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去美國治癌症更有效嗎?他52歲結腸癌晚期在美國花240多萬治好,但也有人去轉了一圈回來了

去美國治癌症更有效嗎?他52歲結腸癌晚期在美國花240多萬治好,但也有人去轉了一圈回來了

全球平均每6名死者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10月25日,剛過完50周歲生日的前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在與癌症鬥爭了17個月後不幸在美國去世。不少人在扼腕嘆息的同時,開始關注赴外就醫的話題。

每年,全球大約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發生在中國。這幾年,赴外就醫的熱度在不斷增加,有些腫瘤患者甚至將赴外就醫作為最後一搏。拋開費用問題不談,赴外就醫是不是適合所有患者?會遇到哪些困難和問題?到美國治癌症,真的更有效嗎?快報採訪具體案例,請患者講述自己的求醫故事。

我是如何在美國治療結腸癌晚期的?

今年52歲的林先生(化名),是眾多赴美就醫者中的一位。

兩年前,林先生被確診右半結腸癌,經歷了兩次手術兩次複發轉移,在國內沒有找到滿意的治療方法後,2018年6月,林先生的家人通過國內一家海外醫療服務機構,走上了赴美就醫之路。

4個多月過去了,林先生在美國治療是否順利?身體狀況如何?

昨天上午9點,快報記者通過微信語音通話,聯繫上了還在美國波士頓治療的林先生和愛人沈女士(化名)。當時正值波士頓時間晚上9點,林先生剛和愛人從外面散步回來不久,說明來意要採訪,林先生爽快接過電話和記者聊上了。

以下是他的自述。

//

知天命的年紀 我遇見了癌症

//

癌症這個詞,以前都是聽別人說說的,沒想到,這次發生在了自己身上,真的想都想不到。

兩年前我50歲,知天命的年紀,家庭幸福,事業小有成就,生活可以說是一路向陽。

可能是日子過得太順了,老天爺要給我點磨難。癌症來了。

2016年6月初,我隱約覺得肚子疼,一陣一陣。那段時間工作特別忙,吃飯經常不規律,我以為是胃疼,不礙事,吃點止痛藥,不疼了,繼續工作,這點小痛,誰會往壞毛病上想啊。

可是,疼痛在繼續,從斷斷續續一陣陣地疼,到持續地疼,晚上也睡不好。

開始不安。愛人催我把工作放一放,趕緊去醫院檢查。

2016年7月10日,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日子。

在醫院,做了胃鏡腸鏡檢查,胃沒事,但是腸子出了問題。當天,我被確診得了右半結腸癌,腫瘤有6厘米大。

不敢相信,也不想接受這個結果。愛人聽到這個消息,哇一下就哭了,我躲到廁所里,沉默了半個多小時。

還是要面對啊,做逃兵沒意義。

從廁所出來,我抱了抱愛人,安慰她,結腸癌治癒率挺高的,不要怕,其實也是給自己鼓勁。

//

確診後不到一周

我做了結腸癌根治手術

//

確診後不到一周,我就在醫院做了結腸癌根治手術,切除了腫瘤,術後十天,我出院了。

休息大半個月後,我開始化療。6個療程的化療,做了12次,結束那天正好碰上2017年的情人節。

其實,化療期間,我身體自我感覺已經挺好了,覺得手術把病灶也切得挺乾淨,化療開始後一個月,我就一邊化療一邊上班了。畢竟積壓了很多工作,耽誤不起啊。

化療結束後兩個月,我去醫院複查CT,結果顯示指標都正常。我暗自慶幸,總算是打敗「腫瘤君」了。

這下,心情放鬆了,警戒心也跟著放鬆。我又開始應酬,抽煙、喝酒,有時還熬夜。

//

手術一年後,我的結腸癌複發了

//

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兩個月,肚子疼又犯了。

我根本沒往癌症複發想,覺得是喝酒把胃喝壞了,當成胃病去醫院檢查,沒問題。做了個CT,好像也還行,我又沒當一回事。其實那時,結腸癌已經術後複發了,只是我不知道。

到了7月下旬,肚子疼得越來越厲害,「會不會是老毛病犯了?」愛人提醒我。我心裡咯噔一下。

剛好那幾天單位有體檢,醫生檢查發現我有腎積水。

情況不妙,再次CT檢查,醫生在我的腸子里又發現了四五厘米大的腫瘤,腫瘤壓迫輸尿管,造成了腎積水。醫生確診我的結腸癌複發了。

不得已,我接受了複發結腸癌切除術,術後病理報告顯示:腫瘤7.7cm×3cm,結腸腺癌2-3級。

三個月後,我又開始術後化療加靶向治療。第一次治療,身體的反應就很大。脫髮、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降到極低,渾身無力虛脫,我感覺撐不下去了,和愛人商量,終止了化療和靶向治療。

我開始嘗試中醫調理。找了當地有名的老中醫,開始中藥加素食調理,治療了一個月,沒有長進,身體還是很虛弱。除了肚子疼,我還開始拉肚子,一天起碼拉四五次,拉水一樣。

這時候,我到醫院去做了個CT,癌細胞已經腹腔轉移到了淋巴結,腫瘤直徑有3.3cm。

//

1.76米的個子

170斤暴瘦了40斤啊

//

因為腫瘤壓迫輸尿管,2018年的1月份,醫院給我做了輸尿管支架手術。

醫生還是建議我要化療。我在腫瘤科接受了國產PD-1免疫治療的臨床實驗,一共做了四次,可是腫瘤並沒有被抑制住,從原來的3.3cm長到了8.3cm×6.6cm,長了一倍還多。

再次肚子疼,那時我不大吃得下東西,嚴重營養缺乏。而這次的肚子疼,是因為出現了腸梗阻。

腸梗阻治療,要禁食,只能掛營養液來維持身體所需營養,而如果要吃靶向葯,必須要進食。兩者出現了矛盾,治療停滯了。

更要命的是,經過這麼一折騰,我的體重直線下降,1.76米的個子,從生病前的170斤瘦到了130斤,暴瘦了40斤啊,那時真是沒人樣了。我一個朋友來看我,背過去忍不住擦眼淚,偷偷跟我愛人說,太慘了。

//

哪怕死馬當活馬醫也要去試試啊

我踏上了赴美就醫之路

//

治療很棘手,醫生似乎也沒有更多的辦法了。事後,愛人跟我說,那次,醫生把她叫到一邊囑咐,人可能沒希望了,回家養著吧。

愛人哪肯放棄啊。她開始四處打聽,哪裡有好醫生和好的治療方法。

「為什麼不去美國試試?」

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愛人。在網上搜索了一圈,愛人找了一家國內做海外醫療服務口碑比較好的機構,開始了去美國治病的準備。

2018年5月,愛人帶上我的所有病理報告、診斷資料,隻身一人去了上海一家海外醫療諮詢機構,諮詢去美國的具體事宜。機構的醫學總監薛博士接待了她。

我們一開始想去美國梅奧診所,既然去了,總想找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醫院治療。聽到我們的訴求,薛博士安排團隊和梅奧診所聯繫,把我的相關資料傳到那邊,但醫院給出的治療方案和國內相似。

這讓我們有些迷茫。還有其他醫院能去嗎?哪些美國醫院適合治療晚期癌症病人?

這時,薛博士耐心地幫我們推薦並聯繫了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他們也願意接收我。這家醫院在癌症免疫治療、癌症生物治療、癌症疫苗等臨床方面世界領先。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圖自盛諾一家官網)

我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

美國主治醫生制定了雙免疫療法

這個治療方法

美國FDA剛剛批准通過

//

薛博士馬上安排團隊為我們辦理去美國的各項準備,辦簽證、訂機票。

半個月後,我和愛人抵達波士頓,入住服務機構在波士頓的服務中心。那時我的狀態已經很不好,肚子還是疼,走不動路,出入需要坐輪椅了。

等待的時間很短。幾天後,愛人推著我來到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拉開了我在美國治療癌症的序幕。

經過多學科診斷,我的美國主治醫生為我制定了雙葯聯合的雙免疫療法,這個治療方法,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剛剛加速批准通過。治療的同時,醫生還讓我服用止痛藥止痛。

治療分四個療程,一個療程21天。

第一個療程的時候,我是被輪椅推著進去的,一天止痛藥要吃五六顆,到第二個療程,止痛藥藥量可以減半了。

第三個療程,肚子不疼了,我停掉了止痛藥,癌胚抗原從55降到了2.2。我能自己走路散步了。

第四個療程,癌胚抗原降到了正常範圍,飲食慢慢恢復了正常,體重也長了12斤。每天晚上,我都會去住的公寓樓下散步,第一次覺得,能走路真幸福啊。

//

如果一切順利

下周二我們就回國了!

//

2018年國慶假期第一天,我又做了一個CT檢查,醫生告訴我,腹腔里的腫瘤,比原來縮小了近60%,治療是成功的,可以按照原有治療方案,回國接受免疫治療。

聽到這個消息,我和愛人眼眶都濕了。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

我們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治療費用花了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3萬元)。如果一切順利,下周二,我們就要回國了。

在波士頓住了四個多月,我和愛人都想家了。

赴美就醫,去看得最多的是什麼病?


來自兩家赴外就醫中介機構的小型調查

近年來,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醫療體系成熟的國家,出現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面孔。


梅奧診所(圖自盛諾一家官網)

海外醫療諮詢和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創始人、董事長蔡強告訴快報記者,2011年,盛諾一家剛創辦時,只有2個客戶去美國看病,第二年,有7個客戶,而今年截至目前,盛諾一家已為約1500個客戶提供了赴外就醫、體檢等服務。「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客戶數量有很大比例上升,光杭州的客戶量,就比去年增加了60%。出國看病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蔡強說。

另一家海外醫療諮詢和服務機構負責人涵翔醫療中國公司總經理戚美平,也感受到了看病人數增長這一最直觀的變化。「今年截至目前,通過我們出國看病的客戶,比去年增加了20%。」

//

赴外就醫者中70%以上是腫瘤患者

//

赴外就醫的中國患者,一般都去看什麼病?

據盛諾一家最新市場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是以癌症、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為主的重大、疑難疾病。

從疾病分類來講,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腫瘤,占出國就醫人數的71%;心臟系統疾病,占出國就醫總人數的5%;神經系統疾病,占出國就醫總人數的5%。

其他諸如消化系統疾病、骨科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皮膚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眼科疾病等,共占出國就醫總人數的19%。

而從惡性腫瘤的分類比例來講,肺癌、乳腺癌、胃癌和結腸癌患者,佔了總人數的60%-70%左右。

其中以肺癌最為多見,約佔30%-40%;其次是乳腺癌,佔15%-20%;胃癌和腸癌並列第三位,約佔10%。

涵翔醫療公布的赴美就醫疾病譜顯示,肺癌、乳腺癌、視網膜母細胞瘤,佔據了前三的位置。其中,50歲以上患者約佔70%,男女比例分別為3∶2。

去美國手術還是在國內手術?

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陳明主任醫師說,治療癌症無外乎手術、放射治療、抗腫瘤的藥物治療三種手段,在中美兩國頂尖的醫療機構,目前這些方面基本處在同一水平。

中美兩國的一些頂級醫療機構總體來講差別不大,目前各種先進的設備及醫療條件在中國完全具備。國際上先進的手術器械、放療設備,在國內的大醫院絕對不比美國差,有些醫院甚至比同級別的美國醫院更先進。比如,一些肺癌的尖端放射治療設備甚至在美國同級醫院都不一定普及,但在中國醫院普及度很高。」

此外,目前國際上最新的免疫藥物、靶向藥物也都在中國上市了,國內自主研發的免疫藥物、靶向藥物也將陸續上市。「可以這麼說,一些新的器械、新的藥物,我們中國不會比歐美遲多少。」

「當然,不可否認,美國這些先進的醫療機構在新技術與新藥物的原創性研發方面領先於我們,但是這種領先並不直接反映在臨床治療上面。臨床治療一般都是應用相對成熟的方法。因此,在臨床上看,中美的醫療機構沒有太大差別。」在他看來,大多數情況下,患者沒有必要往國外跑。

//

有患者到國外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治療方案相同國內治療費用更低

//

陳明副院長說,赴外就醫的患者一般都有以下三種想法:一、可以得到迅速治療;二、治療費用自己能承受;三、治療方式和醫療服務比國內先進很多。

浙江省腫瘤醫院與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長期合作醫院,雙方醫院的醫生交流密切。在交流過程中,陳明副院長發現,有不少國內癌症患者,一開始抱著美好的願望選擇去美國看病。

但大部分病人真正去了以後,才發現和預想的並不一樣。很多患者看完門診,了解治療方式後,發現和國內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並沒有太大差別。「在美國,預約檢查可能需要等待一兩個月。整個看病周期可能遠遠超過國內的等待時間,而且費用也更高。」

陳明副院長說,他有一個患者在美國就醫,預約一個CT要兩個星期,光在門診做診斷就要預付39000美金(摺合人民幣約27萬),更別說整個治療過程所有的費用了。門診中也遇到國內的中產家庭,甚至是一些富裕的生意人,看到這昂貴的治療費用後,掉頭就回來了。

「有不少患者去國外,是奔著最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去的。其實,對癌症或者其他疾病來講,現行的標準就是普適性最強的治療方案,它就好比是『最大公約數』的道理。也就是說,按照現行的標準來治療,對於一個病人群體來說,是受益最大的方式。貿然嘗試一些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治療方法,風險也不小。

//

西班牙華僑在國外不堪化療痛苦

回中國治療

//

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腫瘤內科主任中醫師林勝友在從醫過程中,也遇到過在國外生活、工作的腫瘤患者,最終選擇回國看病。

2016年4月,他接診了一位在西班牙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華僑王先生(化名)。王先生是三期小細胞肺癌,在西班牙期間他接受了化療,但幾次化療後,他出現了強烈的毒副反應。每天連續噁心、嘔吐,也吃不下飯,同時伴隨著便秘以及白細胞減少,身體快速消瘦。他的身體和意志力都受不了了,一度想放棄後續化療。

「如果你做不了化療就沒救了。」西班牙當地醫生對他說。但嚴重的副反應讓他難以堅持繼續化療,灰心喪氣的王先生決定回國治療。

王先生祖籍浙江,回國後他來到杭州,遇到了林勝友。

「受不了放化療的毒副反應,能不能只吃中藥治療?」面對王先生的疑問,林院長仔細分析病情後明確地向他提出「小細胞肺癌化療、放療還是需要的,你的問題是不能耐受化療;化療的同時使用中醫藥,可以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幫助化療順利完成。」

王先生同意了林勝友醫生的建議,在杭州又開始了化療,醫生根據他的病情制訂化療方案,和國外的治療方案基本一致。在化療期間通過中醫藥的干預,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盜汗、乏力等化療毒性反應也不明顯了,王先生再也不抵觸化療了。

八個月後,王先生完成了6個療程的化療,其間肺部還接受了放射治療,後來頭部還接受了預防性放射治療,中醫藥的配合使用,原來難以接受的化放療順利完成。

如今,他身體恢復正常,後到當地繼續做生意。

「很多患者赴外就醫是因為國外有很多新葯研究,可以去國外參與臨床試驗;既然是臨床試驗,必然存在療效不理想的風險;此外,國外上市的新葯,如今國內也會很快引進。」林勝友說。

//

浙一腫瘤中心主任

一天至少做3到5台胃癌手術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滕理送主任醫師說,實際上,在臨床手術中,我國因為人口基數大,醫生手術量多,實踐經驗要比國外醫生更豐富,手術技巧以及熟練程度甚至超過國外的醫生。

滕主任說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姓周(化名),大學畢業後去美國深造,後來在美國定居,成為一名內科醫師,在美國從醫已經十多年了。

去年開始,他一直肚子脹痛,食欲不振,整個人消瘦了一圈,平時能吃兩碗飯,後來吃半碗就飽了。因為工作比較忙,他也沒注意,認為自己可能得的是普通胃炎。

一段時間後,情況嚴重起來,他吃什麼吐什麼,不吃東西也會吐。結果查出來竟然是胃癌晚期!由於幽門梗阻,所以才會吐得厲害。

滕主任說,照理說,這種情況應該馬上安排手術了,但是,同學查資料、看案例,檢查出胃癌晚期後幾個月才做了手術,切除了2/3的胃。手術後,配上化療加免疫療法,還是吃不下東西,整天吐,於是打電話向他求助。

「相對來說,美國胃癌病人比中國少,醫生的臨床經驗沒有我們國內那麼豐富。」滕主任說,像他這樣一天至少做3到5台胃癌手術,多的時候有7台手術,而美國的醫生可能一個月才碰到三五台手術。

//

日本胃癌發病率雖高

但重視早期檢查 治癒率比中國高

//

胃癌,在我國乃至韓國、日本等東亞地區,發病率都比歐美高,由於患病人數多,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癌症,醫生在手術方面經驗豐富。

從花費來說,在國內看,約花10萬人民幣左右,在美國起碼50萬人民幣。當然,花了錢並不一定保證有效。實際上,滕醫生說,如果胃癌在早期發現,「10個人里有八九個可以治好。」即五年生存率很高,中期發現的話治好的概率降低到一半,若是中晚期,則只有三成可能了。

「在我們國家,胃癌診斷出來多是中晚期。不像鄰國日本,雖然胃癌發病率也高,但是他們很重視早期檢查,整體社會重視度高,因此治癒率比我們高很多。」

一圖看懂中美癌症數據大對比

首席記者 俞茜茜 記者 章貝佳 金晶見習記者 張煜鋅 陳彥汝

製圖 李前芳

通訊員 王蕊 王屹峰 徐尤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實測| 收集了40床幼兒園褥子,到底是什麼讓孩子經常過敏?
幕後大揭秘!做了個凈化空氣的實驗,編導竟然愛上了它……

TAG:好奇實驗室 |