漫畫預計將達到19本。
2018年2月,英譯版《射鵰英雄傳》首次在西方世界推出。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等語種的金庸武俠作品出版也在醞釀中。據估計,金庸的小說在全球共賣出近3億本——而這還是正版書籍的銷量。
與金庸筆下行俠仗義的英雄類似,歐洲的騎士精神包括英勇無畏、勇於犧牲、崇尚榮譽、憐憫弱者、誠實守信、謙卑禮貌等美德,是歐美紳士文化及貴族精神的重要來源。
法國漫畫新聞平台ActuaBD上說:「由於金庸的小說非常受歡迎,有的時候會被拿來與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作品比較。」法國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被譽為「通俗小說之王」,其作品深受歐洲和全世界讀者歡迎。將金庸武俠類比為大仲馬,這在西方主流文化圈和讀者中是極高評價。
香港嶺南大學教授徐子東認為,金庸是打通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間界限的作家。香港作家陳冠中的比喻更為直接,他說:「金庸之於武俠小說的地位,相當於鮑勃·迪倫之於民謠。」台灣劇作家賴聲川則直言,「金庸教會我們,中國人該如何說故事。」
2018年10月31日,留言板上寫滿了讀者緬懷金庸的留言。當日,大批市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參觀,追憶大師的武俠世界。(圖片來自中新社)
丨15部作品,被翻拍150次
如果說金庸的小說讓他贏得廣泛知識群體的認可,那麼根據其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讓他的影響力,波及到整個華人世界各個階層中。
有人斷言,如果要評選出過去一百年對華人影響最大的兩個作家,第一個是魯迅,第二個就是金庸——理由很簡單:即便是從未進過學堂,沒有上過一天語文課的人,也會在電視上看到過金庸的作品。
他的英雄和美人,他的江湖恩仇和刀光劍影,填滿了無數人倉皇的少年時代。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在中國大陸各個層次的電視台、電影院和錄影廳里播放。有相當一部分70後、80後甚至90後,都能夠對香港83版《射鵰英雄傳》、香港98版《天龍八部》、香港陳小春版《鹿鼎記》等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經典影視作品耳熟能詳、印象深刻。
香港1983年半《射鵰英雄傳》。(圖片來自網路)
香港1995年版《神鵰俠侶》。(圖片來自網路)
在互聯網上,這些作品被播放上億次。直到今天,觀眾們對改編自金庸作品的影視劇,依舊樂此不疲地觀看、討論。
據「數知實驗室」統計,金庸的15部作品,一共被電視劇、電影、遊戲和連環畫翻拍過150次,其中電視劇翻拍就高達76次。
同樣,那些影視作品裡經典的歌曲作品,也一直被聆聽傳唱。僅僅在金庸去世之後不到半個小時,一家互聯網平台就推出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經典歌單,不到一個小時,播放量突破百萬。
而曾經對金庸作品是否堪登文學聖殿甚囂塵上的爭論,如今看來似乎已無關緊要。比起於文學史上為通俗小說正名,金庸更偉大的成就自然更在於為華人創造的那個永恆的叫做江湖的精神家園。
金庸作品中豐富細緻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韻味,與中國歷史間亦真亦幻的種種勾連,令華人讀者幾乎不需要越過任何障礙便可與主人公共情同心。
有人說,儘管也讀過《飄》,看過《魔戒》,但只有金庸的「江湖」是真的放在心的深處,是可以隨時踏入重溫的。這種感受或許可以理解為華人血液中自然存在的文化認同,或許也正是金庸作品影響如此巨大的深層原因之一。
這一次的作別,對於很多人而言,或許並非一次外化的情感行為,而更像是一次對自己內心某一部分的重新審視,對自己某段精神成長曆程的一次回望。
而今,金庸的離去或許意味著某種結束,然而隨之而來潮水般的大規模集體懷念也揭示了某種永續,此一作別中,人們分明感受到血液中某些東西的存在,正是這種存在,讓金庸創造的江湖,不會因了他的離開而遠去。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2018年10月31日,《金庸辭世,昨晚整個華語世界都在追憶和紀念》
人民教育,2018年10月31日,《大俠成材,樂而好學,媒體:金庸作品蘊含發人深思的教育思想》
中新網,2018年10月31日,《述評:金庸已逝 他筆下的「江湖」早已融入華人血液》
中新網,2018年10月31日,《江湖再見!金庸的三重身份和兩支筆》
BBC中文網,2018年10月30日,《金庸:跨越地域和時代的華語武俠文學泰斗》
南方日報,2018年5月28日,《金庸的"越洋"江湖:"武俠"正走向西方主流文化界》
※「正當防衛」引發全球華人關注!看加拿大如何解讀
※海爾兄弟穿衣服了!從葫蘆娃到大頭兒子,我還有多少童年夠毀!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