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沙漠之王,叱吒中東六十年,卻被六年前一場政變搞垮

沙漠之王,叱吒中東六十年,卻被六年前一場政變搞垮

原標題:沙漠之王,叱吒中東六十年,卻被六年前一場政變搞垮


2011年,著名的阿拉伯之春運動橫掃整個中東北非地區,埃及受到嚴重影響,一夜之間國家由穩定陷入動蕩當中。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這場風波中成為埃及人民和美國歐洲口中的「獨裁者」,黯然下台,並遭到審判。


但是,穆巴拉克的倒台並未使埃及的局勢穩定下來。穆巴拉克下台後,軍方與穆斯林兄弟會之間的矛盾日漸顯露。2012年6月,穆斯林兄弟會接管埃及政權,但並未過多久,穆斯林兄弟會的原總統——穆爾西就被軍方趕下台,並被判處死刑,同時穆斯林兄弟會也被宣布為非法組織。

軍方和穆兄會間的衝突僅是因為穆巴拉克倒台,埃及的各方勢力的重新洗牌么?雲石君認為這是埃及世俗權力與意識形態權力的對決,是埃及兩種發展方式的對沖。


1952年,納賽爾組建並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國。埃及雖建立共和國,但軍隊在埃及的政治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出現這一局面是有原因的。

埃及建國後,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消滅佔據迦南的以色列,以此為中心整合新月沃地,完成阿拉伯的政治整合,進而統一阿拉伯世界。不過埃及的這一想法嚴重影響了美國主導中東秩序的利益,這種情況下美國會大力扶植以色列,打壓埃及。


如此一來,埃及就面臨著兩個大敵——美國和以色列。美國就不必說,僅以色列的國力和戰力均遠超埃及。埃及想達到消滅以色列的程度,就只有將國家的資源大量用于軍事,此種情況下,軍人當政是必須的選擇。


不過,以色列實力強悍且有美國作為後台,埃及僅憑自身力量消滅以色列幾乎不可能成功。而且將國內資源大量向軍事傾斜,國內民眾的不滿將會日益高漲,進而動搖政府統治。此種情況下,埃及只有大肆宣揚阿拉伯民族主義,降低國內民眾反感,同時獲得非本國阿拉伯民眾支持,才能減緩政府的壓力。


這就讓穆斯林兄弟會乘虛而入。


穆斯林兄弟會創立於埃及,是一個以伊斯蘭遜尼派傳統為主而形成的宗教與政治團體,其影響力遍及中東乃至全球穆斯林社會。

穆兄會的宗旨是復興伊斯蘭教,建立伊斯蘭國家,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團體。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埃及宣揚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相近。


不過,即使觀念相近,埃及軍人政府也不會同穆兄會合作。因為穆兄會是一個宗教與政治團體並存的組織,有著明顯的政治屬性,埃及政府怎會允許穆兄會影響自己的高度集權,因此塞納爾上台後就對穆兄會進行打壓。


不過,穆兄會就算被打壓也不會被埃及政府清除,因為其理念是被國內民眾和阿拉伯世界所接受的,若埃及政府打壓太過,會引發多方反彈,不僅會削弱埃及政府的統治,也會對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地位造成負面影響。


而且,現實也逼迫埃及與穆兄會和解。埃及在多次中東戰爭中的失利,不僅削弱了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還嚴重影響了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多次中東戰爭的失利使得埃及政府認清自己無法與以色列抗衡的現實。迫於現實,埃及只能通過和以色列和解,拿回幾次中東戰爭中丟失的西奈半島的主權和蘇伊士河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不過與以色列和解,放棄統一阿拉伯的理想,埃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那就是削弱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也使被民族和宗教情緒煽動起來民眾失望。

此種情況下,與穆斯林兄弟會和解就是必要的選擇。從八十年代開始,埃及政府與穆兄會達成和解,各取所需。埃及政府藉助其影響力,安撫民眾,維繫埃及在阿拉伯的影響力。穆兄會也從地下走到台上,成為合法政黨,並發展成為埃及議會中最大的在野黨。


當然,埃及政府掌握著世俗權力,穆兄會只能作為反對派存在。不過阿拉伯之春運動給他帶來了翻身的契機。


埃及因阿拉伯之春運動造成的動蕩,並非是西方所說的民眾追求民主自由,其根本原因是埃及人口和資源配比的嚴重失衡。


近些年,埃及人口增長迅猛,至今已超過9000萬人口,但其資源卻不能與這麼多人口配套。埃及國土的百分之九十五均是沙漠,僅依靠尼羅河沿岸的5萬平方公里土地養活9000萬國民,其難度可想而知。

若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埃及還能依靠旅遊以及收取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等方式維持國家生計。但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些維持國家生計的方式都嚴重縮水,已不足以養活國民。這當然引發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當到一定程度時,穆巴拉克只能下台。此種情況下,穆兄會自然得到人民的擁護。


不過,就算穆巴拉克入獄,軍方的勢力依舊強大。只要軍方願意,再推一個領導人上台根本不是難事。


不過軍方出於種種考慮並未這麼做。軍方縱然能強行打壓穆兄會,但並不能改變埃及的經濟困境。若軍方繼續強行維持軍事專制,只會加重民眾不滿,進而引發革命。此時讓權於穆兄會不失為一個緩解民眾不滿,避免民眾與軍事集團對立的機會。


2012年,出身穆兄會的穆爾西上台成為總統。不過他的上台並未擺脫埃及的經濟困境,為了不失去民眾的支持,穆兄會想到兩條出路。


第一,煽動對外矛盾,轉移民眾視線。穆爾西上台後,埃及一改對以色列的態度,多次挑釁以色列,以期通過挑起與以色列的爭端轉移民眾視線。若能在與以色列博弈過程獲得勝利,將會得到民眾支持。


第二,劫富濟貧。通過打壓埃及國內富裕階層,將洗劫來的資源進行再次分配,力求舒緩民怨,獲得民眾支持。


穆爾西的這兩條出路都嚴重損害軍方的利益。其一,若埃及真再次與以色列爆發戰爭,首先倒霉的就是軍方領導的軍隊。其二,埃及最大的利益集團是軍隊,劫富濟貧就是拿軍隊開刀。


因此軍方決不可能容許穆兄會走這兩條出路,而穆兄會又無第三條路可走。這就使得軍方和掌握政府的穆兄會之間的矛盾無解並不斷激化。最終,軍方在2013年將穆爾西趕下台,穆兄會也被宣布為非法組織。


穆爾西倒台後不久,軍方出身的前國防部長——塞西成為新的埃及總統,埃及再一次回到軍人專制體制。


埃及經過一番折騰,軍方與穆兄會之間的關係降到冰點,同時支持穆兄會的民眾越加憤怒,埃及社會動蕩,爆發革命的可能急劇增加。



埃及的經濟困境時結構性的,不管是軍方上台還是穆兄會上台都無法解決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憑藉軍隊強勢壓制,以維持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


若軍政府能支撐到全球經濟回暖,再重新依靠旅遊以及收取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維持國家生計,社會矛盾就能得到緩解。


若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那埃及經濟的困境也將持續。民眾的憤怒將會日益加重,總有一天依靠軍隊也無法維持社會秩序,那時迎接埃及的只有是國家的內戰爆發。


當然,這只是從內部來說的,而就外部而言,隨著埃及的動蕩,它也失去了過去長達數十年中,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地位。現在代表遜尼派阿拉伯人在中東舞台上活躍的,已經變成了沙特這個土豪,埃及的聲音幾乎消失不見。


對這樣的現狀,埃及當然是不滿意的。自打納賽爾時代,埃及確立阿拉伯世界領袖地位以來,埃及還從來沒有混的如此之衰。所以,它必須扭轉這種窘迫態勢。


而這次沙特記者被殺案,沙特王儲被土耳其力懟,這下就給了埃及翻身的良機。現在的中東,土耳其、沙特、美國三方勾心鬥角之外,埃及也在暗地裡頻繁動作,希望藉此機會,重新確立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權威。


那麼,埃及有哪些小動作?這些小動作,對形勢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雲石君在公號中的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00——解碼伊斯蘭之第十二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浪子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400萬平方公里土地,因為這個原因,俄羅斯說不要就不要了
到處侵佔土地的俄羅斯,為什麼單單沒有吞併蒙古

TAG:浪子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